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風雅與風流: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風雅觀

并列篇名

The Elegant and Refined: Traditional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nd their Perspective on Fengya (Literary Elegance)

DOI

10.29907/JRTR.201206.0005

作者

余育婷(Yu Yu-Ting)

关键词

風雅 ; 臺灣古典文學 ; 臺灣詩話 ; 臺灣漢詩 ; 日本在臺漢文學 ; Fengya ; Taiwa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 Taiwanese poetics ; classical Taiwanese poetry ; Taiwanese Literature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7期(2012 / 06 / 01)

页次

133 - 15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風雅觀,從最早的回歸風雅詩教、突顯變風變雅的詩歌價值,到後來受到社交酬酢與日人風雅精神影響,而流於風流社交、富有娛樂色彩,最後又因步入戰爭期,漢詩成為「吟詩報國」、「發揚日本忠孝精神」的利器。從「風雅」到「風流」,是日治時期臺灣文人詩歌本質觀的第一次轉變。及至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進入戰爭期的風雅論述,注重的不再是詩歌的風流高雅,反而重新標舉詩歌風雅的政教功能,使之成為報答日本天皇、宣揚忠孝精神的精神工具,至此,臺灣文人的風雅觀又從「風流」轉回「風雅」,這是風雅意涵的第二次轉變。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風雅觀,是風雅與風流的此消彼長,當詩歌從風雅到風流,又從風流轉回風雅,此時詩歌風雅的提倡已不再是鮮明的抵抗意義,而是臺灣文人馴化的表現。

英文摘要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ransformed their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elegance (fengya) twice. In the beginning, they were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literary cultiva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poetry. After greater socialization and influences from Japanese concepts of literary pursuit, it became a central part of recreation and literary exchange. During the chaotic period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they again emphasized literary pursuit as a way to cultivate a learning of arts and letters and bring about educational use through poetry; classical poetry in this period therefore became an implement to advocate Japanese patriotism. Traditional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discourse on fengya transformed from literary pursuit to refined, "fengliu" (literary talent) and from fengliu to fengya. Later, the advocates of literary pursuit and literary talent were no longer significant forces of Taiwanese resistance. Instead, under Japanese influence, there emerged the domestication of Taiwanese intellectual circl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余育婷(2011)。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中央大學人文學報,45,195-236。
    連結:
  2. 黃美娥(2006)。日臺間的漢文關係─殖民地時期臺灣古典詩歌知識論的重構與衍異。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1-32。
    連結:
  3. (1997)。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4. 吳蔭培:(風月報中興頌詞),《風月報》第45號,1937年7月20日,頁3。
  5. 楊雲萍:〈編後雜記〉,《人人》1號,1925年3月,頁9。
  6. 《臺灣日日新報》線上索引系統,漢珍數位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7. (1997)。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8. 黃純青:〈漢詩研究會創立公啟〉,《南方》143期,1941年12月1日,頁17。
  9.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線上索引系統,漢珍數位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0. 黃石輝:(為《臺灣詩人的毛病》翻舊案),《南方》150期,1942年4月15日,頁21-24。
  11. 張我軍:〈絕無僅有的擊缽吟的意義〉,《臺灣民報》3卷2號,1925年1月11日。
  12. 鄭金柱:〈提倡吟詩報國感賦〉,《詩報》189號,1938年11月17日,頁19。
  13. 張我軍:(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臺灣民報》2卷7號,1924年4月21日。
  14. 清紀昀(1989)。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
  15. 王松(1994)。臺陽詩話。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6. 王運熙、顧易生(2006)。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7. 王德威編、黃錦樹編(2005)。想像的本邦:現代文學十五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18. 羊子喬編(1994)。郭水潭集。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19. 吳德功、江寶釵校註(2009)。瑞桃齋詩話。臺北:麗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 林文龍(1996)。黃任《香草箋》對臺灣詩壇的影響。臺灣文獻,47(1),207-223。
  21. 林佛國(2006)。長林山房吟草。臺北:龍文出版社。
  22. 洪棄生(1993)。寄鶴齋詩話。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3. 翁聖峰(2007)。新舊文學論爭新探。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4. 馬歌東(2004)。日本漢詩溯源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5. 連橫(1994)。臺灣詩薈雜文鈔。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6. 連橫(1992)。雅堂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7. 陳怡如(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輔仁大學中文所。
  28. 陳昭瑛(2008)。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9. 陳培豐(2006)。「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出版社。
  30. 陳培豐(2006)。日治時期的漢詩文、國民性與皇民文學─在流通與切斷過程中走向純正歸一。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
  31. 傅錫祺(1963)。櫟社沿革志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2. 曾孝雲編(2006)。東寧擊缽吟前集。臺北:龍文出版社。
  33. 曾孝雲編(2006)。東寧擊缽吟後集。臺北:龍文出版社。
  34. 黃美娥(2004)。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出版社。
  35. 黃美娥(2007)。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
被引用次数
  1. 余育婷(2017)。再現風騷:論洪棄生香奩體中的香草美人。成大中文學報,58,131-158。
  2. 余育婷(2020)。香草美人的召喚:連橫香奩體的風騷與豔情。清華學報,50(3),48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