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紅樓夢》中的度脫模式與啟蒙進程

并列篇名

On the Liberation Mode and Enlightenment Process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DOI

10.29907/JRTR.201103.0005

作者

歐麗娟(Ou Li-Chuan)

关键词

《紅樓夢》 ; 賈寶玉 ; 度脫劇 ; 悟道模式 ; 成長小說 ;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Jia Bao-yu(賈寶玉) ; Dutuo Liberation Opera(度脫劇) ; initiation mode ; Bildungsroman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2期(2011 / 03 / 01)

页次

125 - 16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紅樓夢》吸收了傳統小說的豐富內涵與深層結構,又進一步加以深化與複雜化,而晉身為足以容受現代西方文學理論之檢證的世界級經典。本文即從元代雜劇中的「度脫模式」著手,一方面考掘書中所吸納的傳統文化藝術滋養,進一步探索《紅樓夢》中構成全書敘事架構的度脫要素,提出理解此一鉅作的另一歷史資源;另一方面則在學界初步的研究成果上,透過西方神話學的幫助,就啟悟進程給予更加深入的詮釋可能,包括啟蒙(Aufklärung, Initiation)的重要發展狀況,以觀《紅樓夢》對傳統度脫模式的超越。而藉由這兩種中西的雙重入徑的交匯共通處,更可以釐清《紅樓夢》以賈寶玉為敘事中心人物,所形成的「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的深層意義。

英文摘要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s inherits the richness and deep structure of traditional novels, and whereupon further deepens and complicates, thus being among the rank of universal classic which can be criticized by modern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Dutuo liberation mode" (度脫模式)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s to exemplify the above observation. On the one hand I explore the traditional Yuan Dutuo Liberation Opera (元度脫雜劇) culture nourishment adopted in the novel and further analyze the liberation constitutes i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s. On the other hand, based on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research and through the help of Western mythology, I offer a more in-depth interpretation to the enlighten process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s, especially the important development of the Enlightenment (Aufklärung, initiation), thus showing the way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s goes beyond the traditional Dutuo liberation mode. Through the dual interac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pproaches, I clarify the deep meaning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s as a Bildungsroman of Jia Bao-yu, the central figure of its narrativ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歐麗娟(2008)。母性‧母權‧母神─《紅樓夢》中的王夫人新論。臺大中文學報,29,317-360。
    連結:
  2. (1983)。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 (1981)。四庫全書珍本十一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1986)。重編影印正統道藏。臺北:大化出版社。
  5. (1995)。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6. (2004)。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
  7. 元張三豐、方春陽點校(1990)。張三豐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8. 北宋徽宗編(1965)。宣和書譜。臺北:藝文印書館。
  9. 西漢司馬遷(1993)。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10. 明徐奮鵬(1982)。槃薖碩人批本西廂記。臺北:廣文書局。
  11. 明湯顯祖、徐朔方箋校(2001)。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2. 東漢班固、唐顏師古注(1991)。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3. 唐魏徵(1974)。隋書。臺北:洪氏出版社。
  14. 唐魏徵、唐姚思廉(1993)。梁書。臺北:鼎文書局。
  15. 清曹雪芹、馮其庸校注(1995)。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16. 清嚴可均輯(1999)。全梁文。北京:商務印書館。
  17. 劉宋范曄、唐章懷太子李賢注(1991)。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8. Baldick, Chris(2000)。牛津文學術語辭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 Beauchamp, Gorman(1972).The Rite of Initiation in Faulkner's The Bear.Arizona Quarterly,28,319-325.
  20. Buckley, Jerome H.(1974).Season of Youth: The Buldungsroman from Dickens to Golding.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1. Eliade, Mircea,Trask, W. R.(trans.)(1975).Rites and Symbols of Initiation: the Mysteries of Birth and Rebirth.New York:Harper & Row.
  22. Fiedler, Leslie A.(1958).From Redemption to Initiation.New Leader,41,20-23.
  23. Guisso, Richard W.(ed.),Johannesen, Stanley(ed.)(1981).Women in China: Current Directions in Historical Scholarship.Youngstown NY:Philo Press.
  24. Jung, Carl G.(1968).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5. Liao、 Hsien-hao(1984).Tai-yu or Pao-chai: The Paradox of Existence as Manifested in Pao-yu's Existential Struggle.Tamkang Review,15(1, 2, 3, 4)
  26. Marcus, Mordecai(1960).What is an Initiation Story?.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19,221-228.
  27. Sydney Mendel(1964).The Revolt against the Father: The Adolescent Hero in Hamlet and The Wild Duck.Essays in Criticism,14(2),171-178.
  28. Watson, Rubie S.(1986).The Named and the Nameless: Gender and Person in Chinese Society.American Ethnologist,13,619-631.
  29. Wong、 Tak-wai(1982).The Theme of Initation in Chinese and Anglo-American Fiction.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Innsbruck:
  30. 一粟編(1981)。紅樓夢書錄(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1. 一粟編(1989)。紅樓夢卷。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2.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九)。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3. 巴赫金、白春仁譯、曉河譯(1998)。小說理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34. 吉川忠夫編、麥谷邦夫編、朱越利譯(2006)。真誥校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5. 艾皓德、胡晴譯(2003)。秦可卿之死─《紅樓夢》中的情、淫與毀滅。紅樓夢學刊,4,239-264。
  36. 余英時(1987)。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37. 坎伯、朱侃如譯(1997)。千面英雄。臺北:立緒文化公司。
  38. 坎伯、朱侃如譯(1995)。神話。臺北:立緒文化公司。
  39. 李根亮(2009)。《紅樓夢》與宗教。長沙:岳麓書社。
  40. 李豐楙(2002)。神仙與謫凡:元代度脫劇的主題及其時代意義。文學、文化與世變,臺北:
  41. 李豐楙(1996)。道教謫仙傳說與唐人小說。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
  42. 李豐楙(1995)。罪罰與解救:《鏡花緣》的謫仙結構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7,107-156。
  43. 林泳海(2006)。兒童教育心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44. 武藝民(1997)。道情藝術概論。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45. 金新利(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武漢,武漢大學。
  46. 青木正兒、隋樹森譯(1976)。元人雜劇序說。臺北:長安出版社。
  47. 芮渝萍(2000)。美國文學中的成長小說。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6(4),27-30。
  48. 芮渝萍(2004)。美國成長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9. 俞平伯(1988)。俞平伯論紅樓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0. 俞潤生(1997)。試論《紅樓夢》中一僧一道的哲理蘊含。紅樓夢學刊,3,61-72。
  51. 胡可立(1977)。柳翠劇的兩種類型。文學評論,臺北:
  52. 孫勝忠(2008)。美國成長小說藝術與文化表達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53. 孫遜(1991)。紅樓夢探究。臺北:大安出版社。
  54. 容世誠(1997)。戲曲人類學初探。臺北:麥田出版公司。
  55. 浦安迪(1996)。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6. 浦安迪、孫康宜譯(1979)。西遊記、紅樓夢的寓意探討。中外文學,8(2),36-62。
  57. 張漢良(1976)。中國古典文學論叢‧神話與小說之部。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
  58. 梁石。紅樓夢與詩歌。文壇,200,285-288。
  59. 梅新林(1997)。紅樓夢哲學精神。上海:學林出版社。
  60. 陳炳良(1984)。《紅樓夢》中的神話與心理。紅樓夢藝術論,臺北:
  61. 陳慶浩(1986)。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增訂本)。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62. 凱特‧米利特、宋文偉譯(2000)。性政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63. 程德祺(1988)。原始社會初探。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64. 買琳燕(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長春,吉林大學。
  65. 馮其庸纂校訂定(1991)。八家評批紅樓夢。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66. 黃霖編(1987)。金瓶梅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67. 董怡均(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
  68. 董群(2002)。從慧能禪學看禪宗的內在超越性。中國禪學,第1卷,49-59。
  69. 裔錦聲(2000)。紅樓夢:愛的寓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0. 廖咸浩(2003)。美麗新世紀。臺北:印刻出版公司。
  71. 廖咸浩(1993)。說淫:《紅樓夢》「悲劇」的後現代沈思。中外文學,22(2),85-99。
  72. 廖肇亨(2008)。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73. 榮格、王艾譯(1987)。集體無意識的概念。神話─原型批評,西安:
  74. 趙幼民(1978)。元雜劇中的度脫劇(上)。文學評論,臺北:
  75. 趙幼民(1980)。元雜劇中的度脫劇(下)。文學評論,臺北:
  76. 劉水雲(1997)。淺談元雜劇「神仙道化劇」中「度脫劇」之夢幻。南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2),118-121。
  77. 劉莉(2003)。從《玫瑰門》看女性小說的反成長主題。阜陽師範學院學報,2003(2),27-29。
  78. 歐麗娟(2010)。《紅樓夢》中的神話破譯─兼含女性主義的再詮釋。成大中文學報,30,101-140。
  79. 歐麗娟(2001)。詩論紅樓夢。臺北:里仁書局。
  80. 歐麗娟(2002)。林黛玉立體論─「變∕正」、「我∕群」的性格轉化。漢學研究,20(1),221-252。
  81. 薛海燕(2009)。論《紅樓夢》作為「成長小說」的思想價值及其敍事特徵。紅樓夢學刊,4,114-129。
  82. 讓—皮埃爾‧內羅杜、張鴻譯、向徵譯(2005)。古羅馬的兒童。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蔡佩陵(2015)。張之《紅樓夢新補》二重奏:「抄家」與「出家」中的原意承襲與文化滲透。東吳中文研究集刊,21,75-93。
  2. 陳木青(2019)。虛實之間-論王韜《淞隱漫錄》的夢境與幻境。國文學誌,37&38,169-202。
  3. 李麗美(2017)。電影《哪啊哪啊~神去村》對神話原型批評之運用與操演分析。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0(2),293-335。
  4. 歐麗娟(2011)。論《紅樓夢》中「情理兼備」而「兩盡其道」之「痴理」觀。臺大中文學報,35,157-204。
  5. 歐麗娟(2017)。「林黛玉入府」的意義重探─歷史與神話學的解讀。成大中文學報,56,103-140。
  6. 謝君讚(2020)。論賈寶玉的懸崖撒手與莊禪哲理的思想差異。清華中文學報,23,265-301。
  7. (2013)。《紅樓夢》中啟悟歷程的原型分析─以賈寶玉為中心。文與哲,23,293-332。
  8. (2022)。以“父”爲名:《紅樓夢》中的賈政新論。人文中國學報,34,281-325。
  9. (2023)。榮格心理學視域下賈寶玉的自性化研究。漢學研究集刊,3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