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轉折詞「可」與「可是」演變綜論

并列篇名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Adversatives "Ke" and "Keshi"

作者

張麗麗(Chang Li-Li)

关键词

轉折副詞 ; 轉折連詞 ; 強調副詞 ; 究問副詞 ; 標記性 ; adversative adverbs ; adversative conjunctions ; emphatic adverbs ; persistent interrogative adverbs ; markedness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4期(2016 / 09 / 01)

页次

167 - 20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綜合探討「可」與「可是」發展為轉折副詞與轉折連詞所涉及的多方面現象。文中提出兩點新觀察,主張二詞都是藉由提醒此一語用功能而用於轉折語境,且其轉折功能有雙來源,除源自強調語氣副詞,還源自究問語氣副詞;此外,本文還釐清這方面演變的兩個爭議點,除確定連詞「可」源自副詞「可」,而非連詞「可是」,也確認連詞「可是」的形成經歷轉折副詞的過程。以二詞演變概況為根據,本文進而尌漢語轉折關聯詞角度指出「可」與「可是」在演變上的特殊性,並論及「X是」詞構的特性與作用,也嘗試藉標記性觀點解釋二詞在句法功能上各有所偏重的原因。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adversatives "Ke" and "Keshi". We argue that their adaptability to the adversative contexts is due to the pragmatic function of "reminding", and both the emphatic adverb and the persistent interrogative adverb can be the sources of their adversative usages. Based on historical evidences, we also solve two disputes on their formation, i.e. the conjunction "Ke" is originated from the adverb "Ke", but not the reduced form of the conjunction "Keshi", and the conjunction "Keshi" is developed from the adversative adverb, but not directly from the emphatic adverb. Depend on the above findings, this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e uniqueness of their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comparison to the other adversatives, provides some opinions to the function of the "X-shi" construction and tries to explain the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of the adversative functions of "Ke" and "Keshi" by applying the theory of markednes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張麗麗(2012)。從限定到轉折。臺大中文學報,36,245-298。
    連結:
  2. 張麗麗(2011)。轉折義副詞「反」、「卻」、「倒」的歷史演變與用法分布。漢學研究,29(4),253-288。
    連結:
  3. 張麗麗(2016)。「可」疑問用法來源補議。漢學研究,34(2),1-35。
    連結:
  4. 元關漢卿、鄭振鐸編(1973)。關漢卿戲曲集。臺北:宏業書局。
  5. 元關漢卿、藍立萱校注(2006)。彙校詳注關漢卿集。北京:中華書局。
  6. 北齊顏之推、王利器集解(1982)。顏氏家訓集解。臺北:明文書局。
  7. 宋朱熹、宋黎靖德編(1994)。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8. 宋釋普濟(1977)。五燈會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 明吳承恩(1991)。西遊記。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0. 明凌濛初、劉本棟校定、繆天華校閱(1992)。初刻拍案驚奇。臺北:三民書局。
  11. 明笑笑生(1993)。繡像金瓶梅詞話。臺北:雪山圖書公司。
  12. 明臧懋循輯(2008)。元曲選。北京: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
  13. 明羅貫中、清毛宗崗評點(2005)。全圖繡像三國演義。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14. 唐房玄齡(1976)。晉書。臺北:鼎文書局。
  15. 清西周生(1986)。醒世姻緣。臺北:聯經出版社。
  16. 清曹雪芹、馮其庸校注(1984)。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17. 王月萍(2010)。「可是」的語法化。安陽師範學院學報,2010(3),102-104。
  18. 石毓智(2005)。判斷詞「是」構成連詞的概念基礎。漢語學習,5,3-10。
  19. 吉學霈(1963)。兩個隊長。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20. 朱德才編(1997)。增訂注釋全宋詞。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21. 江藍生(1990)。疑問副詞「可」探源。古漢語研究,8,44-50。
  22. 老舍(1979)。四世同堂。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3. 呂叔湘(2003)。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24. 巫雪如(201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25. 束為(1958)。老長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6. 沈家煊(1999)。不對稱和標記論。南昌=Nanchang:江西教育出版社=Jiangxi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27. 沈家煊(2003)。複句三域「行、知、言」。中國語文,294,195-204。
  28. 阮智富編、郭忠新編(2009)。現代漢語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9. 姚小鵬(2007)。副詞「可是」的語法化及相關問題。漢語學習,3,45-49。
  30. 唐圭璋編(1965)。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
  31. 席嘉(2003)。轉折副詞「可」探源。語言研究,23(2),80-83。
  32. 袁賓編(1997)。宋語言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3. 張旺熹、李慧敏(2009)。對話語境與副詞「可」的交互主觀性。語言教學與研究,2,1-8。
  34. 張相(1993)。詩詞曲語辭匯釋。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5.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上海=Shanghai:學林出版社=Xuelin Press。
  36. 張誼生(2003)。「副+是」的歷時演化和共時變異─兼論現代漢語「副+是」的表達功用和分布範圍。語言科學,2(3),34-49。
  37. 張麗麗。試論「可」強調用法來源。清華學報
  38. 郭志良(1992)。說說「可是」從語氣副詞向轉折連詞轉化的過程。邏輯與語言學習,1,41-42。
  39. 郭志良(1999)。現代漢語轉折詞語研究。北京=Beijing: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Press。
  40. 陳貽焮編(2003)。增訂注釋全唐詩。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41. 傅璇琮編、倪其心編、孫欽普編、陳新編、許逸民編(1991)。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2. 舒濟選編(1995)。老舍小說經典。北京:九洲圖書出版社。
  43. 楊惠芬(1993)。副詞「可」的語義及用法。世界漢語教學,25,173-178。
  44. 董秀芳(2004)。「是」的進一步語法化:由虛詞到詞內成分。當代語言學,6(1),35-44。
  45. 寧希元校點(1988)。元刊雜劇三十種新校。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46. 劉丹青、唐正大(2001)。話題焦點敏感算子「可」的研究。世界漢語教學,57,25-33。
  47.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3)。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48. 藍立蓂編(1993)。關漢卿戲曲辭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49. 羅竹風編(2001)。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50. 羅曉英、邵敬敏(2006)。副詞「可」的語義分化及其語用解釋。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2),102-107。
被引用次数
  1. 張麗麗(2017)。試論「可」強調用法的來源。清華學報,47(1),1-44。
  2. 張麗麗(2018)。轉折句常見語氣副詞的形成。成大中文學報,63,191-230。
  3. 張麗麗(2020)。複句省縮引發的語法化-以語氣副詞為例探討。漢學研究,38(4),25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