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依違於二元之間的中道和諧-張潮《幽夢影》創作模式下的精神內涵

并列篇名

The Unity and Harmony in a Contradiction -- the Mental Outlook Presented on the Creation of Dream Shadows by Chao Chang

作者

黃雅莉(HuangYa-Li)

关键词

張潮 ; 幽夢影 ; 明清小品 ; 中道和諧 ; Chao Chang ; Dream Shadows ; notebooks in Ming and Ching Dynasty ; The unity and harmony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5期(2014 / 06 / 01)

页次

205 - 24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晚明時期,小品文流行,這種創作風潮也影響到清初文人,張潮《幽夢影》作為晚明小品文在清初的繼承,從表面看是承襲晚明小品文特有的日常性與閒適性,然而張潮生活的時代畢竟是在傳統文化集大成的清初,是儒家的道德觀念全面復歸的大一統時期,每個時代都有契合該時代的主導觀念和文化主題,在吸納前代文化異質元素之後,重新改裝,從而取得融會統一的新形態,《幽夢影》即能展現明、清兩個不同時代的文化思想的碰撞與交匯,形成矛盾對立中的聯繫統一。本文擬從「依違於二元之間的中道和諧」的角度對《幽夢影》進行析論,以見其所反映當時文人的生活美學與人生哲思,並將之置於散文發展史上見其如何拓展傳統散文的美學空間。

英文摘要

In late Ming Dynasty, notebooks were so popular that they influenced the literati in the early Ching Dynasty. Dream Shadows, created by Chao Chang, was the succession to notebook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Seemingly, it followed the specific everydayness and comfort of notebook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However, Chao Chang was living in the feudal culture of Ching Dynasty, when Confucian morality was grandly unified. Each era presented the leading concept and cultural topic matching the time that it would integrate the previous cultural heterogeneity and rebuilds a new form. Dream Shadows could present the impact and connection of cultural thoughts between two different dynasties of Ming and Ching and create the unity in a contradic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Dream Shadows from the aspect of "from a contradiction to the unity and harmony", to inspect the life aesthetics and life examination of the literati at the time, and to realize how to expand the aesthetics of traditional pros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s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劉千美(2010)。日常與閒適:小品散文書寫的美學意涵。哲學與文化,9,119-131。
    連結:
  2. (2005)。四庫禁燬書叢刊補編。北京:北京出版社。
  3. 明李贄(2000)。李贄文集。北京:北京社會文獻出版社。
  4. 明洪應明(2007)。菜根譚。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 明袁中道(1989)。坷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明袁宏道、錢伯城箋校(1981)。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明末清初李漁(2006)。閑情偶寄。長沙:岳麓書社。
  8. 南北朝鍾嶸(1987)。詩品。臺北:文華書局。
  9. 南宋洪邁(1987)。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
  10. 清張潮、謝芷媞註譯(2003)。幽夢影。臺南:文國書局。
  11. 清許槤編、黎經誥注(1985)。六朝文絜箋注。臺北:世界書局。
  12. 丁晨(2006)。世俗生活中的溫情─論晚明小品文中的人性關懷。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5),100-102。
  13. 丹納、楊學友譯(1981)。藝術哲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4. 王凱(2006)。自然的神韻。上海:人民出版社。
  15. 李烽(2007)。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漫隨天外雲舒雲卷─試析《菜根譚》閑適人生觀。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1),153-158。
  16. 李澤厚(2003)。美的歷程。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7. 周作人(2002)。近代散文抄序。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8. 林語堂(1989)。生活的藝術。上海:上海書店。
  19. 侯敏(2004)。論張潮《幽夢影》的文體特色。寫作,2004(21),14-16。
  20. 彭一平(2008)。論張潮《幽夢影》創作的內向性視角。中國古代文學研究,2008(8),39-40。
  21. 程不識編(2010)。歷代小品清言。北京:崇文書局。
  22. 塞爾登編、劉象愚譯(2000)。文學批評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3. 楊昌年(1988)。現代散文新風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24. 趙偉(2007)。晚明狂禪思潮與文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25. 劉和文(2003)。張潮年譜簡編。安徽師範大學學報,31(6),732-736。
  26. 劉和文(2009)。徘徊于崇儒與尚道之間─從張潮小品《幽夢影》探析順康士人心跡。蘇州大學學報,2009(1),49-51。
  27. 歐陽友權(2006)。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8. 鄭振鐸(1954)。中國俗文學史。北京:作家出版社。
  29. 戴舒蕪編選(1981)。中國近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0. 糜文開校訂、斐普賢校訂(1986)。四書通釋。基隆:中華倫理教育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