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語言結構論鍾嶸「興」義的轉向與創新

并列篇名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nversion and Innovation of Chung Jung’s Shing Theory from the Structure of Semiology

DOI

10.29907/JRTR.200812.0004

作者

何騏竹(Ho Chi-Chu)

关键词

文盡意餘 ; 興 ; 鍾嶸 ; 詩品 ; Connotation ; Shing ; Chung Jung ; Shih Pin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3期(2008 / 12 / 01)

页次

89 - 12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中國詩論中,「興」是一個極為關鍵又時常受到矚目的論題。學者以「感物起情」及「興象之語」詮釋鍾嶸「文已盡而意有餘」的獨特興義,成果已斐然可觀,本文欲提出以語言符號探入,從符號表意過程的六要素,在每個階段的支配與主導,考掘鍾嶸「興」義在先秦至六朝的演變中,所扮演之繼承與創新角色。此一詮釋獲致的結論是:《論語》論詩,著重於詩在符號傳達中的詮釋功能,致使「興」的感發聯想受到「符碼」牽制,而出現「元語言」傾向。兩漢時代,符號傳達過程出現強烈的「指稱性」(referent),形成與「比」義糾結不清的情態。六朝鍾嶸以「興」義揭示對文學語言結構的了解與認知,符號傳達過程出現強烈的「能指」傾向,使得內涵義不斷擴充與增生。以結構語言學解析「興」義的轉變,目的在於微觀分析「文盡意餘」是什麼樣式的語言結構。

英文摘要

In Chinese Poetry Theory, the most important subject is "Shing". The scholar commented the special Shing theory of Chung Jung, which was the connotation, by responding from the feelings and by the language describing the images. In this article, we use the different way to comment the Shing theory, which is the language semiology. From the six factors involved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we discover the inherited and creative parts of Chung Jung’s Shing in the period of Pre-Chin Dynasty to Six Dynastie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due to Confucian Analects were focused on the explanation function of poetry in the verbal communication; the impression of Shing was draw by the code and tended to be metalanguage. In the period of Han Dynasty, the verbal communication showed the great referent and became intertwine with the Bi theory. Chung Jung used Shing to discove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iterature semiotics structure. The verbal communication showed the great tendency to signifier and increased the inner meanings. By using language semiology, we could analyze the language structure of the connot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宋朱熹(1968)。論語集注: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商務印書館。
  2. 清嚴可均校輯(1999)。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3.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1989)。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4.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1989)。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5. 魏何晏集解、宋邢禺疏(1989)。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6. Barthes, Roland.,Annette Layers (Translated),Cohn Smith(1968).Element of Semiology.New York:Hill and Wang.
  7. Erlich, Victor.(1985)。Russian Formalism: History-Doctrine。臺北:書林出版社。
  8. Genette, Gerard.,Alan Sheridan (Translated)(1982).Figures of literary discours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9. Jakosbon, Roman,Halle, Moths.(1956).Fundamentals of Language.The Hague:Mouton.
  10. Sebeok, Thomas A. (ed.)(1960).Style in Language.Cambridge, Mass:M.I.T. Press.
  11. 王叔岷(1992)。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2. 王夢鷗(1991)。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出版社。
  13. 伍蠡甫、胡經之主編(2000)。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4. 李正治(2004)。比興解詩模式的形成及其意義。明道文藝,34(2),136-151。
  15. 李正治(1991)。興義轉向的關鍵-鍾嶸對「興」的新解。中外文學,20(7),67-79。
  16. 周英雄(1983)。結構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7. 周振甫(1984)。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
  18. 周策縱(1986)。古巫醫與「六詩」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 范文瀾(1991)。文心雕龍注。臺北:學海出版社。
  20. 徐復觀(2001)。中國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
  21. 翁其斌(2002)。中國詩學史。廈門:鷺江出版社。
  22. 高友工、梅祖麟、黃宣範(1976)。翻譯與語意之間。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3. 高友工、梅祖麟、黃宣範(1974)。語言學研究論叢。臺北:黎明文化。
  24.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5. 張沛(2003)。隱喻的生命。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6. 陳世驤(1975)。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
  27. 陳伯海(2005)。釋「感興」-中國詩學的生命發動論。文學理論研究,5,2-15。
  28. 逯欽立輯校(1983)。先秦兩漢晉南北朝詩:魏詩。臺北:木鐸出版社。
  29. 葉嘉瑩(1998)。漢魏六朝詩講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30. 葉嘉瑩(1997)。迦陵論詩叢稿。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31. 葉嘉瑩(1995)。好詩共欣賞。臺北:三民書局。
  32. 廖蔚卿(1978)。六朝文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3. 裴普賢(1991)。詩經研讀指導。臺北:東大圖書。
  34. 趙沛霖(1987)。興的源起-歷史積澱與詩歌藝術。北京:新華書局。
  35. 趙毅衡(1990)。文學符號學。北京:中國文聯。
  36. 趙毅衡編選(2004)。符號學文學論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37. 齊效斌(2007)。「直尋」與「比興」:藝術理性對政治理性的反叛。陝西理工學報(社會科學版),25(1),1-10。
  38. 劉懷榮(1996)。中國古典詩學原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39. 蔡英俊(2001)。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學生書局。
  40. 蔡英俊(1995)。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
  41. 霍克斯著、陳永寬譯(1988)。結構主義與符號學。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42. 顏崑陽(1998)。從「言位意差」論先秦至六朝「興」義的演變。清華學報,28(2),143-172。
  43. 顏崑陽(1994)。魏晉南北朝文學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44. 羅立乾(1990)。鍾嶸詩歌美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45. 羅蘭·巴特著、李幼蒸譯(2000)。寫作的零度。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46. 羅蘭·巴特著、洪顯勝譯(1989)。符號學要義。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47. 羅蘭·巴特著、許薔薔、許綺玲譯(1997)。神話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