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鮑老」及其衍生意義考釋

并列篇名

A Philological Study on "Baolao" and Its Derived Meanings

作者

盧柏勳(Lu Po-Hsun)

关键词

鮑老 ; 傀儡戲 ; 假面戲 ; 社火小戲 ; 舞隊 ; Baolao ; Puppet Drama ; Mask Drama ; She Huo Drama ; Dancing Team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4期(2016 / 09 / 01)

页次

59 - 9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鮑老」一詞,最早見諸宋代,南戲《張協狀元》、周密《武林舊事》皆曾載錄。南戲《張協狀元》第五十三齣出現的「鮑老」一詞,錢南揚承繼王國維《古劇腳色考》,釋之為「古劇腳色」,歷來的語言文獻資料,便採納兩位先生之論點,將鮑老解釋為民間社火舞隊中,滑稽詼諧,逗人笑樂的腳色。事實上,經筆者考察,鮑老與腳色名稱無干,乃是人擬傀儡以從事歌舞表演之通稱,演出模式揉合傀儡戲、假面戲、隊戲,亦與儺戲、社火小戲關係密切,自宋代以降,乃至民國,是元宵節慶活動中,報神娛人的常備戲目。由於《舞鮑老》廣泛盛演於宮廷及民間,是故亦對宋元南戲、雜劇之形成,產生促進作用,在戲曲形成之後,鮑老表演仍持續保存於地方宗教祭祀節目之內,成為珍貴的文化資產。

英文摘要

The term "Baolao" was first used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was recorded in both Nanxi "Zhang Xie Zhuang Yuan" and Zhou Mi's "Wu Lin Jiu Shi." The term "Baolao" was used in Play 53 of Nanxi "Zhang Xie Zhuang Yuan." Qian Nan-Yang follow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Wang Guo-Wei's "Research on Roles in Ancient Plays" to explain "Baolao" as "a role in ancient plays." The philological literature of all times adopted the perspective of these two literati to explain Baolao as a funny, humorous, and adorable role in folk Shè Huǒ dancing group. In fac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investigation, Baolao is irrelevant to the name of the role, but is the common name of use of a puppet to engage in singing and dancing performances. The performance model is integrated with puppet performance, mask drama, and team drama. It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Nuo drama and Shè Huǒ drama. From the So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Baolao Dancing" was a common performance used for entertaining people and expressing gratitude to Gods in Lantern Festival Activities. Because "Baolao Dancing" was comprehensively performed in palaces and folk circles, it facilitated the development of Nanxi and Zaju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Zaju, Baolao was still preserved in local religious worshipping programs and became a valuable cultural asset.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0)。東京夢華錄外四種。臺北=Taipei:大立出版社=Ta-li Publishing。
  2.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1979)。盛明雜劇初集。臺北:廣文書局。
  5. (2005)。南京大學藏古籍珍本叢刊。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6.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出版社。
  7.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Taipei:臺灣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Ltd.。
  8. (2003)。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元脫脫(1981)。宋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北齊顏之推、王利器集解(2007)。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1. 周列禦寇、楊伯峻集釋(2013)。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12. 明沈榜(2007)。宛署雜記。北京:中國書店。
  13. 明施耐庵、凌賡校點(1990)。水滸傳。臺北:莊嚴出版社。
  14. 明范文若(1983)。鴛鴦棒。臺北:天一出版社。
  15. 明徐渭、周中明校注(1985)。四聲猿。臺北:華正書局。
  16. 明湯顯祖、徐朔方校注、楊笑梅校注(1995)。牡丹亭。臺北:里仁書局。
  17. 明馮夢龍、顧學頡注(1978)。醒世恆言。臺北:鼎文書局。
  18. 南朝宋范曄(1988)。後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後晉劉昫(1981)。舊唐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 唐魏徵(1988)。隋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1. 清王奕清(2000)。康熙曲譜。長沙:岳麓書社。
  22. 清陳康祺、晉石點校(1997)。郎潛紀聞初筆。北京:中華書局。
  23. 清陸次雲(1986)。湖壖雜記。臺北=Taipei:新文豐出版公司=Shin Wen-Feng Print Co。
  24.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2007)。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5. 上海藝術研究所編、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分會編(1985)。中國戲曲曲藝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6.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7.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8.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9. 王國維(2005)。王國維戲曲論文集。臺北=Taipei:里仁書局=Liren Books。
  30. 王學奇編(1994)。元曲選校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31. 王學奇編(1994)。元曲選校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32. 王學奇編(1994)。元曲選校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33. 任半塘(2006)。任半塘文集。上海=Shanghai:上海古籍出版社=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34. 曲六乙、錢茀(2003)。中國儺文化通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5. 余寶滋修、楊韍田纂(1968)。聞喜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36. 吳振清編校(2003)。黃遵憲集。天津=Tianjin:天津人民出版社=Tianj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37. 李修生(2003)。元曲大辭典。南京:鳳凰出版社。
  38. 汪曉雲(2006)。傀儡戲史中的「郭郎」與「鮑老」。齊魯藝苑,2006(89),33-37。
  39. 車文明(2008)。台閣:一種古老而廣泛的廣場表演藝術。文化遺產,2,16-25。
  40. 周芃谷(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41. 金順姬(2007)。《大頭和尚》的源流及形態流變考。中華戲曲,1,47-62。
  42. 胡可立(1977)。「月明和尚度柳翠」之表演雛型及演變。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0(1),93-100。
  43. 胡竹安編(1989)。水滸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44. 胡忌(2008)。宋金雜劇考。北京:中華書局。
  45. 孫楷第(1965)。滄州集。北京:中華書局。
  46. 徐昆華(1978)。金元戲曲方言考。臺北=Taipei:世界書局=World Book。
  47.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2009)。辭源(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48. 常任俠、郭淑芬編(2002)。常任俠文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49. 康保成(2003)。佛教與中國傀儡戲的發展。民族藝術,3,58-72。
  50. 張庚、郭漢城(1985)。中國戲曲通史。臺北:丹青圖書公司。
  51. 張影(2004)。「鮑老」「孛老」辨釋。藝術百家,77(3),47-49。
  52. 曾永義(1980)。說俗文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3. 曾永義(1988)。詩歌與戲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4. 馮俊杰(2002)。戲劇與考古。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55. 黃天驥編、陳壽楠編(1999)。董每戡文集。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56. 黃竹三(1998)。戲曲文物研究散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57. 葉明生(2009)。宗教與戲劇研究叢稿。臺北:國家出版社。
  58. 葉明生(2001)。古代肉傀儡形態及與福建南戲關係探討。南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Beijing:
  59. 葉明生(2009)。古代肉傀儡形態的再探討。中華戲曲,1,243-246。
  60. 董錫玖、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編(1984)。中國舞蹈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61. 廖奔編、劉彥君編(2003)。中國戲曲發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62. 廖奔(1989)。宋元戲曲文物與民俗。北京=Beijing: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China Culture Art Publishing House。
  63. 劉浩然(1994)。泉腔南戲概述。泉州:刺桐文史研究社。
  64. 劉瑞明(2007)。「鮑老」是木偶戲的雅趣別稱。戲曲研究,74(3),120-127。
  65. 黎國韜(2011)。古劇考原。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66. 錢南揚校注(2003)。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臺北:華正書局。
  67. 龍潛庵編(1985)。宋元語言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68. 鍾肇鵬選編(1998)。續百子全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69. 羅竹風編(1996)。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70. 羅麗容(2006)。曲學概要。臺北:里仁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