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想像臺灣的方法:林海音主編《國語日報.周末周刊》時期之民俗書寫及其現象研究(1949-1954)

并列篇名

Imagining Taiwan: Haiyin Lin's Writings on Taiwan Folk Customs, Traditions and Phenomena Published in the Mandarin Daily News Weekend Magazine between 1949 and 1954

DOI

10.29907/JRTR.201112.0006

作者

王鈺婷(Wang Yu-Ting)

关键词

林海音 ; 五○年代 ; 《國語日報.周末周刊》 ; 民俗書寫 ; 文化身分 ; Haiyin Lin ; 1950s ; Mandarin Daily News Weekend Magazine ; folk literature ; cultural identity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5期(2011 / 12 / 01)

页次

155 - 157+159-18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鎖定林海音主編《國語日報.周末周刊》(1949-1954)時所發表風土民俗書寫,此一時期林海音以英、海音、阿英為筆名,發表描繪臺灣風土民俗的小文,包括歷史、地理、社會、風俗、物產等多重面向,呈現出臺灣的自然景觀、風俗民情與特有產物,但是這些為數眾多的作品,由於缺乏關注,相關研究有待進一步開展。本文嘗試提出與北京童年記事、女性/婚戀主題的林海音既有研究範例之外的新研究取徑─民俗書寫,觀察林海音從哪些角度去呈現臺灣民俗?更重要的是探究這種風土民俗書寫背後的意涵,以突顯出民俗作為一個文化認同的本源:它不僅是族群觀念和文化身分象徵網絡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也充斥著強烈的政治含義。本文將通過對於林海音民俗書寫的詮釋,來展現其政治姿態,立場與願望,檢視林海音五○年代文學的具體貢獻,以表明林海音在政治高壓的曖昧灰色地帶,所開闢出的民俗再現/重構之空間,也使得「臺灣」以更多元地形式顯影。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examines literature on folk customs and traditions published in the Mandarin Daily News' Weekend Magazine during Haiyin Lin's 1949-1954 tenure as editor-in-chief. During this fix-year period, Haiyin Lin wrote prolifically on Taiwan folk customs and traditions under her real name and pseudonymously as I-Ying and Ah Ying. Her essays addressed a diverse array of topics including history, geography, society, local customs and island produce. Subsequent lack of academic attention to this significant early literary effort to introduce and promote Taiwan's scenic beauty, cultural mores and distinctive local products make it well suited to further research. Previous studies have examined Lin's more prominent works, such as Memories of Peking, and her perspectives on women's issues and marriage. This paper is the first to examine Haiyin Lin's literary perspective on Taiwan folk customs and traditions, with its inherent meaning used to highlight the role of folk customs and traditions as a source of cultural identity. Folk customs and traditions are not only fundamental to group and cultural identity systems, but also convey strong political overtones.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political attitudes, perspectives and aspirations in Haiyin Lin's writings on Taiwan folk customs and traditions to highlight her practical contributions to the Taiwan literary landscape of the 1950s and demonstrate how she navigated the "gray areas" of contemporary martial controls to open opportunities for cultural rejuvenation / restructuring and for future diversity in Taiwa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王鈺婷(2010)。報導者的「中介」位置─談五○年代林海音書寫臺灣之發言策略。臺灣文學學報,17,133-158。
    連結:
  2. 張隆志(2006)。從「舊慣」到「民俗」:日本近代知識生產與殖民地臺灣的文化政治。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33-58。
    連結:
  3. 英(林海音):〈臺灣的香花〉,《國語日報》第3 版(周末周刊),1950年12月2日。
  4. 海音(林海音):〈光復之後〉,《中央日報》,1950年10月25日。
  5. 英(林海音):〈冬生娘仔〉(下),《國語日報》第3 版(周末周刊),1951年1月6日。
  6. 英(林海音):〈關於植物的〉,《國語日報》第3 版(周末周刊),1950年12月16 日。
  7. 英(林海音):〈艋舺〉,《國語日報》第3 版(周末周刊》,1950年12月23日。
  8. 編者(林海音):〈本刊作者書簡〉,《中央日報‧婦女與家庭周刊》,1950年3月12日。
  9. 英(林海音):〈午時水與扒龍船─臺灣端午節〉,《國語日報》第3版(周末周刊),1950年6月17日。
  10. 英(林海音):〈過七月〉,《國語日報》第3版(周末周刊),1950年8月26日。
  11. 英(林海音):〈二百年前的北投〉,《國語日報》第3 版(周末周刊),1951年2月17日。
  12. 編者(林海音):〈一百期〉,《國語日報》第3 版(周末周刊),1950年11月25日。
  13. 英(林海音):〈媽祖生〉,《國語日報》第3版(周末周刊),1950年5月6日。
  14. 編者:〈本報的讀者對象和「趣味」〉,《國語日報》,1949年10月30日。
  15. 海音(林海音):〈半山還鄉記〉,《中央日報》,1950年10月25日。
  16. 英(林海音):〈燒金〉,《國語日報》第3版(周末周刊),1950年9月9日。
  17. 英(林海音):〈冬生娘仔〉(上),《國語日報》第3 版(周末周刊),1950年12月30日。
  18. Hobsbawm, Eric、陳思仁譯(2002)。被發明的傳統。臺北:貓頭鷹。
  19. White, Hayden(1973).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 何素花(2002)。清初大陸文人在臺灣之社會觀察─以郁永河的《稗海紀遊》為例。臺灣文獻,53(1),167-199。
  21. 呂正惠(2005)。五○年代的林海音。戰後初期臺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臺北:
  22. 宋雅姿(2007)。浮生若夢盡付笑談 專訪朱介凡。文訊,63,14-22。
  23. 宋澤萊(2006)。評郁永河的《稗海紀遊》─並論臺灣文學史上的傳奇時代。臺灣學研究通訊,創刊號,108-128。
  24. 林海音(1966)。兩地。臺北:三民書局。
  25. 林海音(2000)。綠藻與鹹蛋。臺北:遊目族文化出版。
  26. 施英美(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靜宜大學中文所。
  27. 夏祖麗(2000)。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臺北:天下文化。
  28. 張漱菡編(1953)。海燕集。新竹:海洋出版社。
  29. 許俊雅(2003)。論林海音在《文學雜誌》上的創作。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
  30. 許常惠(1978)。民族音樂的整理與發展。雄獅美術,86,104-109。
  31. 陳益源(2005)。民俗學家婁子匡及其著作。文訊,238,131-132。
  32. 葉石濤(1987)。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
  33. 廖珮如(2005)。「民歌採集」運動的再研究。臺灣音樂研究,1,47-98。
  34. 劉智濬(2003)。從啟蒙觀點看六○年代民歌採集運動。中臺學報,14,279-295。
  35. 應鳳凰(2003)。閱讀林海音:林先生的編輯、寫作生涯與臺灣文壇。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11,89-93。
  36. 應鳳凰(2003)。林海音與六十年代臺灣文壇─從主編的信探勘文學生產與運作。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
被引用次数
  1. 陳玉箴(2016)。「家」的身體實踐:林海音飲食書寫中的烹與食。成大中文學報,53,15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