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晚清漢、宋學視野中的朱子-以陳澧與朱次琦為例

并列篇名

Views of Zhu Xi in the Han-Song Learning Debate of the Late Qing: The Example of Chen Li and Zhu Ciqi

DOI

10.29907/JRTR.201012.0006

作者

曹美秀(Tsao Mei-Hsiu)

关键词

晚清 ; 漢學 ; 宋學 ; 陳澧 ; 朱次琦 ; 漢宋調和 ; Late Qing ; Han Learning ; Song Learning ; Chen Li(陳澧) ; Zhu Ciqi(朱次琦) ; Zhu xi(朱熹) ; reconciliation between Han and Song learning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1期(2010 / 12 / 01)

页次

159 - 161+163-18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漢、宋學問題中較少人討論的學術歸趨這一面向為核心,比較陳澧與朱次琦對朱子的論述,以釐清二人的學術特質,檢視關於漢宋調和的論述。經由對二人心目中朱子形象的分析,可見二人雖無漢、宋門戶,但他們看待朱子的角度,包括朱子學術的重心、精神、治學方法,及評價朱子於學術史上的定位、解釋朱子與乾嘉學術的關係等,都有極大的差異。因為二人是分別立足於漢學/鄭玄、宋學/朱子,從不同的窗口望出,以致視野各異,因此,將陳、朱二人籠統地歸入漢、宋兼采或調和的大框架中,是有待商榷的,而今日相當普遍的,對晚清漢宋調和風氣之論述,亦有再深入分梳的必要。筆者以為,晚清時期漢、宋不再強烈對峙,並非因為雙方立場的讓步或標準的轉換,而在於調整態度,並將對方收編於自己的系統之內,但其立場與堅持,就在此調整的過程中益形顯現。然而,立場與主觀意識,不必然等同偏見與意氣之爭,陳澧與朱次琦對異說的寬大胸懷與包容態度,乃承清初以來,以門戶之爭為患的訓誡,在乾嘉學術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與實踐的結果,為漢、宋學在晚清的新面貌。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views of Chen Li(陳澧) and of Zhu Ciqi(朱次琦) on Zhu Xi(朱熹)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intellectual orientations, an aspect that has seldom appeared in discussions on the Han-Sung learning debate. This comparis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intellect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wo scholars gives u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ompromises that were made in this debate. Their differences include evaluations of Zhu Xi's intellectual center, spirit, method of inquiry and his place in history,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u Xi and Qianjia(乾嘉) scholars. These differences arose since, of these two men, one based his views on the Hang Learning tradition stemming from Zheng Xuan(鄭玄) and the other from the Song Learning tradition of Zhu Xi. Thus the commonly held view that these scholars were part of a late Qing compromises between the two schools should be reassessed, as should the general view of the structure of this reconciliation. Although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Han and Song learning was not as intense as it had been, this was due not to basic changes in criteria or position, but rather to adjustments in attitude that enabled each side to incorporate aspects of the other in its own system. The comparison thereby clarifies the attitude and position of each. Chen Li and Zhu Ciqi both benefited from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Qianjia period and displayed great tolerance towards each other's school, which is a new feature of the late Qing debate between Han and Song learn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夏長樸(2005)。《四庫全書總目》與漢宋之學的關係。故宮學術季刊,23(2),83-128。
    連結:
  2. 曹美秀(2007)。陳澧《漢儒通義》析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0,267-306。
    連結:
  3. 賀嶽僧,〈清代漢宋之爭〉,《時代精神》8:3(1943),頁21-31。
  4.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 陳澧,〈陳蘭甫先生澧遺稿〉,《嶺南學報》2:3(1931),頁177-196。
  6. (1976)。朱九江先生行誼輯述。香港:旅港南海九江商會。
  7. (2006)。晚清名儒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8. 方東樹,《儀衛軒文集》,清同治間刊本。
  9. Guy, R. Kent(1987).The Emperoe's Four Treasure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0. 丁寶蘭(1983)。簡論朱次琦。中山大學學報,4,77-83。
  11. 方東樹(1977)。漢學商兌。臺北:廣文書局。
  12. 全祖望(1977)。鮚埼亭集。臺北:華世出版社。
  13. 朱次琦(1977)。朱九江先生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朱昀(1977)。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整理本)。北京:中華書局。
  15. 朱稚華(198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
  16. 江藩(1977)。宋學淵源記。臺北:廣文書局。
  17. 江藩(1977)。經解入門。臺北:廣文書局。
  18. 江藩纂箋釋、漆永祥箋釋(2006)。漢學師承記箋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何佑森(1970)。阮元的經學及其治學方法。故宮文獻,2(1),19-34。
  20. 余英時(1978)。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事業公司。
  21. 余嘉錫(1974)。四庫提要辨證。香港:中華書局。
  22. 李時權編(1993)。嶺南文化。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23. 李緒柏(2005)。陳澧與漢宋調和。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80-85。
  24. 沈雲龍(1970)。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文海出版社。
  25. 汪宗衍(1971)。陳東塾先生年譜。臺北:文海出版社。
  26. 阮元(2006)。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
  27. 林伯桐、陳澧補編(1971)。學海堂志。臺北:廣文書局。
  28. 林慶彰編(2003)。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9. 林慶彰編(1994)。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30. 紀昀(1969)。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
  31. 胡楚生(1993)。清代學術史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32. 徐復觀(1985)。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學生書局。
  33. 張君勱(1974)。中國學術史上漢宋兩派之長短得失。再生,台4(3),1-24。
  34. 張壽安(2001)。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35. 張壽安(2001)。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36. 張麗珠(2007)。從「漢宋之爭」看清代的義理學轉型。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理論篇,臺北:
  37. 張麗珠(2002)。紀昀反宋學的思想意義─以四庫提要與閱微草堂筆記為觀察線索。漢學研究,20(1),253-274。
  38. 張麗珠(1999)。清代義理學新貌。臺北:里仁書局。
  39. 曹美秀(2007)。論朱一新與晚清學術。臺北:大安出版社。
  40. 曹美秀(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41. 梁啟超(1985)。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2. 梁啟超(1956)。儒家哲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43. 郭伯恭(1967)。四庫全書纂修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4. 陳澧。東塾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45. 陳澧。漢儒通義。臺北:華文書局。
  46. 陳澧(1971)。東塾續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47. 陳澧、楊志剛編校(1998)。東塾讀書記(外一種)。香港:三聯書店。
  48. 章太炎(2000)。訄書詳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9. 葛榮晉(1994)。中國實學思想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50. 漆永祥(1998)。乾嘉考據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1. 趙濤(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西安,西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
  52. 劉禺生(1960)。世載堂雜憶。北京:中華書局。
  53. 劉師培(1997)。劉申叔先生遺書。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54. 劉師培(1975)。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華世出版社。
  55. 劉德美(1986)。阮元的考據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4,109-139。
  56. 錢穆(1995)。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7. 錢穆(1980)。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58. 戴震(1987)。戴東原先生全集。臺北:大化書局。
  59. 謝寒楓(2008)。論陳澧經學觀的形成。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2(2),28-33。
  60. 顧炎武(1990)。日知錄集釋。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曹美秀(2013)。洪良品的古文《尚書》辨真理論。臺大中文學報,42,155-202。
  2. 曹美秀(2015)。漢、宋學者的聖人觀─以蔡沈與王鳴盛對《尚書.堯典》的詮解為例。臺大文史哲學報,82,1-41。
  3. 曹美秀(2022)。姚鼐的古文《尚書》觀點。成大中文學報,76,91-132。
  4. (2020)。程晉芳與翁方綱之交遊與論學。文與哲,36,25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