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赤壁意象」的形成與流轉-「國事」、「史事」、「心事」、「故事」的四重奏

并列篇名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Images of the Battle of Red Cliffs: A Quartet of National, Historical, Mental and Narrative Matters

DOI

10.29907/JRTR.201004.0003

作者

王文進(Wang Wen-Chin)

关键词

赤壁之戰 ; 赤壁意象 ; 《三國志》 ; 裴松之 ; 司馬光 ; 蘇軾 ; 楊慎 ; 毛宗崗 ; 國事 ; 史事 ; 心事 ; 故事 ; Battle of Red Cliffs ; images of Red Cliffs ; Records of Three Kingdoms ; Pei Songzhi ; Sima Guang ; Su Shi ; Yang Shen ; Mao Zhong-Gang ; national matters ; historical matters ; mental matters ; narrative matters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8期(2010 / 04 / 01)

页次

83 - 12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所發生的「赤壁之戰」,不僅決定了日後三強鼎峙的歷史格局,也是日後流傳的三國故事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重要橋段。不過自三國時代起對此役的論述即陷入互為對立的解釋權爭奪戰:當三國爭霸之際,各國史官實採取專美本國的敘事立場,即使至三分歸晉之後,各國士人也各自形成對其家邦故土的描述,更藉以確保其對三國歷史之解釋正統性。然隨著時間軸線的擴大,三國時代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逐漸消解,也使得「赤壁之戰」的論述產生新的向度,如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將其由「國事」的激情逐漸沉澱為「史事」探究的冷靜;蘇軾於謫黃時期藉詠赤壁來抒懷不遇之「心事」,以建立對三國歷史的全新解讀視角;至清初毛宗崗批本《三國志演義》採用明代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作為開卷之詞,不僅將故事的脈絡重新導回歷史之軌轍,也使「赤壁之戰」在「故事性」的渲染聲中與歷史巧妙疊影。是故本文將利用「國事」、「史事」、「心事」、「故事」的步驟,層層追述「赤壁意象」的流變軌跡,以撥顯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演變,並試圖描繪後世對「赤壁之戰」的接受與傳播的軌跡。

英文摘要

The Battle of Red Cliffs fought in the 13^(th) year of Xian Emperor regime of East-Han not only determined the historical scheme of the Three Kingdoms, but also became the most relished episode of the Three Kingdom stories. However, narratives of this battle became a battle filed of contested discourses ever since the time of the Three Kingdoms. Historians from each Kingdom took the stance of preferring one's own Kingdom over the others. Even after the Jin Dynasty unified the country, people of each Kingdom still described their once existed Kingdom in their own way, so as to ensure their descriptions of history remain canonical. However, over the years, the tension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 period gradually dissolved, opening up new dimensions for the discourses of the Battle of Red Cliffs. For instance, in Sima Guang's Zizhi Tongjian (Comprehensive Mirror to Aid in Government), the Battle as a feverous 'national matter' was transformed into a more profound 'historical matter'; Su Shi, while being demoted, interpreted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in a brand new way by writing poetries about the Battle of Red Cliffs to express his worries about not being able to be properly appreciated.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opening phrase of Mao Zong-Gang's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was quoted from Yang Shen's Lin Jiang Xian in Ming Dynasty, 'The water of Yangtze River rolls like thunder.', which not only guided the context back to history, but also overlapped the narrative aspect of the Battle of Red Cliffs with historical ones. As a result, I would like to tra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mages of Red Cliffs through the layers of national, historical, mental and narrative matters, so as to exemplify its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and how the Battle of Red Cliffs is interpreted and transmitted by the later generation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Tillman, Hoyt Cleveland、田浩(2002)。史學與文化思想,司馬光對諸葛亮故事的重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1)
    連結:
  2. 衣若芬(2001)。戰火與清遊─赤壁圖題詠論析。故宮學術季刊,18(4)
    連結:
  3. 逯耀東(1997)。司馬光《通鑑考異》與裴松之《三國志注》。臺大歷史學報,21
    連結:
  4. (1986)。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 清聖祖敕編(1996)。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6. 《三國演義學刊》編輯委員會編(1986)。三國演義學刊。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7. 仇兆鰲(2004)。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
  8. 孔凡禮點校(1986)。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9. 王文才輯校(1984)。楊慎詞曲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0. 王文進(2009)。論《江表傳》中的南方立場與東吳意象─以全新的角度解讀裴松之《三國志注》。「咖啡與學術」講論會
  11. 王文進(2004)。論裴松之的統一觀。六朝學刊,1
  12. 王炳厝(1997)。略論陳壽《三國志》迴護司馬氏─讀趙翼《廿二史札記》有感。福建學刊,6
  13. 王德毅(1986)。司馬光的史學。紀念司馬光、王安石逝世九百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4. 司馬光編、胡三省音注(1997)。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
  15. 永瑢、紀昀(2001)。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6. 石守謙(1993)。古蹟‧史料‧記憶‧危機。當代,92
  17. 朱一玄編、劉毓忱編(2003)。三國演義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18. 朱彝尊(1989)。曝書亭集。臺北:世界書局。
  19. 吳在慶(2008)。杜牧集繫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20. 吳懷祺(2005)。中國史學思想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1. 李純蛟(2002)。《三國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22. 李耀仙(1994)。《三國志》新衡。中華文化論壇,1
  23. 汪榮祖(1997)。史傳通說。臺北:聯經出版社。
  24. 林語堂、張振玉譯(1979)。蘇東坡傳。臺南:德華出版社。
  25. 林慶彰編、賈順先編(2008)。楊慎研究資料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6. 姚察、姚思廉、魏徵(1997)。梁書。北京:中華書局。
  27. 范寧(2006)。范寧古典文學研究文集。重慶:重慶出版社。
  28. 唐圭璋編(1970)。全宋詞。臺北:明倫出版社。
  29. 孫紹華(1997)。《三國志》和陳壽的史識。史學史研究,2
  30. 馬艷輝(2007)。《三國志》裴注的理論價值。中州學刊,2007(3)
  31. 張大可(1988)。三國史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32. 張元(1986)。通鑑中的南北戰爭。紀念司馬光、王安石逝世九百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33. 張烈點校(2002)。兩漢紀。北京:中華書局。
  34. 張須(1982)。通鑑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35. 張新科(2003)。《三國志注》所引雜傳述略。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2(5)
  36. 許鋼(1997)。詠史詩與中國泛歷史主義。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37. 陳壽撰、裴松之注(1997)。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38. 章學誠(1973)。章氏遺書。臺北:漢聲出版社。
  39. 喬治忠校注(1989)。眾家編年體晉史。天津:古籍社出版。
  40. 曾紹皇、吳波(2006)。《廿一史彈詞》與楊慎人生價值體系的自我調整。中國文學研究,4
  41. 曾濤編、曾棗莊編(1998)。蘇文彙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42. 葉嘉瑩(2007)。論蘇軾詞。中國蘇軾研究
  43. 鄒同慶、王宗堂(2007)。蘇軾詞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44. 雷家驥(1990)。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5. 趙彥衛(1998)。雲錄漫鈔。北京:中華書局。
  46. 趙翼(2001)。二十二史劄記。臺北:世界書局。
  47. 齊益壽(2008)。多重「對話」與「讀者」反應─陶淵明三首「以史為體」的詠史詩探微。中國詮釋學,濟南:
  48. 劉少雄(2008)。文體的抉擇。從風騷到戲曲─第一屆兩岸韻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9. 劉運好校注(2007)。陸士衡文集校注。南京:鳳凰出版社。
  50. 劉勰、周振甫注(1998)。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
  51. 鄭爾康編(1998)。鄭振鐸全集。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52. 盧建榮(1986)。裴松之歷史評論的思想根源─兼論尊經傳統的回應。中國歷史論文集,臺北:
  53. 盧曉衡編(2002)。關羽、關公和關聖─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關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
  54. 蕭統編、李善注、胡克家考異、李培南點校(2007)。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5. 繆鉞(1978)。讀史存稿。香港:三聯書店。
  56. 韓國磐(1982)。《資治通鑑》如何記述赤壁之戰。社會科學戰線,4
  57. 瞿蛻園校注、朱金城校注(1981)。李白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58. 羅貫中(1979)。明弘治版三國志通俗演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59. 羅貫中、毛宗崗批評、孟昭連校點(2006)。三國演義。長沙:岳麓書社。
  60. 嚴可均輯、何宛屏審訂(2006)。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陳俊偉(2016)。袁曄《獻帝春秋》之歷史敘述評議。東華漢學,23,63-100。
  2. 陳俊偉(2017)。韋昭《吳書》之國族本位與人物書寫。東華漢學,25,37-80。
  3. 王文進(2012)。習鑿齒與諸葛亮神話之建構。臺大中文學報,38,71-120。
  4. 謝定紘(2019)。「帝魏」與「抑曹」-從詩歌重探北宋時期的三國史觀。中國文學研究,48,111-163。
  5. (2020)。北宋詩人筆下的安史之亂。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37,18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