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轉注字之成因及其形成先後

并列篇名

Comment the Development of "Zhuan Zhu" Words and its Successive Order

DOI

10.29907/JRTR.200710.0006

作者

李淑萍(Lee Shu-Ping)

关键词

轉注 ; 音轉 ; 義轉 ; 方言音殊 ; 詞義分化 ; zhuan-zhu ; tone transition ; meaning transition ; dialect owns different tones ;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eanings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8期(2007 / 10 / 01)

页次

197 - 21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轉注」之法,歷來眾說紛紜,爭論不斷,推究其因,乃在於許書中定義過於簡約,舉例又未加說明,以致後人解讀產生歧義。章太炎論轉注,從語言角度入手,謂語音轉變,故更制一字,視轉注為造字之法,已得轉注之要義。魯實先則進一步兼談語音、語義二耑之轉移,故另造新字以注之。章、魯二氏所談之轉注,皆言及文字之孳乳。既言孳乳,必有先後,故本文撰述之目的,即在探求轉注字之成因及其先後次第。

英文摘要

The method of zhuan-zhu is controversial all the time. The reason is the definition of xu-shu is too contracted and there is no explanation in these examples. This makes the descendant generated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Zhang Tai-Yan commented zhuan-zhu by studying its language. He made another words by changing the pronunciation. So the zhuan-zhu is the method to generate new words. Lu Shi-Xian studied further the transition of pronunciation and its meanings. He generated new words and annotated them. Zhang’s and Lu’s survey are talking about the generation of characters. The generation of characters exist the priority. The goal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of zhuan-zhu-zi and its priori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王玉鼎(2000)。轉注假借新說。延安大學學報,22(3),94-98。
  2. 王初慶(1985)。再論轉注與假借。輔仁國文學報,1,93-110。
  3.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2004)。古文字詁林。上海:教育出版社。
  4. 朱春梅(1996)。轉注略論。天中學刊,11(2),46-49。
  5. 李傳書(1996)。段玉裁的轉注論及其運用。長沙電力學院社會科學學報,12(3),118-122。
  6. 孫中運(1999)。論「六書」之轉注-揭開轉注字千古謎。上海:學林出版社。
  7. 孫雍長(1997)。訓詁原理。北京:語文出版社。
  8. 徐灝(1986)。說文解字注箋。台北:廣文書局。
  9. 殷寄明(1998)。漢語語源義初探。上海:學林出版社。
  10. 張文國(2000)。轉注新說。聊城師範學院學報,4,74-78。
  11. 張永軍(1999)。轉注、假借爲同種造字法說。濱州師專學報,15(1),40-43。
  12. 張光裕(1999)。郭店楚簡研究·第一卷文字編。台北:藝文印書館。
  13. 張光裕(1997)。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編。台北:藝文印書館。
  14. 梁東漢(1959)。漢字的結構及其流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5. 梁東漢(1998)。再論轉注。語文建設通訊,57,34-40。
  16. 許慎著、段玉裁注(1986)。說文解字注。台北:書銘出版社。
  17. 許錟輝(1999)。文字學簡編。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18. 陳光政(1993)。轉注篇。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9. 陳夢家(1992)。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
  20. 陳遠止(1999)。論《說文》轉注與(方言》轉語的關係。語文建設通訊,59,60-70。
  21. 陸宗達(1996)。說文解字通論。北京:山西教育出版社。
  22. 章太炎(1995)。國故論衡。台北:廣文書局。
  23. 章太炎(1984)。國學略說。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24. 章季濤(1994)。怎樣學習說文解字。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25. 揚雄。四庫全書珍本別輯:方言。臺灣商務印書館。
  26. 黃海波(2000)。《說文》轉注含義之探析。學術論壇,6,122-125。
  27. 裘錫圭(1994)。文字學概要。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8. 劉春卉(2001)。轉注述評。貴州教育學院學報,17(6),51-55。
  29. 劉師培(1975)。劉申叔先生遺書。台北:華世出版社。
  30. 滕壬生(1995)。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31. 蔡信發(2002)。說文部首類釋。台北:學生書局。
  32. 魯實先(1973)。假借遡原。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33. 魯實先(1993)。文字析義。台北:魯實先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
  34. 魯實先(1992)。轉注釋義。台北:沬泗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葉慶東(2009)。「板條」?還是「粄條」?─試論轉注、假借的互補與相生。嶺東學報,26,214-224。
  2. 葉慶東(2009)。「𥁕」字家族解碼—假借當道,轉注出馬。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3(2),67-78。
  3. 葉慶東(2010)。「假借→轉注→形聲」新論—以「或」字家族為例。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3(3),13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