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指物寫實」與「依詩求證」-唐詩現地研究作法舉例

并列篇名

Writing Realistically by Referring Things and Confirmation According to Poems - Examples for On-site Study of Tang Poetry

DOI

10.29907/JRTR.201206.0002

作者

簡錦松(Chien Chin-Sung)

关键词

唐詩 ; 現地研究法 ; 寫實 ; 杜甫 ; 李商隱 ; Tang poems ; on-site study ; realism ; Du Fu ; Li Shangyin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7期(2012 / 06 / 01)

页次

37 - 8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唐詩現地研究法」是我十幾年來開發的研究方法,它的基本主張,乃是從真實與證據、寫實與求證的互動中,探訪唐人詩句的真相。中國詩自古即有「古詩系統」及「樂府系統」之分,「寫實」乃是「古詩系統」詩篇的內在需求,作者需要寫自己之真實,來面對他的讀者,因而「指物寫實」的情況處處可見。這篇文章中,我提出六個「指物寫實」的唐詩實例,以實際的研究過程,說明「唐詩現地研究法」如何以唐人詩句為證據,進行「依詩求證」的研究。

英文摘要

The On-site study of Tang poems is a research approach I have developed for a decade. Its basic idea is to examine the truth written in Tang poetry by their interaction of facts and evidence. Since the times of ancient China, there has existed the dichotomy of the ancient poetic system (Gushi) and balladic (Yuefu) poetic system. Realism as a writing method is the internal demand of ancient poetry that emphasizes the author's need to write about real things and actual feelings to their readers. Thus, realism, writing, and references to things in the human realm is a poetic phenomenon that can be seen everywhere in the Chinese poetic tradition. In this paper, I bring forward six Tang poems as examples of writing realism in reference to things and through a practical research process, I elaborate how on-site study of Tang poetry involves lines written by Tang poets as evidence to establish and confirm facts according to poem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簡錦松(2012)。白居易《初出藍田路作》詩現地研究-唐商州武關驛路藍田段新釋。漢學研究,30(1),167-204。
    連結:
  2. 簡錦松(2011)。杜詩「紅鮮終日有」「紅鮮任霞散」之「紅鮮」新釋。中正中文學術年刊,17,83-113。
    連結:
  3. 簡錦松(2011)。從現地研究看杜甫秦州入蜀詩的旅行日期。東吳中文學報,22,75-96。
    連結:
  4. (1991)。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5. (1996)。廬山志•山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6. ﹝日﹞立足喜六著,楊鍊譯:《長安史蹟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7. 清•唐咨伯修,清•楊端本纂:《潼關衛志》,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清康熙24年(1685)刻本。
  8. 宋王欽若編纂、周勛初校訂(2006)。冊府元龜。南京:鳳凰出版社。
  9. 宋司馬光編、元胡三省音注(1963)。資治通鑑。上海:中華書局。
  10. 宋沈括(1959)。夢溪筆談校證。北京:中華書局。
  11. 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點(1962)。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2. 宋陸游、李劍雄點校、劉德權點校(1979)。老學菴筆記。北京:中華書局。
  13. 宋羅大經、王瑞來點校(1983)。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
  14. 明李時珍(1975)。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5. 明李夢陽(1976)。空洞先生集。臺北:偉文圖書公司。
  16. 東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7. 南朝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8. 後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疏、熊會貞疏、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1999)。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 唐白居易、朱金成箋校(1988)。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唐李延壽(1974)。北史。北京:中華書局。
  21. 唐李延壽(1975)。南史。北京:中華書局。
  22. 唐杜甫、仇兆鱉詳注(1979)。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
  23. 唐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24. 唐長孫無忌、劉俊文點校(1983)。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
  25. 唐歐陽詢、汪紹楹校(1999)。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6. 梁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27. 梁劉勰、梁黃叔琳注(1965)。文心雕龍。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8. 梁蕭子顯(1972)。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
  29.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1987)。六臣注文選。北京:中華書局。
  30.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1974)。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31. 清金埴(1982)。不下帶編。北京:中華書局。
  32. 清徐珂(1986)。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
  33. 清陳夢雷編、清蔣廷錫編(1986)。古今圖書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34. 清彭定求編(1960)。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
  35. 清董誥編(1979)。全唐文。臺北:大通書局。
  36. 清嚴可均(1988)。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37. 黃馨儀(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
  38. 逯欽立(1983)。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
  39. 劉錦藻(1987)。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0. 簡錦松(2000)。杜甫夔州詩現地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1. 簡錦松(2006)。唐詩現地研究。高雄:中山大學出版社。
  42. 簡錦松(2009)。夔州詩全集•漢至五代卷下•杜甫。重慶:重慶出版社。
  43. 簡錦松(2011)。唐孫樵《興元新路記》江口鎮以北路段之現地研究。國文學報,50,209-244。
被引用次数
  1. 簡錦松(2012)。王維「輞川莊」與「終南別業」現地研究。中正漢學研究,20,45-94。
  2. 簡錦松(2014)。高麗詩人李齊賢成都紀行詩詞現地研究。漢學研究,32(4),9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