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張九成的聖王論述

并列篇名

Zhang Jiu-Cheng's Discourse on the Sage King

作者

林素芬(Lin Su-Fen)

关键词

張九成 ; 聖王 ; 心性 ; 天理史觀 ; 即體即用 ; Zhang Jiu-Cheng ; Sage King ; Tianli Shiguan ; Jiti Jiyong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9期(2015 / 06 / 01)

页次

35 - 37+39-7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透過分析張九成(1092-1159)的「聖王論述」,探究張氏學術中深刻的經世關懷與豐富的政治理論;並且對於一些論斷,如朱熹評斷張氏「陽儒陰釋」之說,認為張氏心學為陸九淵心學的先聲,等等成說,進行一番釐清。論文主要分二大部分,第一部分討論張九成體用合一的聖王史觀。張氏有極高的政治理想。在其著作中,長於運用經典以發明心性之體,運用史事以闡論心性之用。其「聖王史觀」,是理學式的天理史觀,將「聖王」塑造成一普遍的人格符號,其心性與行事,皆合乎天理,是最高人格象徵,故人人可以為聖王。聖王之「心」有體有用、即體即用;學者欲知聖王之心,必須通過格物窮理,經、史兼讀,以求己心與聖心相映照。而「聖王」之道的實現,張氏藉由堯舜、湯武、孔孟的遞禪,彰顯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第二部分在探究張氏以古為鑑的「聖王」論中的「具體性思維方式」。聖王之道可以發揮鑑照與鑑誡二種功能,學聖王之道者,其心體可與古聖王之心相映照,又可以引古事為鑑為誡。張氏既以聖王之道自我策勵,亦以之勸諫時君,對時世感懷深切,其學術充滿對時政痛切的反省與推諸實用的用心。

英文摘要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Discourse on the Sage King" of Zhang Jiu-Cheng (1092-1159), this study examines Zhang's concern with ordering the world and political theory. It also seeks to clarify the reason for the subsequent belief that Zhang's xinxue was the source of Lu Jiu-Yuan's xinxue, by considering texts such as Zhu Xi's evaluation of Zhang's tendency to be inwardly Buddhist though outwardly Confucian. The study has two main parts, the first of which is a discussion of Zhang Jiucheng's historical viewpoint of the unity of a sage king who unifies substance and function (ti yong heyi). Zhang's sage king view of history is a lixue version of a historiography according to Heavenly Principle (lixue), through which the concept of sage king is considered to be a common component of personhood. Thus psychological disposition and action are united with Heavenly Principle as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highest level of personhood, and becoming a sage king is a possibility for all mankind. The mind (xin) of the sage king possesses both substance and function, both of which are simultaneously pres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way of the actual sage king is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of Yao-Shun, Tang-Wu, followed by Confucius and Mencius, leading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olitical ideal of a unity of all under heave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study considers Zhang's theory of sage king as part of his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as a mirror. In this sense, the way of the sage king has the dual functions of reflection through spirit and reflection through deeds, and the mind and body of those who study the way of the sage king will share in that clarity, thereby enabling ancient history to act as a mirror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deed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書局,1943。
  2.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臺北:廣文書局,1879。
  3. 宋王應麟、清翁元圻注(1978)。翁注困學紀聞。臺北:商務印書館。
  4. 宋朱熹(1988)。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學海出版社。
  5. 宋朱熹、郭齊點校、尹波點校(1996)。朱熹集。成都=Chengdu:四川教育出版社=Sichuan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Co.。
  6. 宋李覯(1983)。李覯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 宋周敦頤(1989)。周敦頤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8. 宋胡宏(1987)。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
  9. 宋張九成、楊新勛整理(2013)。張九成集。杭州=Hangzhou:浙江古籍出版社=Zhejiang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10. 宋張載(1979)。張載集。臺北:里仁書局。
  11. 宋陳亮(1983)。陳亮集。臺北:漢京文化。
  12. 宋陸九淵、陸費逵勘、臺灣中華書局重校訂(1965)。陸象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3. 宋程顥、宋程頤(1983)。二程集。臺北=Taipei: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Han-Jing Culture Press。
  14. 宋楊時(1974)。楊龜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5.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1987)。新校標點朱子語類。臺北=Taipei:華世出版社=Hua-Shih Press。
  16. 宋謝良佐(1989)。上蔡語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7. 明李贄(1984)。焚書‧續焚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8. 明焦竑(1989)。焦氏澹園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 後晉劉昫(197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20. 唐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21. 清四庫館臣(1989)。四庫全書總目‧經部。臺北:藝文印書館。
  22. 清黃宗羲(1966)。宋元學案。臺北=Taipei:世界書局=World Journal Book Store。
  23. Axelrod, Alan(2006).Patton: A Biography.London, United Kingdom:Palgrave Macmillan.
  24. Chung, Ts'ai-chun(1993)。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Heaven and of Man in the Philosophy of Chu His。Taipei: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25. 大藏經刊行會編(1983)。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6. 大藏經刊行會編(1983)。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7. 加達默爾、洪漢鼎譯(1999)。真理與方法。上海:譯文出版社。
  28. 牟宗三(2003)。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9.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編(1994)。佛光大藏經。高雄:佛光出版社。
  30. 余英時(2004)。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31. 余英時(2004)。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Taipei: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Asian Culture Co.。
  32. 李承貴(2005)。張九成佛學觀論析。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5(5),27-32。
  33. 李焯然(1989)。論儒家的經世之學。大陸雜誌,79(4),162-170。
  34. 李學勤編(2001)。毛詩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35. 杜維運編、黃進興編(1976)。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
  36. 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編(1998)。史學與文獻。臺北=Taipei:臺灣學生書局=Student Bookstore。
  37. 林素芬(2009)。博識以致用─王應麟學術的再評價。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38. 姚瀛艇(1991)。宋儒關於孟子的爭論。中日宋史研討會中方論文選編,石家莊:
  39. 思想編輯委員會編(2012)。儒家與現代政治。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40. 夏長樸(1997)。司馬光疑孟及其相關問題。臺大中文學報,9,115-144。
  41. 張灝(1984)。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Taipei:
  42. 曾棗莊編、劉琳編(2006)。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43. 馮耀明(1989)。程伊川心性論新詮。哲學與文化,16(12),33-41。
  44. 黃俊傑(1997)。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
  45. 黃俊傑(1993)。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361-390。
  46. 楊伯峻(1993)。春秋左傳注(修訂本)。臺北:紅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7. 楊儒賓(1999)。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臺灣大學歷史學報,24,29-66。
  48. 楊儒賓(2010)。「性命」怎麼和「天道」相貫通的─理學家對孟子核心概念的改造。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12。
  49. 溝口雄三、鄭靜譯(2011)。中國的公與私‧公私。北京:三聯書店。
  50. 蒙培元(1989)。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
  51. 劉小楓編、陳少明編(2004)。荷爾德林的新神話。北京:華夏出版社。
  52. 劉玉敏(2013)。心學源流:張九成心學與浙東學派。北京:人民出版社。
  53. 鄧克銘(1990)。張九成思想之研究。臺北:東初出版社。
  54. 鍾彩鈞(1991)。二程心性說析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413-450。
  55. 羅光(1998)。佛學的認識論。哲學與文化,25(5),402-405。
  56. 蘇費翔(2006)。試論王應麟史學方法與歷史背景。宋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