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荒謬世界的孤獨者-論商禽詩的存在與死亡意識

并列篇名

The Lonely Man in the Ridiculous World: On Shang-Qin's Consciousness of Existence and Death

作者

曾進豐(Tseng Chin-Feng)

关键词

商禽 ; 死亡 ; 荒誕 ; 孤獨 ; 現代詩 ; Shang-Qin ; Death ; Absurdity ; Loneliness ; Modern Poetry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8期(2015 / 03 / 01)

页次

121 - 15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50 年代逃亡抵臺的詩人,被拋置於陌生、異己空間,60 年代再罹白色恐怖,客體世界詭譎荒謬,使得顫慄恐懼和荒誕虛無成為共同的情狀與情緒。商禽不僅無法擺脫時代習染,且幾乎成為孤獨存在者之典型。本文探討商禽存在與死亡意識,擬由三個層面依序展開。首先,分析詩人的荒誕存在感和特殊孤絕情緒,藉以掌握其死亡陰影根源及面對之態度;其次,掘發詩人凝視死亡,言說死亡,進行關於莊嚴或無謂之死的反覆辯證;以及,藉由夢與詩的途徑,跨越現實侷限,走出死亡。結語歸納商禽死亡美學,既迴旋一種滿足的歸依心態,又流露出深淵般絕望的灰暗清冷色調,似乎矛盾悖反的死亡意識,同樣源於處境的荒謬與內在的孤獨。

英文摘要

Poets who escaped to Taiwan in 1950s were abandoned in the strange and non-self space. Moreover, they suffered from the "White Terror" again in 1960s, which made the objective world full of strangeness and ridiculousness, as well as had the conditions and emotions of shiver, fear, absurdity and emptiness become common. Shang-Qin not only fails to break away from the circumstances of time but also almost becomes a model case of people existing solitaril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opic of Shang-Qin's consciousness of existence and death, and develops from three dimensions in order. Firstly, the poets' feelings of surreal existence and emotions of peculiar solitude are analyzed to grasp the origin of their death shadow and attitudes toward facing death. Secondly, how the poets look upon death, how they talk about death, and how they carry out the repeated debate on solemn or senseless death are discovered. Thirdly, this article strides over the fence of the reality and goes through the barrier of death through the path of dreams and poems. Finally, this article is concluded by Shang-Qin's aesthetic perspective on death, which not only convolutes the satisfying mindset of attachment but also reveals the dark and chilly hues of a gulf-like despair. It seems to contradict to the consciousness of death, but originates from the situational ridiculousness and the internal lonelines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 宋郭茂倩(1984)。樂府詩集。臺北:里仁書局。
  3. 明許仲琳編(1977)。封神演義。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4. 晉何晏集解、梁皇侃義疏(1968)。論語集解義疏。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
  5. 王偉明(2004)。詩人密語。香港:瑋業出版社。
  6. 加斯東‧巴舍拉、龔卓軍譯、王靜慧譯(2003)。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 卡夫卡、熊仁譯(1970)。城堡。臺北:晨鐘出版社。
  8. 尼采、王岳川編、周國平譯(1995)。尼采文集‧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
  9. 艾蜜莉‧狄金生、董恆秀譯、賴傑威譯(2006)。艾蜜莉‧狄金生詩選。新北: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0.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車文博編(2010)。佛洛伊德文集。長春:長春出版社。
  11.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賴其萬譯、符傳孝譯(1986)。夢的解析。臺北:志文出版社。
  12. 李英豪(1966)。批評的視覺。臺北=Taipei:文星書店=Book World Co.。
  13. 亞伯拉罕‧馬斯洛、陳維正譯(1987)。人的潛能和價值。北京:華夏出版社。
  14. 林麗如(1998)。以平靜的心情面對波折的一生─專訪詩人商禽。文訊,155,65-68。
  15. 夏婉雲(201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16. 恩斯特‧卡西勒、甘陽譯(1990)。人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7. 商禽(1988)。夢或者黎明及其他。臺北:書林出版社。
  18. 商禽(2009)。商禽‧世紀詩選。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19. 商禽(2009)。商禽詩全集。新北=New Taipei City: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INK Literary Monthly Publishing Co., Ltd.。
  20. 商禽(2000)。商禽‧世紀詩選。臺北=Taipei: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Elite Publishing Co., Ltd.。
  21. 張漢良(1977)。現代詩論衡。臺北=Taipei:幼獅文化公司=The Youth Cultural Enterprise Co.。
  22. 張默編、張漢良編(1977)。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臺北:源成文化圖書供應社。
  23. 張默編、瘂弦編(1961)。六十年代詩選。高雄:大業書店。
  24. 陳祖君(1999)。商禽論。廣西師院學報,20(3),52-57。
  25. 陶保璽(2003)。臺灣新詩十家論。臺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6. 葉維廉(1989)。洛夫論(上)。中外文學,17(8),4-29。
  27. 葉維廉(1970)。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臺北:晨鐘出版社。
  28. 葉維廉(1971)。秩序的生長。臺北:志文出版社。
  29. 葉維廉(2004)。雙重的錯位:臺灣五六十年代的詩思。創世紀雜誌,140-141,56-67。
  30. 解志熙(1999)。生的執著:存在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Beijing:人民文學出版社=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31. 臧克家(2002)。臧克家全集。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32. 劉正忠(200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33. 劉志宏(201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宜蘭,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
  34. 鄭愁予(2004)。鄭愁予詩集Ⅱ,1969-1980。臺北:洪範書店。
  35. 魯迅(1991)。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6. 蕭蕭(2004)。臺灣新詩美學。臺北=Taipei: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Elite Publishing Co. Ltd.。
  37. 薩繆爾‧貝克特、劉大任譯、邱剛建譯(1992)。等待果陀。臺北:遠景出版社。
  38. 羅青(1978)。從徐志摩到余光中。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39. 譚五昌(2008)。20 世紀中國新詩中的死亡想像。合肥=Hefei:安徽教育出版社=Anhui Education Press。
  40. 讓-保羅‧沙特、周喣良譯、湯永寬譯(1988)。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41. 瘂弦(1999)。他的詩‧他的人‧他的時代─論商禽《夢或者黎明》。創世紀詩雜誌,119,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