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疾病的隱喻-先秦及漢代禮教論述中的身體思維與倫理課題

并列篇名

A Metaphor of Illness - Discussions Concerning Thoughts on the Body and Ethical Issues of Decency and Propriety during the Pre-Qin and Han Dynasties

作者

林素娟(Lin Su-Chuan)

关键词

禮教 ; 身體 ; 隱喻 ; 倫理 ; 氣 ; Decency and Propriety ; Body ; Ethics ; metaphors ; Qi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1期(2013 / 06 / 01)

页次

1 - 3+5-4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將探討先秦至漢代禮教論述中如何透過身體以隱喻自然、家國、倫理之理想與困境,並在氣的連續性下,彰顯彼此間的密切關係。探討士人如何將自然與人事連結,透過身體隱喻之運用,以進行理想政教的規諫,達到法天地、協六氣的政教理想。其次,並探討此種身體隱喻所展現的君臣關係與施政理想。再者,則具體分析士人如何透過身體失和以隱喻其時之政治環境,甚至進行權力鬥爭。禮儀中如何透過身體而與祖先之體相親,透過儀式以整合家族間的倫理關係。其後,探討禮書中有關災異與疫病論述所凸顯的文化與倫理結構中的失序議題,並探討失調之身體形象所隱喻的道德虧缺,以及文化中如何透過身體隱喻以反映價值體系,達到重整族群、更新倫理關係、諧和自然與人倫的目的。

英文摘要

This essay will discuss how to make a metaphor for nature, home and country, the ethic ideal and dilemmas through body in discussions of the Pre-Qin and Han Dynasty. It discusses the exemplification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elements and the continuity of Qi. Next, the paper explores how scholars, through the convergence of nature and self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physical metaphors, make remonstrations of ide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 to then achieve the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ideal in learning from nature and harmonizing the six kinds of Qi. Second, it investigates how the body metaphors presen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emperor and administration ideal. Third, the paper concretely analyzes how scholars create a metaphor for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in that time through body disharmony, to even conduct power struggles, which addresses question of how to interact with the body of the ancestors through the body, and integrate this with eth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amily through ceremony. Finally, to discuss the catastrophe and disease discourse, which emphasizes an issue of discord in the cultural and ethical structure of different books concerning propriety (li) and the disorder of body image that involves the diminution of morality. Furthermore, to emerge a system of values through the body metaphor in the culture. In this way, the body metaphor acts to achieve the purposes of restructuring ethnic groups, renovating ethical relationships, and harmonizing nature and human relation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林素娟(2010)。漢代感生神話所傳達的宇宙觀及其在政教上的意義。成大中文學報,28,35-82。
    連結:
  2. 林素娟(2005)。先秦至漢代禮俗中有關厲鬼的觀念及其因應之道。成大中文學報,13,59-94。
    連結:
  3. 張嘉鳳(2001)。〈「疾疫」與「相染」─以《諸病源候論》為中心試論魏晉至隋唐之間醫籍的疾病觀。臺大歷史學報,27,37-82。
    連結:
  4. 郭梨華(2005)。曾子與郭店儒簡的身體哲學探究。政大中文學報,3,3-32。
    連結:
  5. 黃啟書(2007)。試論劉向、劉歆《洪範五行傳論》之異同。臺大中文學報,27,123-166。
    連結:
  6. 劉苑如(2006)。形見與冥報:六朝志怪中鬼怪敘述的諷喻─一個「導異為常」模式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9,1-45。
    連結:
  7. 鄧育仁(2005)。生活處境中的隱喻。歐美研究,35(1),97-140。
    連結:
  8.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20(1936.12),頁485-586。
  10. 宋李昉(1998)。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
  11. 宋邢昺疏(2001)。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2. 宋邢昺疏(2001)。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3. 東晉袁宏、周天游校注(1987)。後漢記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4. 南朝宋范曄(1978)。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15. 唐孔穎達疏(2001)。尚書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6.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2001)。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17. 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2001)。春秋穀梁傳。臺北:藝文印書館。
  18. 清王先謙(2007)。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9. 清胡培翬(1993)。儀禮正義。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0. 清孫希旦(1990)。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1. 清孫詒讓(1987)。墨子閒詁。臺北:華正書局。
  22. 清黎翔鳳(2006)。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23. 漢王符、清汪繼培箋、彭鐸校正(1997)。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
  24. 漢司馬遷、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裴駰集解(1979)。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
  25. 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2001)。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Taipei:藝文印書館=Yee Wen。
  26.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1979)。漢書。臺北=Taipei:鼎文書局=Ting-wen。
  27.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2001)。禮記注疏。臺北=Taipei:藝文印書館=Yee Wen。
  28.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2001)。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9.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2001)。周禮注疏。臺北=Taipei:藝文印書館=Yee Wen。
  30. 山田業廣(2004)。素問次注集疏。北京:學苑出版社。
  31. 石田秀實、楊宇譯(1996)。氣‧流動的身體。臺北:武陵出版公司。
  32. 伊利亞德、晏可佳譯、姚蓓琴譯(2008)。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33. 伊利亞德、楊素娥譯(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34. 吳青(1995)。災異與漢代社會。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88,39-45。
  35. 李宗焜(2011)。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社。
  36. 李建民(2001)。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臺北:樂學書局。
  37. 李貞德(2002)。漢唐之間醫方中的忌見婦人與女體為藥。新史學,13(4),1-35。
  38. 李零(2006)。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
  39. 李維斯陀、周昌忠譯(1992)。神話學:生食與熟食。臺北:時報。
  40. 李豐楙(1993)。《道藏》所收早期道書的瘟疫觀─以《女青鬼律》及《洞淵神咒經》系為主。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417-454。
  41. 周天游(1986)。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2. 林富士(2008)。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社。
  43. 林富士編(2011)。疾病的歷史。臺北=Taipei:聯經出版社=Linking Publishing。
  44. 河北醫學院校釋(2009)。靈樞經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45. 胡厚宣(2002)。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46. 徐元誥(2002)。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47. 荊門市博物館(1998)。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48. 馬王堆漢墓研究小組(1974)。馬王堆漢墓帛書‧五行。北京:文物出版社。
  49. 勒內‧吉拉爾、馮壽農譯(2002)。替罪羊。北京=Beijing:東方出版社=The Eastern Publishing Co.。
  50. 張嘉鳳、黃一農(1990)。中國古代天文對政治的影響─以漢相翟方進自殺為例。清華學報,20(2),361-378。
  51. 梁端校注(1981)。列女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52. 陳奇猷校注(2002)。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3. 凱博文、張珣譯(1993)。文化建構病痛、經驗與行為:中國文化內的情感與症狀。思與言,37(1),241-271。
  54. 黃俊傑(2004)。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Taipei: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TU Press。
  55. 黃啟書(2009)。試探漢代災變之禮─以日食為例。孔德成先生學術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56. 黃暉(2006)。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57.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2008)。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8. 楊儒賓(1989)。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漢學研究,7(1),223-253。
  59. 楊儒賓(2003)。儒家身體觀。臺北=Taipei: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Institute of Chines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60. 雷可夫、詹森、周世箴譯注(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Taipei:聯經出版社=Linking Publishing。
  61. 瑪麗‧道格拉斯、黃劍波譯、盧忱譯、柳博贇譯(2008)。潔淨與危險。北京=Beijing:民族出版社=The Ethnic Publishing House。
  62. 劉文典(1998)。淮南鴻烈集解。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63. 劉苑如(2002)。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64. 劉詠聰(1998)。德、才、色、權。臺北:麥田出版社。
  65. 鄭毓瑜(2005)。從病體到個體─「體氣」與早期抒情說。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
  66. 盧元駿(1988)。說苑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
  67. 盧鳴東(2002)。論鄭玄「五帝降氣」說的星象根據。國文學報,32,55-86。
  68. 蘇珊‧桑塔格、程巍譯(2003)。疾病的隱喻。上海=Shanghai:上海譯文出版社=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69. 蘇輿(1996)。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林素娟(2015)。喪禮儀式中的空間象徵、遞變與倫理重整─以三禮書之喪禮空間象徵、轉化為核心進行探討。漢學研究,33(4),1-36。
  2. 張元瑾(2022)。在U。輔導季刊,58(1),1-16。
  3. (2023)。《論語》中的疾病及其隱喻。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65,1-43。
  4. (2024)。達觀博物:《山海經.五藏山經》的感官認識及其覺知記述。清華學報,54(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