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論歐陽脩「韓、孟之戲」與梅堯臣的自我認同
|
并列篇名
|
A Discussion of Ouyang Xiu's "Han Yu and Meng Jiao's Discourse" and Mei Yaochen's Self-identity
|
作者
|
鍾曉峰(Chung Shiao-Feng)
|
关键词
|
歐陽脩 ; 梅堯臣 ; 「韓、孟之戲」 ; 自我認同 ; Ouyang Xiu ; Mei Yaochen ; Han Yu and Meng Jiao's Discourse ; Self-identity
|
期刊名称
|
成大中文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41期(2013 / 06 / 01)
|
页次
|
77
-
112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自宋代開始,人們已開始討論並建構歐、梅與韓、孟的對應關係,賦予不同角度的詮釋。當歐陽脩晚年回顧與梅堯臣的詩歌交往時,也提到自己與梅堯臣和韓愈、孟郊的對應關係,並以「韓、孟之戲」一語來表述彼此的互動歷程。此一對應關係,既是一值得深入的詩學話題,也觸及宋人在進行自我認同時,所反映的社會文化行為。因此,當我們要探究韓、孟之於歐、梅的意義及由此衍生的詩學觀念時,就不能不將此一議題放置在詩歌互動的社會場域中,從歐、梅實際的社會交往、意見交鋒來理解這一互相詮釋、彼此認同的變遷發展,從而闡釋歐、梅的詩學選擇與社會交往的複雜涵義。因此,本文將特別重視歐、梅交往中的相互認同與自我觀念的辯證、互動,通過二人對韓、孟歷時性的討論與對話,呈現出詩人面向自我、歷史與社會關係的存在感受與詩學傾向,期在前行研究的基礎上,對詩史中「韓、孟∕歐、梅」的對應關係與內涵,提供一較為完整而客觀的詮釋面向。
|
英文摘要
|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Ouyang Xiu and Mei Yaochen's treatment of Han Yu and Meng Jia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One of the aims of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the meaning of the discussion about Han Yu and Meng Jiao that occurred between Ouyang Xiu and Mei Yaoc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interaction, self is inherently social and the concept of self is constructed through activities of recognition. In other words, these discussions not only concern poetics, but also self-identity. This perspective can clarify the complicated understanding of activities that involv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literary canon and the self-identities of the later poet. We can discover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vious poet and later poet is a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Han Yu and Meng Jiao" is a symbol of self-identity 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identity in Ouyang Xiu and Mei Yaochen's discussion. Th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may provide us with a new starting point for exploring "self-identity" in Song poetry.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謝佩芬(1991)。〈讀蟠桃詩寄子美〉、〈讀蟠桃詩寄子美永叔〉作者初考。故宮學術季刊,9(1),87-96。
連結:
-
鍾曉峰(2009)。論孟郊的詩人意識與自我表述。淡江中文學報,20,189-216。
連結:
-
宋王安石、宋李壁箋注、高克勤點校(2010)。王荊文公詩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宋朱熹、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1994)。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
宋邵博、劉德權點校、李劍雄點校(1983)。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
宋梅堯臣、朱東潤校注(1980)。梅堯臣集編年校注。上海=Shanghai:上海古籍出版社=Shanghai Guji。
-
宋歐陽脩、李偉國點校(2006)。歸田錄。北京:中華書局。
-
宋歐陽脩、李逸安點校(2001)。歐陽脩全集。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Book Co。
-
宋魏泰、李裕民點校(2006)。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
-
宋蘇軾、清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2009)。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
-
宋蘇軾、孔凡禮點校(2008)。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
唐白居易、謝思煒校注(2006)。白居易詩集校。北京:中華書局。
-
唐韓愈、馬其昶校注(1998)。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唐韓愈、錢仲聯集釋(1998)。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Shanghai:上海古籍出版社=Shanghai Guji。
-
清何文煥輯(2001)。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
-
川合康三、劉維治譯(2007)。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王水照(2000)。王水照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朱剛(2009)。從「先憂後樂」到「簞食瓢飲」─北宋士大夫心態之轉變。文學遺產,2,54-63。
-
米德、胡榮譯、王小章譯(1995)。心靈‧自我與社會。臺北=Taipei: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Guiguan。
-
吳淑鈿(2009)。夏注《梅堯臣詩》的詩學意義。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9,303-317。
-
周裕鍇(2007)。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尚永亮(2005)。唐代詩歌的多元觀照。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
張高評編(1993)。宋詩綜論叢編。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張高評(2000)。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臺南=Tainan:國立成功大學出版組=National Cheng Kung Univ. Printing。
-
張蜀蕙(200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
莫礪鋒(2001)。唐宋詩論稿。瀋陽:遼海出版社。
-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臺北=Taipei:師大書苑出版社=Shida Shuyuan。
-
傅璇琮編(1998)。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斯蒂芬‧歐文、田欣欣譯(2004)。韓愈和孟郊的詩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
曾金承(2010)。韓愈詩歌唐宋接受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
程杰(1996)。北宋詩文革新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
黃奕珍(1998)。宋代詩學中的晚唐觀。臺北=Taipei:文津出版社=Wenjin。
-
楊國安(2006)。宋代韓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詹金斯、王志弘譯、許妍飛譯(2006)。社會認同。臺北=Taipei:巨流圖書有限公司=Chuliu Publisher。
-
劉寧(2002)。唐宋之際詩歌演變研究:以元、白之「元和體」的創作影響為中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劉德清(2006)。歐陽修紀年錄。上海=Shanghai:上海古籍出版社=Shanghai Guji。
-
蔣寅(2004)。孟郊創作的詩歌史意義。唐代文學研究,桂林:
-
橫山伊勢雄、張寅彭譯(1996)。梅堯臣的詩論─兼正梅堯臣學「學唐人平淡處」之論。蘇州大學學報,1996(2),51-55。
-
錢鍾書(2008)。談藝錄。北京=Beijing:三聯書店=SDX Joint Publishing Co.。
-
謝佩芬(1998)。北宋詩學中「寫意」課題研究。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
|
被引用次数
|
-
馮志弘(2020)。經學與文學詮釋中的「感鬼神」:歐陽修的觀點。國文學報,68,3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