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年誌書寫:論劉克莊「自壽詞」的自我形象

并列篇名

Compiling Annals: On the Self-Image in Liu Ke Zhuang's "Ci-poetry for Birthday Self-Congratulation"

作者

佘筠珺(She Yun-Chun)

关键词

劉克莊 ; 後村別調 ; 慶壽門 ; 自壽詞 ; 宋詞變體 ; Liu Ke Zhuang ; Hou Cun Bie Diao ; the category for birthday congratulation ; Ci-poetry for Birthday Self-Congratulation ; the variant of Ci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9期(2017 / 12 / 01)

页次

1 - 4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詞體與流行文化有密切的連結,具有抒情、社交以及娛樂等實用功能;詞人的創作目的從「應歌」到「應社」,甚至成為節慶祝壽的社交餽贈。壽詞從「壽他」轉向「自壽」的對象轉移,實際上已成為一種抒情言志的新形式。本文從宋元交際應用類書「慶壽門」的分類觀念切入,討論時人對壽詞的認知。其次,探討劉克莊歷年「自壽詞」所展現的生平經歷及心境轉折。文中指出劉克莊習慣編寫甲子的時間意識,源於對作品傳世的自覺,並就朝官、儒士、隱逸高士等自我形象的選擇,歸結劉克莊如何透過「自壽詞」,在新變中張揚自己的狂豪之氣與怨怒之音,形成風格獨具的「後村別調」。

英文摘要

The style of Ci liaised closely with the popular culture and served practical functions such as sentimental expression, social intercourse and entertainment. However, the purpose of Ci had shifted from creating a convivial atmosphere for gatherings to social activities of, say, poetry clubs. Ci works even became the gifts that poets presented at celebratory feasts. This talk deals with Liu Ke Zhuang, a renowned poet who flourished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his life and the self-image he manifested in his "Ci-poetry for Birthday Self-Congratulation." The receivers of Ci-poetry for birthday congratulation had changed from the hosts to the Ci writers themselves, which implied that Ci-poetry had become a new literary form for expressing one’s sentiments and ambitions. This variant of Ci happened to be suitable for Liu to exude his bold and unconstrained temperament as well as to vent his grudges and wrath.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王德毅(1998)。宋代士大夫的辭官。臺大歷史學報,22,17-32。
    連結:
  2. 劉馨珺(2008)。北宋洛陽耆英會─從碑銘談士大夫的交往活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0,1-41。
    連結:
  3. (1986)。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 (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5. 宋‧熊晦仲輯:《新編通用啟劄截江網》,據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靜嘉堂宋刊縮印本。
  6. 宋‧程頤、程顥:《二程語錄》,收入清‧張伯行訂:《正誼堂叢書》,據清同治5年(1866)福州正誼書院刊本。
  7. 元方回(1970)。桐江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8. 元脫脫(1980)。宋史。臺北:鼎文書局。
  9. 宋李昉編(1961)。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
  10. 宋李昉編(1966)。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
  11. 宋沈義父、蔡嵩雲箋釋(1982)。樂府指迷箋釋。臺北:木鐸出版社。
  12. 宋周密、吳企明點校(1997)。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
  13. 宋張炎、夏承燾校注(1982)。詞源注。臺北:木鐸出版社。
  14. 宋劉克莊、向以鮮編、王蓉貴編(2008)。後村先生大全集。成都=Chengdu:四川大學出版社=Sichuan University Press。
  15. 宋劉克莊、辛更儒箋校(2011)。劉克莊集箋校。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Book Company。
  16. 宋劉克莊、錢仲聯箋注(2012)。後村詞箋注。上海=Shanghai:上海古籍出版社=Shanghai Ancient Bookstore Press。
  17. 宋劉辰翁、吳企明校注(1998)。須溪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宋歐陽修、宋宋祁(1981)。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19. 宋歐陽修、李逸安點校(2001)。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20. 後晉劉昫(1981)。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21. 唐韓愈、馬其昶校注唐(1998)。昌黎先生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清阮元校定(1965)。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23. 清徐松輯(1957)。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
  24. 清劉熙載(1978)。藝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5. 漢司馬遷(1981)。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26. 劉宋范曄(1981)。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27. 王宇(2007)。劉克莊與南宋學術。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Book Company。
  28. 王明見(2004)。劉克莊與中國詩學。成都=Chengdu:巴蜀書社=Bashu Bookstore。
  29. 王述堯(2008)。劉克莊與南宋後期文學研究。上海=Shanghai:東方出版中心=Orient Publishing Center。
  30. 王偉勇(1987)。南宋詞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31. 王雲五編(1966)。四部叢刊續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2. 王錫九(2007)。劉克莊詩學研究。合肥=Hefei:黃山書社=Huangshan Publishing House。
  33.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34.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
  35. 仝建平(2015)。宋元民間交際應用類書探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6. 向以鮮(1995)。超越江湖的詩人:後村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37. 吳洪澤(1995)。宋人年譜集目‧宋編宋人年譜選刊。成都:巴蜀書社。
  38. 李紅霞(2005)。論南宋壽詞的分型及特徵─兼論祝壽文學的歷史演進。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2(3),87-90。
  39. 佘筠珺(2016)。論南宋中晚期「壽賈詞」的歌頌詞風。中國韻文學刊,30(3),63-70。
  40. 侯體健(2013)。劉克莊的文學世界:晚宋文學生態的一種考察。上海=Shanghai:復旦大學出版社=Fudan University Press。
  41. 洪文華(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語文教學研究所。
  42. 唐圭璋編(1979)。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
  43. 唐圭璋編(1986)。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
  44. 祝尚書(1999)。宋人別集敘錄。北京:中華書局。
  45. 張宏生(1995)。江湖詩派研究。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Book Company。
  46. 張春義(2008)。宋詞與理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47. 張麗娟、程有慶(2002)。宋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48. 景紅錄(2007)。劉克莊詩歌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9. 程章燦(1993)。劉克莊年譜。貴陽=Guiyang:貴州人民出版社=Guizhou People's Press。
  50. 黃文吉(2003)。黃文吉詞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51. 劉尊明(1993)。宋代壽詞的文化內蘊與生命主題─兼論中國古代壽辭文學的發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2),5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