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邊緣到中心的流動-論朱敦儒詞中「身分認同」的自傳書寫

并列篇名

Flow from Periphery to Center: The Biographical Writing of Identity in Zhu Dun-Ru's Ci Poetry

作者

佘筠珺(She Yun-Chun)

关键词

朱敦儒 ; 樵歌 ; 身分認同 ; 洛陽 ; 臨安 ; Zhu Dun-Ru ; Qiao Ge ; Identity ; Luo-yang ; Lin-an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5期(2014 / 06 / 01)

页次

139 - 17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朱敦儒《樵歌》寄寓了宋室南渡前後各種「身分認同」的反思,本文透過文史互證之法以彌合詞體本事闕如的現象,試圖回歸到詞人存在的時空情境,區分《樵歌》各時期所呈現的認同面向,大抵上,從洛陽時期對故鄉古都文化的在地認同,到嶺南時期由於地域轉移而導致生活習慣的隔閡、失群的邊緣感;再到選擇北返頌揚「中興」的臨安府,洛陽與臨安的疊影引發了歸向何方的思索,加上政治場域的傾軋更使得客居的身世感到疲憊不堪,最終退隱嘉禾,繼承漁父傳統、構築園林,回歸自我生命的本真。文中藉由四個時期體現朱敦儒「身分認同」的多重面貌,在歷史處境與自我觀照的互動過程中具有相承轉變的啟悟關係,從而呈現詞體「自傳」書寫的特質。

英文摘要

The "Qiao Ge" written by Zhu Dun-Ru reflected on the identities formed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the southbound migration of the Song royalty.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d the temporal-spatial context in which Zhu's life embedded by tracing the flow of identity between center and periphery at that time. To remedy the deficiency of lacking historical evidence in the contents of the verse, this article adopted a method of two-way verific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This article embodied the multifaceted identity from four periods. First of all, Zhu identified himself with the culture of his hometown, Luo-yang. Then, he felt estrangement and perceived the gap in usual practice caused by his migration to the Ling-nan region. Subsequently, he returned to Lin-an, where prevailed an atmosphere of advocating recovery. The overlapping experiences he gained in Luo-yang and Lin-an resulted in his thinking of belonging. He also felt exhausted because of political struggle. Therefore, he chose to live in seclusion in Jia-he, where he adopted the tradition of being a fisher and constructed his own dwelling. By doing so, he realized the true essence of his life. In sum, the "Qiao Ge" demonstr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graphical writing because the identity issues it touched on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istorical context and reflection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shaped a relationship of sequential transform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衣若芬(2007)。不繫之舟:吳鎮及其「漁父圖卷」題詞。思與言,45(3),117-186。
    連結:
  2. (2004)。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
  3. (2006)。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4. (1990)。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
  5.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 (1990)。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
  7. (1990)。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
  8. (1990)。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
  9. (1990)。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
  10. (2001)。故宮珍本叢刊。海口:海南出版社。
  11.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2.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2004)。唐宋人選唐宋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元脫脫(1977)。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15. 宋王象之(2003)。輿地紀勝。北京:中華書局。
  16. 宋王應麟輯(2007)。玉海。揚州:廣陵書社。
  17. 宋司馬光(2010)。司馬光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18. 宋朱敦儒、沙靈娜注釋(1985)。樵歌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19. 宋朱敦儒、鄧子勉校注(2010)。樵歌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宋吳自牧、符均校注、張社國校注(2004)。夢粱錄。西安:三秦出版社。
  21. 宋吳曾(1982)。能改齋漫錄。臺北:木鐸出版社。
  22. 宋汪莘(1989)。方壺詩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3. 宋周去非(2003)。嶺外代答。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24. 宋周密(2008)。武林舊事。北京:中華書局。
  25. 宋周密、吳企明點校(2010)。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
  26. 宋莊綽、蕭魯陽點校(1997)。雞肋編。北京:中華書局。
  27. 宋陸游(1979)。渭南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8. 宋陸游、李劍雄點校、劉德權點校(1979)。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
  29. 宋陸游、錢仲聯校注(2005)。劍南詩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0. 宋費袞、駱守中注(2004)。梁溪漫志。西安:三秦出版社。
  31. 宋黃庭堅、馬興榮校注、祝振玉校注(2011)。山谷詞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2. 宋葉紹翁、沈錫麟點校、馮惠民點校(1997)。四朝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
  33. 宋趙善璙(1972)。自警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4. 宋樓鑰(1967)。攻媿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5. 宋鄧椿(1965)。畫繼。臺北:藝文印書館。
  36. 宋蘇軾、石聲淮箋注、唐玲玲箋注(2000)。東坡樂府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
  37. 南朝宋劉義慶、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周祖謨整理(1993)。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
  38. 唐魏徵、唐令狐德棻(1973)。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39.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1994)。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0. 清朱彝尊、黃君坦校點(1990)。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41. 清沈嘉轍(1981)。南宋雜事詩。臺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
  42. 清徐松輯(1957)。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
  43. 清許瑤光修纂(1970)。光緒嘉興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44. Cresswell, Tim、王志弘譯、徐苔玲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45. 久保田和男、郭萬平譯(2010)。宋代開封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6. 川合康三、蔡毅譯(1999)。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47. 王兆鵬(2009)。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
  48. 王偉勇(2003)。詞學專題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49. 王德威(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臺北:麥田出版社。
  50. 宇文所安、陳耀紅譯、劉學慧譯(1996)。自我完整的映象─自傳詩。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南京:
  51. 寺地遵、劉靜貞譯、李今芸譯(1995)。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臺北:稻禾出版社。
  52. 艾朗諾、趙嗣胤譯(2010)。宋代文獻中的都城面面觀。都市繁華─一千五百年來的東亞城市生活史,北京:
  53. 何光岳(1988)。南蠻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54. 吳松弟(1993)。北方移民與南宋社會變遷。臺北:文津出版社。
  55. 宋國誠(2004)。後殖民文學─從邊緣到中心。臺北:擎松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56. 李學勤編(2002)。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57. 村上哲見、楊鐵嬰譯(2012)。宋詞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8. 周寶珠(1992)。宋代東京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59. 范銘如(2002)。眾裏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綜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60. 唐圭璋編、王仲聞參訂、孔凡禮補輯(1999)。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
  61. 張淑香(2001)。抒情自我的原型─屈原與〈離騷〉。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62. 張祥雲(2012)。北宋西京河南府研究。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
  63. 張興武(2000)。五代作家的人格與詩格。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64. 曹淑娟(2011)。明清滄浪亭古園重修與歷史文化記憶。文學典範的建立與轉化,臺北:
  65. 梁啟勳(1975)。詞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66. 曾棗莊編、劉琳編(2006)。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67. 黃文吉(1985)。宋南渡詞人。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8. 黃寬重(2012)。政策‧對策─宋代政治史探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69. 愛德華‧希爾斯、傅鏗譯、呂樂譯(1992)。論傳統。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70. 葛劍雄(2005)。中國移民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71. 廖宜方(2011)。唐代的歷史記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72. 鄭騫(1976)。從詩到曲。臺北:順先出版公司。
  73. 薩依德、單德興譯(1997)。知識分子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74. 魏道儒(1993)。宋代禪宗文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