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發孔氏之秘-蘇軾《論語說》的辯孟思想

并列篇名

Disclosing the Truth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Su Shi's Argumentation with Mencius in the Exposition of the Analects

作者

陳盈瑞(Chen Ying-Rui)

关键词

論語說 ; 辯孟 ; 孔氏之秘 ; 思無邪 ; 性善 ; Exposition of the Analects ; Argumentation with Mencius ; the Truth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 Having No Inflexible Thoughts ; Innate Goodness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4期(2014 / 03 / 01)

页次

81 - 12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蘇軾在宋代孟學潮流中的定位,歷來聚訟紛紛。其《論語說》雖「發孔氏之秘」,然書已不存,唯《邵氏聞見後錄》及《尊孟辨》所收錄之「與孟子辯」的部分,可為門徑,惜今日仍缺乏有效探討。本文通過對《論語說》辯孟八條的爬疏,尋繹出「孔氏之秘」的特點,再取徑蘇軾晚年三教會通中的「無思之思」說,試詮孔聖境界的底蘊,並藉由當時思潮來印證蘇軾實不非孟,其意乃在孟學蔚然成風的學術環境中,彰顯孔子思想的權威性。最後並推測歷來飽受爭議又視為歧出的第二條,正暗寓了孔、孟境界之別:孔子「志於道」而無求無作;孟子「據於德」而有求有為,是經驗形式的高度,與孔聖乃一間之隔。然蘇軾仍肯定孟子,並以孟子仍在孔子志、據、依、游的人生指南中,故孟子者,實可辯而不可非。

英文摘要

Su Shi's position among Sung dynasty Mencian scholars has various saying. He claimed that he disclosed the truth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in his Exposition of the Analects (lunyushuo), which has been only partially preserved in "Argumentation with Mencius" in Shaoshiwenjianhoulu and Zunmengbian. However, with the survey of Su's philosophy in his late years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ight tenets from the incomplete Exposition of the Analects, the mystery of Confucius can be discovered. Rather than denying Mencius's ideology, he reaffirmed Confucius's prestige in an era when Mencius acquired authority by holding that "having no inflexible thoughts" was the true condition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finally figured out that the second tenet, which has aroused continuous debates, had signed distinction between Confucius and Mencius. Serving as the example of having no depraved thoughts, Confucius did nothing and sought nothing to attain the Way. On the other hand, Mencius's aspiration for moral conducts turned his acts and words into empirical performance. Still, their distinction is but an inch wide. Rather than rejecting Mencius's status, Su affirmed the Mencian practice of selfreflection and the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Confucian ideals and Mencian conduc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02)。經學今詮三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2. 元陳天祥(1988)。四書辨疑。臺北:世界書局。
  3. 宋王鞏(1986)。隨手雜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宋王應麟、翁元圻注、欒保群點校、田松青點校、呂宗力點校(2008)。困學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宋朱熹、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1986)。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6. 宋朱熹、陳俊民校訂(2000)。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7. 宋朱熹、黃珅校點(2001)。四書或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宋余允文(1968)。尊孟辨。臺北:藝文印書館。
  9. 宋邵博、李劍雄點校、劉德權點校(1983)。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
  10. 宋晁補之(1965)。濟北晁先生雞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宋晁說之(1981)。嵩山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2. 宋陸游(1982)。老學庵筆記。臺北:木鐸出版社。
  13. 宋曾鞏(1965)。南豐先生元豐類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宋歐陽修(2001)。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15. 宋羅大經、王瑞來點校(1983)。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
  16. 宋蘇洵(1997)。載詠樓重鐫硃批孟子二卷。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7. 宋蘇洵、曾棗莊箋註、金成禮箋註(1993)。嘉祐集箋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宋蘇軾、宋蘇轍(1980)。兩蘇經解。京都:株式會社同朋舍。
  19. 宋蘇軾、明茅維編、孔凡禮點校(1986)。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20. 宋蘇軾、張志烈校注(2010)。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21. 宋蘇轍(1967)。孟子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22. 宋蘇轍(1966)。論語拾遺。臺北:藝文印書館。
  23. 宋蘇轍、陳宏天點校、高秀芳點校(1990)。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
  24. 宋蘇籀記(1967)。欒城先生遺言。臺北:藝文印書館。
  25. 明焦竑、李劍雄點校(1999)。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
  26. 金王若虛(1979)。滹南遺老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7. 唐韓愈、劉真倫校注、岳珍校注(2010)。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
  28. 清劉熙載(1978)。藝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9. 王水照、朱剛(2004)。蘇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30. 王冠輯(2005)。唐宋八大家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31. 包弼德、劉寧譯(2001)。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32. 史泰司、楊儒賓譯(1998)。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
  33. 向世陵(2011)。理學與易學。長春:長春出版社。
  34. 朴永煥(1995)。蘇軾禪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5. 朱剛、陳珏(2012)。宋代禪僧詩輯考。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36. 朱靖華(1997)。蘇軾論。北京:京華出版社。
  37. 牟宗三(1989)。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8. 余英時(2004)。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39. 余敦康(1997)。內聖外王的貫通。上海:學林出版社。
  40. 冷成金(2004)。蘇軾的哲學觀與文藝觀。北京:學苑出版社。
  41. 吳叔樺(2007)。蘇轍學術思想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42. 吳國武(2009)。經術與性理─北宋儒學轉型考論。北京:學苑出版社。
  43. 李之亮(2005)。王荊公文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
  44. 李申(2012)。道與氣的哲學─中國哲學的內容提純和邏輯進程。北京:中華書局。
  45. 李傳印(2001)。歷史上的尊孟與非孟。中國文化月刊,259,36-49。
  46. 李零(2002)。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7. 沈松勤(1998)。北宋文人與黨爭─中國士大夫群體研究之一。北京:人民出版社。
  48. 周予同、朱維錚編(1996)。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9. 周淑萍(2007)。兩宋孟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50. 宗白華(1981)。美學的散步Ⅰ。臺北:洪範出版社。
  51. 林敬文(2006)。陸宣公生平及其思想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52. 林語堂、張振玉譯(2009)。蘇東坡傳。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53. 林麗真(2004)。義理易學鉤玄。臺北:大安出版社。
  54. 金生楊(2002)。蘇氏易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55. 胡昭曦、劉復生、粟品孝(1997)。宋代蜀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56. 唐明貴(2009)。論語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7. 唐玲玲、周偉民(1996)。蘇軾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58. 夏君虞(1976)。宋學概要。臺北:華世出版社。
  59. 夏長樸(1989)。李覯與王安石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
  60. 夏長樸(1999)。《尊孟辨》及其學術意義。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
  61. 徐洪興(1996)。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2. 徐復觀(1966)。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3. 晁福林(2012)。天命與彝倫:先秦社會思想探研。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64. 祝尚書(2005)。宋代巴蜀文學通論。成都:巴蜀書社。
  65. 張豈之編、謝陽舉編(2008)。中國思想史論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66. 張惠民、張進(2004)。士氣文心:蘇軾文化人格與文藝思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67. 陳來、楊立華、楊柱才(2011)。中國儒學史(宋元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68. 陳桐生(2004)。〈孔子詩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69. 陳鼓應(1996)。易傳與道家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70. 曾棗莊(2001)。蘇軾研究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71. 曾棗莊編、舒大剛編(2001)。三蘇全書。北京:語文出版社。
  72. 曾運乾(1972)。尚書正讀。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73. 程杰(1996)。北宋詩文革新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74. 舒大剛(2001)。蘇軾《論語說》流傳存佚考。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2(6),123-125。
  75. 舒大剛編(2007)。儒藏論壇。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76. 楊勝寬(2010)。蘇軾與蘇門文人集團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77. 趙中偉(2001)。東坡的「柔道」─解析《東坡易傳》的思維結構。千古風流─東坡逝世九百年學術研討會,臺北:
  78. 蔡方鹿(2003)。宋代四川理學研究。北京:線裝書局。
  79. 蕭公權(2010)。中國政治思想史。北京:新星出版社。
  80. 錢穆(2009)。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被引用次数
  1. 陳明恩(2018)。《論語》「文桓譎正」諸說彙解-以漢迄唐宋為考察核心。中國學術年刊,40(1),1-25。
  2. (2024)。蘇軾《論語說》諸家輯佚評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4(1),15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