题名

漢代復仇議題所凸顯的君臣關係及忠孝觀念

并列篇名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arch / Courtier and the Concept of Loyalty / Filial Piety from the Thesis of Revenge in the Han Dynasty

DOI

10.29907/JRTR.200507.0002

作者

林素娟(Lin Su-Chuan)

关键词

漢代 ; 復仇 ; 君臣關係 ; 忠孝觀 ; 經學 ; Han dynasty ; revenge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arch and courtier ; loyalty & filial piety ; Confucian classics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2期(2005 / 07 / 01)

页次

23 - 4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漢代復讎風氣十分興盛,所牽涉問題亦頗複雜,公與私、禮與法的衝突為其中焦點。有關復讎與法令的衝突、當政者對復讎行為採取的態度、官吏在維護法令與尊重復仇間的兩難⋯⋯等問題,前賢已有著墨。本文將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上,探討漢代復仇所牽涉的忠孝議題及所凸顯的君臣關係。本文分別由漢代經生有關為君復讎的主張、士人對《春秋》經傳所記前代弒君事件的評論、漢代提倡忠孝的背景及其對復讎風氣的影響、漢代士人對復讎而面臨忠孝衝突所抱持之態度及忠孝先後的討論、具體復讎行為所反映的忠孝觀⋯⋯等層面進行探討。

英文摘要

The phenomena of revenge are very thriving in Han dynasty, and there are so many questions involved by them. For example, conflicts between public/private and custom/law are the focuses from them. I will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subject of loyalty & filil pie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arch & courtier, which have resulted from revenging in Han dynasty, after absorbing those achievements by scholars in advance. The article will to discuss through several aspects: 1. Asserts about the revenge for monarches by Jing-Shi(經師) in the Han dynasty. 2. Comments about murdered of monarches in the Book of Chun Qiu (《春秋》). 3. Background about the promotion of loyalty & filial piety and the effects to the revenge. 4. Attitude about the conflict of loyalty & filial piety in the Han dynas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杜保瑞(2003)。董仲舒政治哲學與宇宙論進路的儒學建構。哲學與文化,19-40。
    連結:
  2. (2001)。廿二史劄記。北京:中華書局。
  3. (2003)。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 (1985)。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
  5. (1979)。晉書。臺北:藝文。
  6. (1997)。白虎通疏証。北京:中華書局。
  7. Jen-Der Lee(1988)。Conflicts and Compromise between Legal Authority and Ethical ldea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venge in Han Times。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359-408。
  8. 孔穎達(2001)。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
  9. 孔穎達(2001)。禮記注疏。臺北:藝文。
  10. 王立(2001)。血族復仇與鬼靈祟拜。山西大學學報,24(4),11-15。
  11. 王利器(2002)。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
  12. 王俊南(1992)。鄉舉里選-漢代文官察舉制度之探討。復興崗文集,183-197。
  13. 司馬遷(1979)。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
  14. 江建俊(2004)。魏晉忠孝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5. 余英時(1989)。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
  16. 呂思勉(1983)。讀史札記。臺北:木鐸。
  17. 李威熊(1978)。董仲舒的學術思想體系。靜宜學報,111-157。
  18. 李建民(1993)。屍體、骷骸與魂魄-傳統靈魂觀新論。當代,48-65。
  19. 杜正勝(1986)。周代城邦。臺北:聯經。
  20. 邢昺疏(2001)。孝經注疏。臺北:藝文。
  21. 邢義田(1983)。東漢察舉孝廉的年齡限制。大陸雜誌,26-35。
  22. 周天游(1991)。兩漢復仇盛行的原因。歷史研究,1
  23. 周群振(1981)。陰陽五行說思想之淵源及在發展中之變形-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之3。中國文化月刊,4,64-79。
  24. 周群振(1981)。董仲儒家學術傳承之大勢論析-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之1。中國文化月刊,2,124-133。
  25. 周群振(1981)。董仲舒天道觀之內涵與模態辨義-董仲舒天人思想研究之2。中國文化月刊,3,66-82。
  26. 林素英(2000)。論君臣服喪所凸顯的君倫理-以《儀禮·喪服》爲中心。中國學術年刊,20,45-68。
  27. 范嘩(1976)。後漢書。臺北:鼎文。
  28. 唐長孺(1982)。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
  29. 孫詒讓(2001)。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
  30. 徐彥(2001)。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
  31. 徐復觀(1985)。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
  32. 班固著、顏師古注(1979)。漢書。臺北:鼎文。
  33. 翁麗雪(1994)。東漢刑法與復仇。嘉義農專學報,39,151-166。
  34. 陳立(1997)。白處百蔬證。北京:中華書局。
  35. 陳壽祺(1994)。五經異義疏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6. 彭衛(1986)。論漢代的血族復仇。河南大學學報,4
  37. 黃暉(1996)。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38. 黃源盛(1998)。中國傳統法制與思想。臺北:五南。
  39. 楊士勛(2001)。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
  40. 楊聯陞。東漢的豪族。清華學報,11(4),1034。
  41. 楊鴻烈(1993)。中國法律思想史。臺北:臺灣商務。
  42. 賈公彥。周禮注疏。臺北:藝文。
  43. 賈公彥(2001)。儀禮注疏。臺北:藝文。
  44. 趙明義(1968)。兩漢察舉制度研究。復興崗學報,277-302。
  45. 劉澤華(1992)。士州與社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壯。
  46. 錢穆(1990)。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
  47. 瞿同祖(1994)。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
  48. 瞿同祖(1994)。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
  49. 顧棟高(1974)。春秋大事表。臺北:鼎文。
被引用次数
  1. 蔡妙真(2010)。未許經典向黃昏─《左傳微》評點的時代特色。興大中文學報,27,233-260。
  2. 李隆獻(2008)。兩漢魏晉南北朝復仇與法律互涉的省察與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68,39-78。
  3. (2009)。《公》、《穀》二傳對忠、孝議題的看法與取捨。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9,8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