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趙翼《甌北詩話》說宋詩-以蘇軾、黃庭堅詩為討論核心

并列篇名

Ou-Bei Shihua on Song Poetry: Cases on Su Shi and Huang Ting-Jian

DOI

10.29907/JRTR.201203.0002

作者

張高評(Chang Kao-Ping)

关键词

《甌北詩話》 ; 蘇軾詩 ; 黃庭堅詩 ; 宗宋詩話 ; 宋詩宋調 ; Ou-Bei Shihua ; Su Shi's poems ; Huang Ting-Jian's poems ; the pro-Song shihuas ; Song Poetry and Song Diao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6期(2012 / 03 / 01)

页次

37 - 7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選擇趙翼《甌北詩話》作為主要之研究文本,聚焦在宋詩宋調之風格,考察其中品藻蘇軾、黃庭堅之文獻,以見乾嘉宗宋詩話論述宋詩特色、唐宋詩異同之一斑。《甌北詩話》十分推崇蘇軾之人格與風格,稱美東坡為天才,謂出以揮灑,全不用力。討論蘇軾詩歌,偏重鍛煉剪裁與自然湊泊、讀書博學與使事用典。稱以俗為雅、以故為新,為山谷得力處;務為峭拔,不肯隨俗,為黃詩命意所在。對於山谷詩過求新奇,氣乏渾厚,則評價不高。評價蘇軾、黃庭堅詩歌,在「才力雄厚,書卷繁富」方面,以為旗鼓相當。其他,尚論述因難見巧、詩家能新,以文為詩、以小說入詩、文字遊戲、以俗為雅等等,多為宋調所追求。趙翼詩學標榜「詩家能新」,提倡新意新詞,重視才氣性情,此中有具體而微之表現。乾嘉詩話對宋詩特色或正或反之闡釋,將有助於文學史地位之公允評價;繆鉞「唐宋詩異同」,錢鍾書「詩分唐宋」說,將因此而獲得更有力之佐證。

英文摘要

I use Zhao Yi's Ou-Bei Shihua as the main text, and then search the content related to Su Shi, Huang Ting-Jian and 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ang and Song poetry. Hereby, it shows how the pro-Song shihuas, written in Qianlong and Jiaqing dynasties, demon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ng poetry and 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ang and Song poetry. Ou-Bei Shihua has the greatest esteem for Su Shi and admires him for the talent of smooth writing. It also mentions on which Song style press, such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laboration and natural writing, learning to be erudite and using allusions to write poems, using skills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and to be innovative, using prose or novels as poems, art of wording, and viewing popular tastes as refinement. We would find Zhao Yi's opinions in this composition, which advocate fresh meaning and words, emphasizing the talent and disposition. Whether how shihuas in Qianlong and Jiaqing dynasties interpret the traits of Song poetry, it helps us evaluate the status of Song poetry and Song sty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s well as Miao Yue's "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ang and Song poetry" and Qian Zhong-Shu's "demarcation between Tang and Song Poet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07)。中國蘇軾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
  2.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197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 宋王十朋、梅溪集重刊委員會編(1998)。王十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宋胡仔、廖德明校點(1981)。苕溪漁隱叢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7. 宋黃庭堅、宋任淵注、宋史容注、宋史季溫注、黃寶華點校(2003)。山谷詩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宋黃庭堅、劉琳校點、李勇先校點(2001)。黃庭堅全集‧宋黃文節公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9. 宋劉克莊、王秀梅點校(1983)。後村詩話。北京:中華書局。
  10. 宋魏慶之(1971)。詩人玉屑。臺北:世界書局。
  11. 宋嚴羽、郭紹虞校釋(2005)。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2. 宋蘇軾、清王文誥輯訂(1967)。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臺北:學生書局。
  13. 宋蘇軾、清馮應榴注、黃任軻校點(2001)。蘇軾詩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宋蘇軾、孔凡禮點校(1986)。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15. 明胡應麟(1973)。詩藪。臺北:廣文書局。
  16. 金元好問、郭紹虞箋(1988)。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臺北:木鐸出版社。
  17. 梁蕭子顯(1972)。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
  18. 清方東樹、汪紹楹校點(1984)。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 清王藻、清錢林(1985)。文獻徵存錄。臺北:明文書局。
  20. 清何文煥編(1982)。歷代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1. 清何文煥編(1982)。歷代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2. 清何文煥編(1982)。歷代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3. 清何文煥編(1982)。歷代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4. 清何文煥編(1982)。歷代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5. 清吳之振、呂留良編(1988)。宋詩鈔。上海:三聯書店。
  26. 清張維屏(1985)。國朝詩人徵略初編。臺北:明文書局。
  27. 清趙翼、李學穎校點、曹光甫校點(1997)。甌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8. 清蔣士、邵海清校、李夢生箋(1993)。忠雅堂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9. 丁福保輯(1983)。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0. 丁福保輯(1983)。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1. 孔凡禮(1985)。《艾子》是蘇軾的作品。文學遺產,1985(3),39-42。
  32. 王水照(2008)。鱗爪文輯。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33. 王守國(1989)。山谷詩美學特徵論。黃庭堅研究論文集,南昌:
  34. 王利器(1991)。蘇東坡與小說戲曲。國際宋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成都:
  35. 王雲五編(1973)。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6. 古田敬一、李淼譯(1989)。中國文學的對句藝術。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37. 白敦仁(1989)。論黃庭堅詩。黃庭堅研究論文集,南昌:
  38. 吉川幸次郎、鄭清茂譯(1983)。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9. 朱易安(2000)。唐詩學史論稿。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0. 朱易安編(2008)。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
  41. 朱靖華(2003)。論《艾子雜說》確為東坡所作。朱靖華古典文學論集,長春:
  42. 李白研究學會編(1990)。李白研究論叢。成都:巴蜀書社。
  43. 周裕鍇(2007)。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4. 周裕鍇(1992)。中國禪宗與詩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5. 周維德集校(2005)。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
  46. 林繼中(1994)。杜詩趙次公先後解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7. 唐圭璋編(1986)。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
  48. 孫微(2004)。清代杜詩學史。濟南:齊魯書社。
  49. 徐中玉(1981)。論蘇軾的創作經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50. 秦寰明(1994)。論宋代詩歌創作的復雅崇格思潮─宋代詩歌思潮論(上)。中國首屆唐宋詩詞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南京:
  51. 馬亞中(1992)。中國近代詩歌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52. 張伯偉(1996)。全唐五代詩格校考。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53. 張伯偉(1999)。鍾嶸詩品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54. 張高評(2004)。自成一家與宋詩宗風。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55. 張高評(2000)。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臺南:成功大學出版組。
  56. 張高評(2009)。白戰體與宋詩之創意造語:禁體物詠雪詩及其因難見巧。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9,185-210。
  57. 張高評(2009)。破體與創造性思維─宋代文體學之新詮釋。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9(3),20-31。
  58. 張高評(2009)。印刷傳媒與宋詩特色。臺北:里仁書局。
  59. 張高評(1995)。宋詩之新變與代雄。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
  60. 張高評(2004)。清初宋詩學與唐宋詩之異同。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屆國際暨第八屆,高雄:
  61. 張高評(2009)。方東樹《昭昧詹言》論創意與造語─兼論宋詩之獨創性與陌生化。文與哲,14,135-144。
  62. 張高評(2000)。宋詩特色研究。長春:長春出版社。
  63. 張高評(2002)。清初宗唐詩話與唐宋詩之爭─以「宋詩得失論」為考察重點。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學刊,臺北:
  64. 張健(1999)。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65. 張敬(1978)。曲詞中俳優體例證之探索。國立編譯館館刊,7(1),1-31。
  66. 張敬(1981)。詞體中俳優格例證試探。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
  67. 張敬(1977)。我國文字應用中的諧趣─文字遊戲與遊戲文字。幼獅學誌,14(3、4),62-103。
  68. 張敬(1988)。詩體中所見的俳優格例證。臺大中文學報,2,9-30。
  69. 張蜀蕙(2000)。蘇軾諧謔書寫與唐宋戲題文學。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第五屆,宋代詩學,彰化:
  70. 莫礪鋒編(2001)。程千帆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71. 郭紹虞(1972)。宋詩話輯佚。臺北:文泉閣出版社。
  72. 郭紹虞校輯(1972)。宋詩話輯佚。臺北:文泉閣出版社。
  73. 郭紹虞編(1983)。清詩話續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74. 郭紹虞編(1983)。清詩話續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75. 郭紹虞編(1983)。清詩話續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76. 郭紹虞編選(1983)。清詩話續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77. 陳允吉(1988)。唐音佛教辨思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8. 陳伯海編(2004)。唐詩學史稿。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79. 傅璇琮編(1993)。黃庭堅與江西詩派卷。高雄:麗文文化出版公司。
  80. 曾棗莊(2001)。蘇軾研究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81. 曾棗莊(1989)。評蘇黃爭名說。黃庭堅研究論文集,南昌:
  82. 舒展選編(1990)。錢鍾書論學文選。廣州:花城出版社。
  83. 黃鳴奮(1987)。論蘇軾的文藝心理觀。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84. 黃寶華、文師華(2002)。中國詩學史‧宋金元卷。廈門:鷺江出版社。
  85. 鄔國平、王鎮遠(1995)。清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6. 齊治平(1983)。唐宋詩之爭概述。長沙:岳麓書社。
  87. 劉世南(1995)。清詩流派史。臺北:文津出版社。
  88. 蔣寅(2005)。清詩話考。北京:中華書局。
  89. 蔡鎮楚編(2004)。中國詩話珍本叢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90. 蕭華榮(1996)。中國詩學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91. 錢志熙(2003)。黃庭堅詩學體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92. 錢鍾書(1988)。談藝錄。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93. 繆鉞(1982)。詩詞散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4. 簡恩定(1986)。清初杜詩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2015)。吳子良的文論及其文學實踐。正修通識教育學報,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