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宗教聖像作為文學符號的詮釋與意義-以老子、媽祖、哪吒為例

并列篇名

The Interpretation and Connotation of Religious Icons as Literary Symbols - Taking Laozi, Matzu and Nezha as Examples

作者

陳惠齡(Chen Wei-Lin)

关键词

宗教聖像 ; 文學符號 ; 老子 ; 媽祖 ; 哪吒 ; Religious Icon ; Literary Symbol ; Laozi ; Matzu ; Nezha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4期(2014 / 03 / 01)

页次

291 - 32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宗教或文學,基本上都是作為展示人類生活與生存意識的一種修辭形態,援此,當文學作品以宗教聖像作為文本符號的書寫策略時,也將是一種意義的建構,意味著藉由擇選不同聖像符號或表現聖像多樣位格與性格表徵,昭示聖像形態轉化或變遷時,實已浮露作者展現社會實踐的賦形意義,並已陳明宗教聖像符號背後的一種文化或意識形態。本文主要關懷乃在於經由作家的想像與修辭,宗教聖像如何在文學文本先是被還以俗世之姿,而後在文學創作的衍繹中,展現參悟生命往復循環的人神變貌,本文的命題並兼及宗教聖像如何在現代文學作品展開符號轉義的路徑。道教中的三種聖像,如老子、媽祖與哪吒,原都與中國文化以及臺灣在地民俗有其重要的聯結性,因此作為本文觀測宗教聖像與文學符號交涉辨證之間的論述實踐。

英文摘要

Both religion and literature are rhetoric symbols to represent human life and existential consciousness. When a religious symbol was chosen as a sign in writing, it could be a meaningful structure, as such selection of religious icons or the demonstration of multi-positions and characters of these religious icons have surfaced the exterior meaning that changes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presented the culture or ideology of that society.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religious icons regained their sacredness from secularity in literary texts through a writer's imagination and rhetoric writing technique, and thereafter presented the recreating phenomena of life and death via the interpretation of previous literary works. The title of this paper has also included the paths that religious icons took to develop their symbol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 literature. Since Laozi, Matzu and Nezha, three important Taoism Gods, are all closely linked with Chinese culture and Taiwanese folklore, this paper employed them to observe and scrutinize the dialectics and discourse of religious icons and literary symbol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龔玉玲(2003)。怪胎哪吒「現身」「說法」─現代新編文本中的哪吒圖像。中外文學,32(3),133-137。
    連結:
  2. (1975)。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出版社。
  3. 北齊魏收(1986)。魏書。臺北:鼎文書局。
  4. 宋李俊甫(1971)。莆陽比事。臺北:藝文印書館。
  5. 明吳承恩(1982)。西遊記。臺北:佳禾圖書公司。
  6. 明周瑛、明黃仲昭(2007)。重刊興化府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7. 明陸西星、鐘伯敬評(1991)。封神演義。臺北:三民書局。
  8. 清郭慶藩(1974)。莊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
  9. 清嚴可均編(1963)。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書局。
  10. 漢司馬遷(1986)。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11. 不著作者(1980)。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2. 不著作者、黃福全編校(2009)。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彰化:逸群圖書公司。
  13. 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編(2003)。第一屆哪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4. 王叔岷(1995)。列仙傳校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5. 王夢鷗(1964)。文學概論。臺北:帕米爾書店。
  16. 王增斌、田同旭(1998)。中國古代小說通論綜解。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17. 王德威(1986)。尋找女主角的男作家。中外文學,14(10),35。
  18. 伊利亞德、楊素娥譯(2000)。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19. 朱曉進(1996)。魯迅文學觀綜論。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20. 西西(1998)。故事裡的故事。臺北國立編譯館:洪範書店。
  21. 何淑貞校注(2002)。新編抱朴子。臺北:國立編譯。
  22. 李元貞(1990)。解放愛與美。臺北:婦女新知基金會。
  23. 李幼蒸(1999)。論符號學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4. 李玉珍編、林美玫編(2003)。婦女與宗教:跨領域的視野。臺北:里仁書局。
  25. 李翊灼校輯(1983)。維摩詰經集註‧維摩詰不思議經集注。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
  26. 李喬(1990)。中國行業神崇拜。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27. 李豐楙(1983)。媽祖的傳說及其演變。民俗曲藝,25,119-152。
  28. 李豐楙(1993)。媽祖與儒、釋、道三教。歷史月刊,63,34-42。
  29. 杜正勝(2000)。臺灣心臺灣魂。高雄:河畔出版社。
  30. 周啟成注釋(2004)。新譯神仙傳。臺北:三民書局。
  31. 彼得‧布魯克、王志弘譯、李根芳譯(2005)。文化理論詞彙。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32. 林美容(2008)。臺灣的齋堂與巖仔─民間佛教的視角。臺北:臺灣書房。
  33. 林美容編、張珣編、蔡相煇編(2003)。媽祖信仰的發展與變遷:媽祖信仰與現代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34. 林衡道(2001)。臺灣歷史民俗。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5. 柳存仁(1958)。毘沙門天王父子與中國小說之關係。新亞學報,3(2),53-98。
  36. 郁永河(1950)。裨海紀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7. 埃利希‧諾伊曼、李以洪譯(1998)。大母神─原型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
  38. 宮哲兵(2008)。當代道教主神的結構體系論─兼論邏輯與歷史的一致。哲學研究,4,106。
  39. 徐明福計畫主持(1996)。臺南市古蹟使用調查與評估。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40. 徐禎苓(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41. 徐曉望(1999)。媽祖的子民:閩臺海洋文化研究。北京:學林出版社。
  42. 袁珂(1991)。中國神話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43. 高國平編(1994)。郭沫若。香港:三聯書店。
  44. 張京媛編(1997)。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5. 張釗貽(2012)。〈出關〉的現實意義。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1),175。
  46. 張健(1983)。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47. 張學植編(1995)。郭沫若代表作。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48. 張雙英(2002)。文學概論。看海的日子:文史哲出版社。
  49. 梁啟超(1999)。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
  50. 陳千武(2001)。陳千武精選詩集。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51. 陳玉慧(2004)。海神家族。臺北:INK 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52. 陳炎正(1999)。閩臺媽祖信仰文化考察。臺灣源流,15,114-118。
  53. 陳芳明(2011)。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4. 陳曉怡(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55. 黃春明(2000)。看海的日子。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56. 葉石濤(2006)。葉石濤全集。高雄:高雄文化局。
  57. 雷蒙‧威廉士(2003)。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58. 碣石(1996)。漢代老子神化現象考。宗教學研究‧道教研究,4,23-28。
  59. 聞一多(1975)。神話與詩。臺中: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60. 褚瀟白(2011)。聖像的修辭:耶穌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間社會的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1. 劉禾、宋偉杰譯(2002)。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三聯書店。
  62. 劉思坊整理(2009)。陳芳明v.s.陳玉慧:《海神家族》與臺灣歷史記憶的書寫。印刻文學生活誌,6(4),155。
  63. 劉紀蕙(2000)。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立緒文化事業。
  64. 廚川白村(1973)。苦悶的象徵。臺北:志文出版社。
  65. 歐陽子編(1977)。現代文學小說選集。臺北:爾雅出版社。
  66. 熱奈特、王文融譯(1990)。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7. 蔣勳(1995)。藝術概論。臺北:臺灣東華書店。
  68. 蔡相煇編(2001)。臺灣民間信仰。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69. 鄭志明(2005)。臺灣傳統信仰的鬼神崇拜。臺北:大元書局。
  70. 鄭振滿編纂、丁荷生編纂(2003)。福建宗教碑銘匯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71. 魯迅(1989)。魯迅全集。臺北:谷風出版社。
  72. 魯迅(1973)。中國小說史略。香港:太平洋圖書公司。
  73. 釋恆清(1995)。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臺北:三民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黃永賢,林立新(2019)。媽祖民俗體育文化傳承基礎及特徵研究。成大體育學刊,51(1),99-110。
  2. 劉韋廷(2018)。神異與多貌-以宗教神話觀點論哪吒太子形象。輔仁宗教研究  ,37,6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