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1946年之後的黎烈文-兼論其翻譯活動

并列篇名

Li Lie-wen after 1946 - Regarding His Translation Activities

DOI

10.29907/JRTR.201209.0005

作者

許俊雅(Hsu Chun-Ya)

关键词

黎烈文 ; 翻譯文學 ; 臺灣文學 ; 巴金 ; Li Lie-wen ; Translation literature ; Taiwanese literature ; Ba Jin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8期(2012 / 09 / 01)

页次

141 - 143+145-17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討論1946 年來臺後的黎烈文(1904-1972)及其翻譯成果。過去因海峽兩岸的長期隔絕,臺灣人士多數不瞭解黎烈文在1946 年之前的一切,而黎烈文1946年之後在臺灣的翻譯、著述,亦是模糊難辨,在海峽兩邊的文學史論述裡,對黎烈文的正視及其評價,迄今未獲客觀公正的對待。因此本文透過其翻譯作品、家屬書信及相關文獻擬對幾個議題提出討論:「艱難的抉擇:去留之間費思量」、「二二八事件之後的黎烈文及其翻譯實踐」、「黎烈文對譯事的態度」、「志文出版社竄改黎譯之風波」。其中特別標舉臺灣政治環境對其譯作題材選擇的影響,他如何透過翻譯安頓身心,同時討論其人思想究竟是左翼文人還是左傾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關注其人命運,肯定其譯事功績,恢復其形象:埋頭寫作,不求聞達,不多取一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英文摘要

This essay focuses Li Lie-wen's works of translation after 1946, when he moved to Taiwan. Since Taiwan has long been separated from Mainland China, most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have little knowledge of what Li Lie-wen's activities before 1946. Moreover, his literary works and translations produced in Taiwan after 1946 have not been studied very thoroughly. To date, research on the literary history of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ese Strait still lacks serious attention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Li work. Through his translation work, correspondence with his relatives, and other related documents, this essay intends to discuss the following four issues: 1) His difficult decision to stay on Mainland China or to go to Taiwan; 2) His translation work after the Incident of February 28, 1947; 3) His attitude towards translation; 4) The incident of his translated works deliberately altered by the publisher Zhiwen. Along these lines of discussion, emphasis is placed on how the political conditions in Taiwan influenced his choice of texts to translate, how he found a place for his life by devoting himself to translation, as well as whether or not he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Left-Wing author or Libertarian. This essay is concerned with his fate as a man and affirms his achievements in translation, with the hope of restoring his image as an intellectual who devoted his life to writing, seeking no fame, or wishing to take anything more than he deserv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不著撰者:《民報》第300號,第2版,1946年7月7日。
  2. 莫昭平:〈黎烈文譯著改頭換面 十餘年渾沌今朝曝光〉,《中國時報》第22版(開卷),1988年11月28日。
  3. 尉天聰:〈臺灣文學傳薪人:追念何欣先生〉,《聯合報》第37版,1998年9月21-22日。
  4. 中國新文學大系續編。香港:香港文學研究社。
  5. 張明:〈在臺灣的作家〉,《臺灣新生報》第8版,1948年3月13日。
  6. 黎烈文:〈關於《伊爾的美神》〉,《文藝叢刊》3(1947.12),頁8。
  7. 不著撰者:〈紀念黎烈文教授 賻儀轉贈復健中心〉,《中央日報》 4版,1972年11月30日。
  8. 黎烈文:〈後記〉,《譯文》2:1(1935.3),頁137。
  9. [法]羅逖(Loti, Pierre)著,黎烈文譯:《冰島漁夫》,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
  10. 莫昭平:〈黎烈文餘波50年前的譯本現在還好讀嗎?〉,《中國時報》第22版(開卷),1989年1月23日。
  11. ﹝法﹞紀德(A, Gide)等著,黎烈文選譯:《邂逅草》,上海:生活書店,1937。
  12. [法]梅里美(Mérimée, Prosper),黎烈文譯:《伊爾的美神》,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
  13. 黎烈文選譯:《文學研究會世界文學名著叢書‧法國短篇小說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14. 黃景星:〈請《冰島漁夫》做旁證:黎烈文原譯和修改本有何不同?〉,《中國時報》第22版(開卷),1988年11月28日。
  15. 蔡嵩林:〈中國的文學近況〉,《臺灣文藝》2:7(1935.7),頁186-192。
  16. 張靜廬:《中國小說史大綱》,上海:泰東圖書館,1920。
  17. 不著撰者:〈迎艾蕪‧黎烈文〉,《文藝春秋》5:2(1947.8.15),扉頁。
  18. 不著撰者:〈編後記〉,《臺灣文化》3:2(1948.2),頁18。
  19. 「譯文網 Babel」。網址:http://babel.ch.ntnu.edu.tw/Babel/company/company01.html(2012年8月28日上網)。
  20. 不著撰者:〈消息通〉,《臺灣新文學》1:7(1936.8),頁62。
  21. 莫昭平:〈還黎烈文譯著本來面目〉,《中國時報》第22版(開卷),1989年1月23日。
  22. 黎烈文:〈一個不倦的工作者〉,《中流》1:5(1936.11),「哀悼魯迅先生專號」,頁328。
  23. 上海師大中文系魯迅著作注釋組(1974)。訪問巴金同志─談《中國文藝工作者宣言》起草經過及其他。新文學史料,1974(1),74-75。
  24. 巴金(1996)。巴金選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5. 巴金(1980)。懷念黎烈文─《隨想錄》四十三。新華文摘,1980(8),185-187。
  26. 巴金(1991)。巴金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7. 巴金(1982)。隨想錄。北京:三聯書店。
  28. 王小平(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29. 田仲濟編、蔣心煥編(1996)。中國新文藝大系:1937-1949:散文雜文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30. 印鮑脫‧侯特、黎烈文譯(1958)。臺灣島之歷史與地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1. 米爾、黎烈文譯(1964)。失鳴鳥。臺北:重光文藝出版社。
  32. 周立民(2008)。不多取一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書信中的黎烈文與巴金。書城,2008(2),52-58。
  33. 范泉(2007)。斯像難忘。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34. 唐弢(1986)。紀念一個友人─《自由談雜文選》代序。魯迅研究月刊,1986(3),7-8+21。
  35. 格勞特、黎烈文譯(1960)。法軍侵臺始末。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6. 康詠秋(1985)。黎烈文評傳。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37. 曹聚仁(2000)。天一閣人物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8. 曹聚仁(1983)。我與我的世界。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9. 梭維斯特、黎烈文譯(1997)。屋頂間的哲學家。上海:文匯出版社。
  40. 許鈞(1997)。社會、語言及其它─讀海峽彼岸的《紅與黑》。現代外語,1997(1),38-42。
  41. 郭風(1989)。記黎烈文。特區文學,1989(1),113-116。
  42. 陳子善(2009)。邊緣小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43. 陳子善(2007)。素描。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44. 陳建功編(2009)。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珍品大系信函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45. 陳雲海(1983)。「達五」是廖沬沙的筆名。新文學史料,1983(4),131。
  46. 寒山碧(1984)。中國作家作品瑣談。香港:東西文化事業公司。
  47. 楊錦麟(1992)。李萬居評傳。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48. 廖沬沙(1984)。我在三十年代寫的兩篇雜文。新文學史料,1984(2),40-43。
  49. 臺靜農(2001)。臺靜農詩集。香港:翰墨軒出版。
  50. 臺靜農(2002)。龍坡雜文。北京:三聯書店。
  51. 趙家欣(1980)。風雨故人情。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52. 魯迅(1956)。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53. 魯迅編(1982)。魯迅編印畫集輯存1。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54. 黎烈文譯(1973)。法國短篇小說選。臺北:志文出版社。
  55. 黎烈文、陳子善編(1995)。黎烈文散文精編。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
  56. 黎烈師(1984)。懷念長兄黎烈文。源流,1984(1),41-44。
  57. 穆中南(1974)。為黎烈文先生遺著出版祝賀。文壇,163,6-10。
被引用次数
  1. 王惠珍(2015)。析論七○年代末台灣日語文學的翻譯與出版活動。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0,251-290。
  2. 張綺容(2018)。他們在島嶼翻譯:戒嚴初期在臺譯者研究。翻譯學研究集刊,2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