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論《紅樓夢》中人格形塑之後天成因觀-以「情痴情種」為中心
|
并列篇名
|
A Posteriori Determinant of Personality Formation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Focus on 'qing-chi-qing-zhuong'
|
作者
|
歐麗娟(Ou Li-Chuan)
|
关键词
|
紅樓夢 ; 情痴情種 ; 表現型 ; 慣習 ; 有閒階級 ;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qing-chi-qing-zhuong (情痴情種) ; Phenotype ; Habitus ; the Leisure Class
|
期刊名称
|
成大中文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45期(2014 / 06 / 01)
|
页次
|
287
-
337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從「個體發生」(ontogeny)的角度,探討《紅樓夢》中關於人物之人格結構的認識論與性格特質的後天成因觀。研究結果發現:在面對「正邪兩賦」之輩的個體緣起以及相關而來的才性論等問題時,書中雖然藉由氣本論解釋了先天的稟賦形成一個人獨立的內在系統,攜帶著一種類似遺傳的密碼,成為生命各階段中起著統合與推動力量的核心元素,但那只是一種原始的精神元質,作為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並不足以涵括其性格特質的全部成因;尚且必須在後天成長環境─即「家庭」此一社會化的初級單位的導引下,個體才能進行類型分化,具體模塑出三種不同的表現型(phenotype),由此高度肯定了慣習(habitus)的關鍵性。可見文化與個人之間相互影響、而非對立的深層關係。
|
英文摘要
|
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formation of role person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of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ntogeny. My thesis focused on the mixing of goodness and devilish (正邪兩賦) in particular, upon its assertion about qing-chi-qing-zhuong (情痴情種) in the Nobility and Wealth House (公侯富貴之家). The origination of a person's characteristic, either good or evil, is related to both an instinctive ch’i (先天之氣) and a posteriori cultivation/education as described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Under the supports and influences of three classes of different familial environments, the instinctive endowment of goodness or devilish would be further differentiated into three different phenotypes. The novel claims that the qing-chi-qingzhuong, the most described and emphasized phenotype in the novel can only be achieved in the Nobility and Wealth House, which is the upper class. Thus, the upper class have been advantageous in both economic and cultural capital, indicated the interrelation of one's social level and proper habitus. Therefore, there is an important and positive influence by culture to individual’s characteristic, not the other way round.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歐麗娟(2010)。由屋舍、方位、席次論《紅樓夢》中榮寧府宅的空間文化。思與言,48(1),5-53。
連結:
-
歐麗娟(2010)。論大觀園的空間文化─以屋舍、方位、席次為中心。漢學研究,28(3),99-134。
連結:
-
嚴志雄(2004)。錢謙益攻排竟陵鍾、譚側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4(2),93-119。
連結:
-
(1982)。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
北齊顏之推、王利器注(1982)。顏氏家訓集解。臺北:明文書局。
-
明袁宏道、錢伯城箋校(2008)。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後晉劉昫(1977)。舊唐書。臺北:洪氏出版社。
-
唐白居易(1984)。白居易集。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
唐房玄齡(1992)。晉書。臺北:鼎文書局。
-
唐姚思廉(1986)。陳書。臺北:鼎文書局。
-
晉葛洪(1967)。西京雜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清孫希旦、沈嘯寰點校、王星賢點校(1990)。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
清徐珂編(2003)。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
-
清脂硯齋評、陳慶浩輯校(1986)。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清曹雪芹、馮其庸校注(1995)。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
漢司馬遷(1993)。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
漢劉向(2007)。古列女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
Bammel, Gene、Burrus-Bammel, Lei Lane、涂淑芳譯(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
Berger, Peter L.,Luckman, Thomas(1967).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
Bernstein, Basil(1971).Class, Codes and Control.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
Bourdieu, Pierre,Thompson, John B.(Edited)(1991).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Cambridge:Polity Press.
-
Brightbill, Charles K.(1960).The Challenge of Leisure.New Jersey:Prentice Hall Inc..
-
Godbey, Geoffrey C.、葉怡矜譯(2005)。休閒遊憩概論:探索生命中的休閒。臺北:品度股份有限公司。
-
Johnson, Randal(edited)(1993).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Cambridge:Polity Press.
-
Veblen, Thorstein(1998).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New York:Prometheus Books.
-
Wyness, Michael、王瑞賢譯(2009)。童年與社會:兒童社會學導論。臺北:心理出版社。
-
一粟編、一粟編(1989)。紅樓夢卷。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加藤秀俊、彭德中譯(1989)。餘暇社會學:探討大眾休閒生活的衍變與趨向。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
托斯丹‧邦德‧范伯倫、李華夏譯(2007)。有閒階級論:一種制度的經濟研究。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
-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米蘭‧昆德拉、尉遲秀譯(2004)。小說的藝術。臺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
-
米蘭‧昆德拉、韓少功譯(1995)。生命中無法承受之輕。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
谷川道雄、李濟滄譯(2005)。六朝士族與家禮─以日常禮儀為中心─。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臺北:
-
谷川道雄、馬彪譯(2004)。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
-
周汝昌(2007)。紅樓小講。北京:中華書局。
-
周思源(1995)。紅樓鎖鑰話「受享」。紅樓夢學刊,1995(4),117-131。
-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
金寄水、周沙塵(1988)。王府生活實錄。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
金啟孮(1989)。北京郊區的滿族。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
約翰‧凱利、趙冉譯、季斌校譯(2000)。走向自由─休閒社會學新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
馬克斯、恩格斯(196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
馬克斯、恩格斯(200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
馬宗學編(2007)。識字運動 民眾學校經營的理論與實際。北京:商務印書館。
-
張苹(2011)。從美石到禮玉─史前玉器的符號象徵系統與禮儀文化進程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
梅新林(1997)。紅樓夢哲學精神。上海:學林出版社。
-
莎拉‧布萊弗‧赫迪、薛絢譯(2004)。母性。臺北:新手父母出版社。
-
陳寅恪(1982)。元白詩箋證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傑克‧古迪、王榮欣譯、沈南山譯(2010)。烹飪、菜餚與階級。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
馮其庸纂校訂定(1991)。八家評批紅樓夢。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
愛丁頓、陳彼得、李一譯(2009)。休閒:一種轉變的力量。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
葉光輝、楊國樞(2009)。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
葉智魁(2006)。休閒研究─休閒觀與休閒專論。臺北:品度股份有限公司。
-
歐麗娟(2014)。論《紅樓夢》的「佳人觀」─對「才子佳人敘事」之超越。文與哲,24,113-152。
-
蔡鋒(2004)。春秋時期貴族社會生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鄭發祥(2006)。主體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錢穆(1977)。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關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
-
錢鍾書(1999)。談藝錄。北京:中華書局。
-
薩孟武(2005)。紅樓夢與中國舊家庭。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羅伯特‧凱根、韋子木譯(1999)。發展的自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露絲‧潘乃德、黃道琳譯(1993)。文化模式。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
被引用次数
|
-
歐麗娟(2016)。秦可卿新論:才情與情色的特殊演繹。成大中文學報,52,201-246。
-
歐麗娟(2018)。論《紅樓夢》對小說文類的自我反省。成大中文學報,62,45-85。
-
歐麗娟、歐麗娟(2016)。論《紅樓夢》中的薛寶琴〈懷古十絕句〉─懷古、詠史、詠物的詩類匯融。臺大文史哲學報,85,45-90。
-
謝君讚(2020)。論賈寶玉的懸崖撒手與莊禪哲理的思想差異。清華中文學報,23,265-301。
-
(2017)。《紅樓夢》「正邪兩賦」說的歷史淵源與思想內涵-以氣論為中心的先天稟賦觀。新亞學報,34,1-56。
-
(2019)。叙事與抒情:《紅樓夢》詩學中的風格論。嶺南學報,12,115-1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