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漢代感生神話所傳達的宇宙觀及其在政教上的意義

并列篇名

The Cosmology and Political Meaning of the Tele-Fertility Myths in Han Dynasty

DOI

10.29907/JRTR.201004.0002

作者

林素娟(Lin Su-Chuan)

关键词

感生 ; 宇宙觀 ; 北斗 ; 星神 ; 氣 ; 五帝 ; Tele-Fertility ; Cosmology ; The Plough ; Gods of Stars ; Chi(氣) ; Five emperors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8期(2010 / 04 / 01)

页次

35 - 8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篇文章探討漢代感生神話的所反映的宇宙觀及其在政教上的運用與影響。全文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漢代感生神話的特色及其與原始思維的關係。第二部分,探討感生神話中的宇宙觀及宇宙圖式。漢代在對應宇宙論及法天定制的想法下,北斗及星神信仰十分凸顯,並發展出五帝降氣感生始祖與眾庶之說。以此解釋個人稟氣、性情、命運,並深切影響產育觀及政治上的受命說。第三部分透過聖王特異的體貌及神異事蹟,進一步說明其與宇宙觀、稟氣之關係。最後探討漢代感生說產生的文化與政治背景,及感生說在政治上的運用和影響。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cosmology of tele-fertility myths in Han Dynasty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influence in politics. It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At the first part, it debates the characte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iginal thinking of the tele-fertility myths in Han Dynasty. Second, it discusses the cosmology and world charts in the tele-fertility myths. In Han Dynasty, people believe in the Plough and gods of stars very much beneath the thinking of the corresponding cosmological and the thinking of "the legal system was imitated from heaven". Through the thinking, the statement of "five emperors gave birth to people's ancestors and their brothers" was brought forth. The statement can explain the cause of human's genius, temper, and destiny. It also deeply affects the raising view and statement of divine right in politics. The third part, it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cred king's specific appearance and miraculous deeds with cosmology and genius. 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background of the tele-fertility myths in Han Dynasty,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influence in politic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錢寶琮《太一考》,《燕京學報》,12,1932
  2. 丁四新(2000)。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
  3.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1981)。國語。臺北:里仁書局。
  4. 丹波康賴、趙明山注釋(1996)。醫心方。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5. 孔穎達(2011)。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6. 孔穎達(2011)。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7. 孔穎達(2011)。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8. 孔穎達(2011)。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9. 孔穎達(2011)。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0. 王利器(1996)。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11. 王孝廉(1994)。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2. 王孝廉(1987)。中國的神話世界。臺北:時報出版社。
  13. 王志攀(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中文系。
  14. 王淑雍(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師大在職專班。
  15. 王聘珍(1998)。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
  16. 王葆玹(1997)。今古文經學新論。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17. 卡西勒(1994)。論人。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18. 司馬遷、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裴駰集解(1979)。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
  19. 弗雷澤、汪培基譯(2002)。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臺北:久大文化公司。
  20. 石田秀實、楊宇譯(1996)。氣•流動的身體。臺北:武陵出版公司。
  21. 伊利亞德、晏可佳譯、姚蓓琴譯(2008)。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范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2. 伊利亞德、楊素娥譯(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23. 伊利亞德、楊儒賓譯(2006)。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4. 列維•布留爾、丁由譯(1997)。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
  25. 安居香山(1968)。感生帝說の展開と緯書思想。日本中國學會報,20,63-78。
  26. 安居香山輯、中村璋八輯(1994)。緯書集成。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27. 何星亮(1996)。中國圖騰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8. 余英時(1980)。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9. 克莉斯蒂娃、彭仁郁譯(2003)。恐怖的力量。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30. 吳士煇(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逢甲大學中文系。
  31. 呂凱(1982)。鄭玄之讖緯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2. 李建民(2000)。方術醫學歷史。臺北:南天出版社。
  33. 李貞德(1997)。漢唐之間求子醫方試探—兼論婦科濫觴與性別論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2),283-367。
  34. 李道平(2006)。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
  35. 李零(2001)。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
  36. 李豐楙(1994)。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觀點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287-318。
  37. 汪繼培箋(1997)。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
  38. 哈布瓦赫、畢然譯、郭金華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9. 洪春音(200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東海大學中文系。
  40. 埃利希•諾伊曼、李以洪譯(1998)。大母神:原型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
  41. 孫作雲(1996)。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42. 孫作雲(2003)。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研究。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
  43. 徐志平(1994)。「人化異類」故事從先秦神話到唐代傳奇之間的流轉。臺大中文學報,6,357-389。
  44. 殷善培(2008)。讖緯中的宇宙秩序。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45. 殷善培(2008)。讖緯思想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46. 海登•懷特、陳永國譯、張萬娟譯(2003)。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7. 馬繼興(1992)。馬王堆古醫書考釋。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48. 張光直(1990)。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49. 張亨(1997)。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出版社。
  50. 張嘉鳳、黃一農(1990)。中國古代天文對政治的影響—以漢相翟方進自殺為例。清華學報,20(2),361-378。
  51. 張閬聲校(1963)。校正三輔黃圖。臺北:世界書局。
  52. 郭沂(2001)。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53. 陳久金(2004)。中國星座神話。臺北:華正書局。
  54. 陳久金(2001)。帛書及古典天文史料注析與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55. 陳立(1994)。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
  56. 陳明恩(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師大中文系。
  57. 陳建樑(1995)。《左傳》鄭、服分野說攷辨。漢學研究,13(2),15-35。
  58. 陳炳良(1985)。神話、禮儀、文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59. 陳郁芬(197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灣大學中文系。
  60. 陳遵媯(1985)。中國天文學史。臺北:明文書局。
  61. 陶磊(2003)。《淮南子‧天文》研究—從數術史的角度。山東:齊魯書社。
  62. 傅亞庶(1998)。劉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63. 湯用彤(1984)。魏晉思想。臺北:里仁書局。
  64. 馮時(2001)。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65. 黃一農(1991)。星占、事應與偽造天象—以「熒惑守心」為例。自然科學史研究,10(2),120-132。
  66. 黃復山(2000)。東漢讖緯學新探。臺北:學生書局。
  67. 黃暉(2006)。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68. 楊晉龍(1993)。神統與聖統—鄭玄王肅「感生說」異解探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487-526。
  69. 楊儒賓(1995)。論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
  70. 楊權(2006)。新五德理論與兩漢政治—「堯後火德」說考論。北京:中華書局。
  71. 葛兆光(1990)。眾妙之門—北極與太一、道、大極。中國文化,3,46-65。
  72. 葛洪(1956)。抱朴子。臺北:世界書局。
  73. 賈公彥(2001)。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74. 聞一多、朱自清編輯(2000)。聞一多全集。臺北:里仁書局。
  75. 趙中偉(2002)。性自命出,命自天降—上海戰國竹簡〈性情論〉與郭店竹簡〈性自命出〉之人性論剖析。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9,45-69。
  76. 趙曄(1989)。吳越春秋。上海:上海書店。
  77. 劉文典(1989)。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78. 劉向、向宗魯校証(2000)。說苑校証。北京:中華書局。
  79. 劉樂賢(1994)。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80. 樂蘅軍(1984)。古典小說散論。臺北:純文學出版社。
  81. 歐陽詢(1973)。藝文類聚。臺北:新興書局。
  82. 潘小慧(2002)。上博與郭店簡《性自命出》篇中「情」的意義與價值。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9,129-145。
  83. 蔣竹山(1999)。女體與戰爭─明清厭砲之術「陰門陣」再探。新史學,10(3),159-187。
  84. 盧鳴東(2002)。論鄭玄「五帝降氣」說的星象根據。國文學報,32,55-86。
  85. 賴錫三(2004)。道家的神話哲學之系統詮釋—意識的「起源、發展」與「回歸、圓融」。清華學報,34(2),327-382。
  86. 鍾宗憲(2006)。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87. 韓兆琦(2004)。史記箋証。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88. 顏師古注(1979)。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89. 顏師古注、洪興祖撰、白化文點校(1983)。楚辭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90. 羅泌(1979)。路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1. 嚴可均校輯(1999)。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92. 蘇輿(2007)。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
  93. 饒宗頤(1979)。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臺北:宗青圖書公司。
  94. 顧頡剛(1994)。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95. 顧頡剛(1996)。三皇考。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北京:
被引用次数
  1. 許漢祥(2022)。氣化宇宙創生下的空間展演—再讀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淡江中文學報,47,211-244。
  2. 林素娟(2013)。疾病的隱喻─先秦及漢代禮教論述中的身體思維與倫理課題。成大中文學報,41,1-46。
  3. 錢國盈(2012)。十六國時期五胡君主的感生、異貌神話。嘉南學報(人文類),38,682-696。
  4. 王子欣(2011)。2010年台灣地區宗教類期刊篇目索引。輔仁宗教研究,23,185-213。
  5. 游勝輝(2018)。人巧合天工,新物勝舊物─論清代〈自鳴鐘賦〉西方新物之書寫模式。東華漢學,28,14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