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新詩語言結構的傳承和變形

并列篇名

Heritage and Transformation of "Language Patterns" in New Poetry

DOI

10.29907/JRTR.200612.0003

作者

翁文嫻(Yung Man-Han)

关键词

語言結構 ; 想像線索 ; 洛夫 ; 黃荷生 ; 商禽 ; 夏宇 ; language patterns ; arrangement of imagination ; Lo Fu ; Huang He-Sheng ; Shang Qin ; Xia Yu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5期(2006 / 12 / 01)

页次

179 - 19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新詩經歷了近百年的轉變,應該思考一些更為內質的問題。本文試提出「語言結構」之觀念,作為一個新的詩學切入點。但此四字遠遠超出一般語言學家的研究領域。嚴格言,是指已成風格的詩人,各自創造的美學模式。或可看成是:「詩人想像線索的基本反應。」文內追源「現代詩之父」波特萊爾對法文語法的創造性,再舉詩人學者葉維廉在中西詩語法比較的研究成果,帶出詩語言的核心領域——個別詩人在語法創造的現象。論文第三部份,列舉台灣自五、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不同的創造流派四家:洛夫、黃荷生、商禽、夏宇等,透過其詩例,分析他們如何擴展了漢語語法的表達方式。

英文摘要

Passing the evolution nearly a hundred years, the studies of New Poetry ought to be directed on a more essential aspect. In the text, "language pattern" is declared as a new view for the poetic criticism. Yet the notion is far beyond the domain of semantics. It is concerned with those aesthetic forms created separately by the grand poets. Otherwise, it can also read as: "fundamental function of imagination by the poet." The text demonstrates the excellent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patterns in French achieved by the "Father of Modern Poetry" Baudelaire ; and introduces the theory established by Mr. Yei Wai-Lian in which the poetic patterns of occident and orient are compared and measured by each other. This phenomenon allows for a profound reflection in poetic studies: genius poet creates the pattern of a languag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98)。創作的契機。台北:唐山。
  2. (1998)。如何在詩中看見思想。台北:唐山。
  3. Jean-Plerre Richard(1955)。Poesie et Profondeur。法國索爾出版社=Edition du Seuil。
  4. 西渡(2003)。詩探索。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
  5. 余光中(1986)。余光中詩選。台北:洪範書局。
  6. 李維譯(2000)。思維與語言。台北:聯經。
  7. 竺家寧(2001)。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
  8. 侯吉諒主編(1988)。「石室之死亡」及相關重要評論。台北:漢光。
  9. 洛夫(1988)。洛夫自選集(1955-1987)-因爲風的緣故。台北:九歌。
  10. 夏宇(1997)。腹語術。台北:唐山。
  11. 夏宇(1997)。腹語術。台北:唐山。
  12. 夏宇(1997)。腹語術。台北:唐山。
  13. 高玉撰(2003)。詩探索。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
  14. 商禽(1988)。夢或者黎明及其他。台北:書林。
  15. 商禽(1988)。用腳思想。台北:漢光。
  16. 商禽(1988)。夢或者黎明及其他。台北:書林。
  17. 張默(1996)。我吻過你峽中之長髮。聯合文學,154
  18. 黃荷生(1993)。觸覺生活。台北:現代詩季刊。
  19. 萬胥予(1989)。捕獲與逃脫的過程。現代詩,秋季號,23-38。
  20. 葉維廉(1983)。比較詩學。台北:東大。
  21. 葉維廉(1986)。秩序的生長。台北:時報文化。
  22. 鄭愁予著、楊牧代序(1988)。鄭愁予詩選集:鄭愁予傳奇。台北:志文。
  23. 龍彼得著(1998)。一代詩魔洛夫。台北:小報文化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蔡林縉(2023)。「去相合」的詩意實踐:翁文嫻詩學論述探研。東華漢學,37,157-208。
  2. 柯品文(2008)。臺灣現代詩本土書寫之詮釋策略探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社會科學類,39(1),179-208。
  3. 黎活仁(2010)。虛無、權力意志等尼采命題:商禽詩的研究。臺灣詩學學刊,16,71-88。
  4. 李翠瑛(2010)。水中之月與境外之象─論商禽詩中的虛實變幻意象。臺灣詩學學刊,16,47-69。
  5. 李妍慧(2009)。劈開字詞的極限經驗─探索黃荷生詩質的「隱形結構」。臺灣詩學學刊,13,83-113。
  6. 林宇軒(2020)。喵球詩集《要不我不要》中的社會性。臺灣詩學學刊,35,49-81。
  7. 翁文嫻(2007)。《詩經》「興」義與現代詩「對應」美學的線索追探——以夏宇詩語言為例探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1,121-148。
  8. 翁文嫻(2009)。「定向疊景」時期的爆發能量─早期葉維廉詩的突破與困境。臺灣文學研究集刊,5,5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