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兩宋皇家原廟及其禮俗意義淺探

并列篇名

Study on Sub-Imperial Ancestral Temple and Its Ritual and Custom Meanings in Song Dynasty

作者

彭美玲(Peng Mei-Ling)

关键词

太廟 ; 原廟 ; 御容 ; 神御殿 ; 景靈宮 ; ancestral temple ; sub temple ; imperial portrait ; imperial portrait palace ; Jing Ling Palace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2期(2016 / 03 / 01)

页次

67 - 69+71-11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中國歷代皇家除正統的「宗廟」(太廟)以外,又有所謂「原廟」。原廟即重廟,始自漢惠帝採叔孫通之議,施行於西漢前期,其事不經,屢遭後人譏評。久歷年所之後,兩宋卻大肆仿行漢原廟之制,不僅造成享祀繁黷,甚至流於「重原廟而輕太廟」的非常現象。究竟宋皇家原廟實情如何,何以致之,本文略就禮俗視野考察相關現象及其意義,可發現「太廟」與「原廟」構成「正禮╱別俗」相對照的互補類型。而宋之所以復行原廟,不僅因為真宗編造遠祖祀典以強化王權基礎,猶與唐以來國家最高層供奉先帝「御容」、假佛寺道觀設立先人「影堂」、「功德寺」具有明顯的因果關係。原廟做為太廟的支流與裔,不受邦國祀典拘牽,甚且容許佛、道宗教儀軌滲入,相較於古制儒禮宗教意味淡薄,未曾措意究心於身後世界,適能填補其所遺留的空缺之處,為當事人帶來更多的心靈安頓。要之,兩宋原廟與太廟之間構成「禮(嚴敬)╱俗(親昵)」對比,反映「禮典」與「情性」微妙的拉鋸關係,實為中國禮制史上深富趣味的案例。

英文摘要

In ancient Chinese royal court, besides the main ancestral temple (太廟), there is also sub ancestral temple (原廟), the branch ancestral temple which started since Emperor Han Hui, who adopted Shu Sun Tong's advice and implemented this practice in early West Han Dynasty. This type of temples was criticized by their deviation from the formal ritual standard for many dynasties, until it was widely adopted again in Song Dynasty, resulting in not only more complex ritual but also the bigger popularity of sub ancestral temple over the main ancestral temple. What is the real picture of sub ancestral temple in Song Dynasty and what led to its resurfacing? The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main ancestral temple and sub ancestral temple are complementary and contrasting to each other at the same time, greatly contributing to the formalizing of ancient ritual, which became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from common customs. The reason of re-adopting sub ancestral temple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royal worshiping of ancient imperial portrait and sculpture, Buddhist temple, Taoist temple, portrait hall (影堂), and funerary temple (功德墳寺) since Tang Dynasty. Sub ancestral temple, evolving from the Ancestral temple and not bonded by formal royal ritual, allows the influences from Buddhism and Taoism ritual. The absence of religious influence and lack of interest toward afterlife in ancestral temple ritual are markedly different from sub ancestral temple ritual. On the other hand, sub ancestral temple ritual also serves to fill the void left by the dead, by bringing peace to the living. To sum up,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trast of "ritual V.S. custom" between sub ancestral temple and main ancestral temple in Song Dynasty. The subtle relationship and dynamic between ritual and sentiment found in these two types of worshiping are an important topic in studying ancient Chinese ritual.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朱溢(2010)。唐至北宋時期太廟祭祀中私家因素的成長。臺大歷史學報,46,35-83。
    連結:
  2. 林素娟(2013)。氣味、氣氛、氣之通感─先秦祭禮儀式中「氣」的神聖體驗、身體感知與教化意涵。清華學報,43(3),385-430。
    連結:
  3. 陳葆真(2004)。圖畫如歷史:傳閻立本《十三帝王圖》研究。美術史研究集刊,16,1-48。
    連結:
  4. 彭美玲(2015)。「立主」與「懸影」─中國傳統家祭祀先象神樣式源流之抉探。臺大中文學報,51,41-98。
    連結:
  5. 劉淑芬(2011)。唐、宋時期的功德寺─以懺悔儀式為中心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2(2),261-323。
    連結:
  6.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8.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7.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1.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3. (1996)。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公司。
  24.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5.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6.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7.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8. (2000)。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29.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0.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1.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2.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3.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4.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5.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6.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7.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8.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9. 宋‧李攸:《宋朝事實》,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40. 宋‧張耒:《張右史文集》,收入商務印書館編:《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41.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2.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3.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4.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5.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6.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7.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8.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9.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0.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1.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2.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3.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4.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5.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6.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7.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8. 元脫脫(1997)。金史。北京:中華書局。
  59. 元脫脫(1977)。宋史。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 Hua Book Company。
  60. 元劉壎(1985)。隱居通議。北京:中華書局。
  61. 北齊魏收(1988)。魏書。北京:中華書局。
  62. 宋王應麟(1987)。玉海。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63. 宋王柡(1979)。燕翼貽謀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4. 宋司馬光(1956)。資治通鑑。北京:古籍出版社。
  65. 宋朱熹、陳俊民校訂(2000)。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66. 宋宋敏求(2007)。(熙寧)長安縣志。南京:鳳凰出版社。
  67. 宋李心傳(1981)。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揚州=Yangzhou: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Jiangsu Guangling Ancient Books Printing Co.。
  68. 宋李埴(2013)。宋十朝綱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9. 宋李燾(2004)。續資治通鑒長編。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 Hua Book Company。
  70. 宋岳珂(1985)。愧郯錄。北京:中華書局。
  71. 宋范鎮(1980)。東齋記事。北京:中華書局。
  72. 宋徐天麟(1991)。東漢會要。北京:中華書局。
  73. 宋章如愚(1992)。山堂考索。北京:中華書局。
  74. 宋程大昌(1991)。演繁露。北京:中華書局。
  75. 宋程大昌(2002)。雍錄。北京:中華書局。
  76. 宋賈昌朝(1985)。群經音辨。北京:中華書局。
  77. 宋熊克(2005)。皇朝中興紀事本末。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78. 宋趙汝愚(1970)。諸臣奏議。臺北:文海出版社。
  79. 宋歐陽脩(1975)。歐陽脩全集。臺北:河洛出版社。
  80. 宋衛湜(1969)。禮記集說。臺北:大通書局。
  81. 宋黎靖德編(1999)。朱子語類。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 Hua Book Company。
  82. 明宋濂(1976)。元史。北京:中華書局。
  83. 後晉劉昫(197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84. 唐杜佑(1996)。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85. 唐魏徵(1973)。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86. 清林春溥纂、盧鳳琴修(2000)。道光新修羅源縣志。上海:上海書店。
  87. 清段玉裁(1983)。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88. 清孫承澤、王劍英點校(1992)。春明夢餘錄。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89. 清海忠纂修(2006)。(道光)承德府志。上海:上海書店。
  90. 清秦蕙田(1994)。五禮通考。臺北=Taipei:聖環圖書公司=Sunhwan Book Co., Ltd.。
  91. 清張岱(1987)。夜航船。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92. 清嵇璜(1987)。續通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3. 清嵇璜(1987)。續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4. 清黃以周(2007)。禮書通故。北京:中華書局。
  95. 清嚴可均(2009)。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96. 漢司馬遷(1977)。史記。臺北:啟業書局。
  97. 漢班固(1991)。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98. 漢荀悅(1977)。漢紀。臺北:鼎文書局。
  99. 漢蔡邕(1985)。獨斷。北京:中華書局。
  100.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1955)。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01. Ebrey、 Patricia Buckley(1999).Taking out the Grand Carriage: Imperial Spectacle and the Visual Culture of Northern Song Kaifeng.Asia Major,12(1),33-65.
  102. Ebrey、 Patricia Buckley(1997).Portrait Sculptures in Imperial Ancestral Rites in Song China.T'oung Pao,83,42-92.
  103. 山內弘一(1985)。北宋時代の神御殿と景靈宮。東方學,70,46-60。
  104. 山內弘一(2000)。北宋時代の國家祭祀と道教。東洋文庫歐文紀要,58,1-18。
  105. 王豔云(2013)。帝王即佛─佛教造像對南北朝帝王等身御容的影響。故宮文物月刊,359,112-117。
  106. 古正美(1993)。貴霜佛教政治傳統與大乘佛教。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107. 平田茂樹編、遠藤隆俊編、岡元司編(2008)。宋代社會的空間與交流。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108. 甘懷真(2004)。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 中心。
  109. 石濤(1998)。宋代的御用道教。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57-61。
  110. 任繼愈編、傅璇琮編(2005)。文淵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111. 向斯(2011)。慈禧私家相冊。臺北:知本家文化公司。
  112. 朱溢(2012)。唐至北宋時期的太廟禘祫禮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75-84。
  113. 朱溢(2014)。事邦國之神祇:唐至北宋吉禮變遷研究。上海=Shanghai:上海古籍出版社=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114. 佛教編譯館編(1986)。佛教的儀軌制度。臺北:佛教出版社。
  115. 吳羽(2013)。唐宋道教與世俗禮儀互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16. 尾形勇、張鶴泉譯(2010)。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北京:中華書局。
  117. 汪聖鐸(2007)。宋代社會生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118. 周晉(2008)。寫照傳神:晉唐肖像畫研究。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119. 林聰舜(2014)。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120. 松原正毅編(1991)。王權の位相。東京:弘文堂。
  121. 竺沙雅章(2002)。中國佛教社會史研究。京都:朋友書店。
  122. 金子修一(2001)。中國古代皇帝祭祀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
  123. 姜錫東編、李華瑞編(2003)。宋史研究論叢。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124. 胡戟編(2002)。二十世紀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25. 唐俊杰(1990)。南宋太廟研究。文博,5,73-79。
  126. 高明士(2005)。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127. 梁松濤、楊富學(2012)。西夏聖容寺及其相關問題考證。內蒙古社會科學,33(5),66-69。
  128. 梁思成(2000)。中國雕塑史。香港:三聯書店。
  129. 許正弘(2010)。試論元代原廟的宗教體系與管理機關。蒙藏季刊,19(3),54-78。
  130. 郭善兵(2011)。學與制:儒家經學與西漢國家禮制之間的關係─以西漢皇帝宗廟禮制為考察中心。齊魯文化研究,10,161-175。
  131. 陳少豐(1993)。中國雕塑史。廣東:嶺南美術出版社。
  132. 章群(1993)。宗廟與家廟。中國唐代學會會刊,4,1-36。
  133. 彭向前(2005)。西夏聖容寺初探。民族研究,5,100-102。
  134. 彭美玲(2009)。近代方俗三十六月除喪考─傳統禮俗學理與現實的對勘。孔德成先生學術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35. 渡邊信一郎、徐冲譯(2008)。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從日中比較史的視角出發。北京:中華書局。
  136. 黃俊傑編(2005)。東亞儒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37. 黃敏枝(1989)。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Taipei:臺灣學生書局=Student Book Co., Ltd.。
  138. 賈志揚、趙冬梅譯(2010)。天潢貴冑:宋代宗室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39. 賈福林(2005)。太廟探幽。北京:文物出版社。
  140. 雷聞(2009)。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Beijing:三聯書店=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141. 趙旭(2009)。唐宋時期私家祖考祭祀禮制考論。宋遼金元史,1,3-23。
  142. 劉長東(2005)。宋代佛教政策論稿。成都:巴蜀書社。
  143. 劉鳳君(1991)。考古學與雕塑藝術史研究。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
  144. 蔣復璁(1977)。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5. 鄧小南(2006)。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聯書店。
  146. 盧國龍、汪桂平(2009)。道教科儀研究。北京:方志出版社。
  147. 嚴一萍選輯(1965)。學津討原。臺北:藝文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林世榮(2018)。原「原筮」。臺北大學中文學報,24,1-36。
  2. 彭美玲(2015)。「立主」與「懸影」──中國傳統家祭祀先象神樣式之源流抉探。臺大中文學報,51,41-98。
  3. 彭美玲(2019)。試由民俗異變及儒者之排拒重勘漢地佛教「七七」。臺大中文學報,64,1-54。
  4. 徐偉軒(2019)。朱熹廟議探論。興大中文學報,46,11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