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儒之學術轉向及其儒學史上的意義-以「學派」為討論中心

并列篇名

The Academic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Its Meaning in Confucian History: Using "Academic Schools" as the Focal Point Discussion

DOI

10.29907/JRTR.201206.0004

作者

林惟仁(Lin Wei-Ren)

关键词

清代學術 ; 漢宋之爭 ; 考據學 ; 儒學轉向 ; 儒學派別 ; Qing Scholarship ; Han-song zhi zheng ; Kaoju (Textual Criticism) ;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ism ; Schools of Confucianism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7期(2012 / 06 / 01)

页次

107 - 109+111-13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自章太炎撰〈清儒〉一文對清代學術作一總結後,對於清學各種面向的探究總不乏其人。若就學術史的眼光視之,梁啟超與錢穆二者可說是近代清學研究的奠基者,然真正能擺脫清學僅是「考據」的刻板印象,而示之以清儒獨特面貌、時代內蘊者,當推余英時為代表。余英時「內在理路說」的側重處,非在具體討論清學的內容,而在於解釋清學何以後來會轉向「考據」一途,這是基於學術動力因上的解釋。本文承此更進一步探究,若將清儒對於前代學術的「轉向」,置於整個儒學史的脈絡來看,則我們是否可得出有別於「漢宋之爭」、「回歸原典」等不一樣的視野。本文試圖以「學派」的視野,觀察出清儒對宋明理學的轉向與對儒門教義的判準,在漢宋之爭的激烈面貌外,實另有一番「趣味」與儒學史上之意義。

英文摘要

After Zhang Taiyan had written the essay "Qing Ru" (The Confucianists in the Qing) and summarized the academics of the Qing Dynasty, more scholars probed into the various dimensions of Qing scholar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ademic history, Liang Qichao and Qian Mu are perceived as the scholars who had built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Qing academic research. However, Yu Yingshi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who could actually removed stereotypes of Qing scholarship as merely "Kaoju" (Textual Criticism). What Yu Yingshi emphasizes in his "Inner Logic" is the explanation of why Qing scholarship transformed to "Textual Criticism" rather than focusing on its contents. If we examine the changes that Qing Confucianists made on the scholarship of previous generations in China's Confucian history, we can understand the distinctive perspective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concepts such as "Han-song zhi zheng" (competition of academic supremacy between the Han and Song Dynasties) and "Huigui yuandian" (Returning to textual origi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s of though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how Qing Confucian scholars transformed Song and Ming academics, and to also evaluate changes in Confucian teachings. Under the academic rivalry within the Han and Song dynasties, Qing Confucian scholars have their meaning and place in Confucianist histo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04)。中華山水志叢刊•山志卷。北京:線裝書局。
  2. (1968)。國學基本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 (1998)。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
  4. (2003)。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宋朱熹(2003)。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6. 宋朱熹(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宋張載、章錫琛點校(2006)。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
  8. 宋陸九淵、鍾哲點校(2008)。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
  9. 宋程顥、宋程頤、王孝魚點校(2004)。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10. 明王守仁、吳光編校(1997)。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明羅欽順、閻韜譯注(2000)。困知記全譯。成都:巴蜀書社。
  12. 清朱彝尊、侯美珍點校(1999)。點校補正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3. 清阮元、鄧經元點校(1993)。揅經室集(一集)。北京:中華書局。
  14. 清凌廷堪、王文錦點校(1998)。校禮堂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15. 清陳確(1979)。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
  16. 清章學誠、葉瑛校注(2000)。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17. 清焦循、沈文倬點校(1996)。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18. 清錢大晰、呂友仁校點(2009)。潛研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清戴震(1995)。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
  20. 清顏元、王星賢點校(2009)。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
  21. 清顧炎武(1970)。亭林詩文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22. 王汎森(2010)。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3. 朱傑人編、嚴佐之編、劉永翔編(2010)。朱子全書外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4. 艾耳曼、趙剛譯(1997)。從地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5. 余英時(1994)。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6. 余英時(1999)。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7. 余英時(1996)。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28. 李紀祥(1992)。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
  29. 李滌生(1994)。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0. 林啟屏(2004)。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1. 林慶彰(1990)。清初的群經辨偽學。臺北:文津出版社。
  32. 林聰舜(1990)。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3. 邱為君(2004)。戴震學的形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4. 侯外盧(1995)。中國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35. 姜廣輝(1997)。走出理學─清代思想發展的內在理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36. 姜廣輝編(2002)。經學今詮三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37. 胡適(1990)。胡適文存。臺北:遠東圖書公司。
  38. 夏長樸(1989)。李覯與王安石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
  39. 張麗珠(2006)。清代的義理學轉型。臺北:里仁書局。
  40. 張麗珠(2003)。清代新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社會。臺北:里仁書局。
  41. 張麗珠(1999)。清代義理學新貌。臺北:里仁書局。
  42. 梁啟超(2000)。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附《清代學術概論》)。臺北:里仁書局。
  43. 梁啟超(2005)。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
  44. 陳奇猷(2000)。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5. 章太炎(1984)。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46. 勞思光(1997)。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下)。臺北:三民書局。
  47. 馮友蘭(1996)。中國哲學史(增訂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8. 葛兆光(2001)。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49. 葛榮晉(1994)。中國實學思想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50. 漆永祥(1998)。乾嘉考據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1. 劉述先、鄭宗義(2000)。從道德形上學到達情遂欲─清初儒學新典範論析。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
  52. 鄭宗義(2000)。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嶯山到戴東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53. 錢穆(1996)。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4. 錢穆(2000)。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索書樓文教基金會。
  55. 錢穆(1998)。國學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林惟仁(2016)。錢穆論兩漢今古文及其相關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9,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