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黃碧雲早期作品中的魯迅身影

并列篇名

The Shadow of Lu Xun in Early Works of Wong Bik Wan

作者

丘庭傑(Kevin Yau Ting Kit)

关键词

黃碧雲 ; 魯迅 ; 影響研究 ; 香港文學 ; Wong Bik Wan ; Lu Xun ; Impact study ; Hong Kong Literature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0期(2018 / 03 / 01)

页次

65 - 10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黃碧雲的小說和專欄文章時有魯迅之身影,她本人也直認是「魯迅迷」,兩人的文學淵源,值得探究。早於千禧年已有論者提及黃氏作品中的魯迅身影,但屹今仍未有任何專文詳細討論這一點。魯迅作品具有眾多的向度,黃碧雲契接了哪些面向?兩人各自經歷中國近代歷史不同的重要時刻,在思考左翼、歷史、寫作等議題時,黃氏如何參考或呼應魯迅作品的思考?本文以黃碧雲1993-1996年間與魯迅相關的專欄文章,以及〈一念之地獄〉(1992)、〈失城〉(1993)、〈豐盛與悲哀〉(1994)和〈江城子〉(1994)四篇小說作為討論對象,嘗試整理和分析在該時期作品中反復出現的魯迅身影,以「寫作與真理」、「希望/絕望」、「歷史與個人」等面向切入,提出黃氏如何在文學乃至精神層面上與魯迅有所契合。

英文摘要

Wong Bik Wa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ong Kong contemporary writers. She admits herself as a "Lu Xun's Fan"(魯迅迷), the liter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authors is therefore worth exploring. Some scholars mentioned their relationship in 2000. However, there is no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is topic since then. How is Lu Xun received in Wong's works? Lu Xun and Wong experienced different significant moments i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how does Wong echo and response to Lu Xun in terms of Left-wing, historical and writing issues? This paper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 Xun and Wong Bik Wa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newspaper columns of Wong during 1993-1996, and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her novels Hell in a Thought (一念之地獄, 1992), City Lost (失城, 1993), Abundant and Sorrow (豐盛與悲哀, 1994) and Jiang Cheng Zi (江城子, 1994).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Lu Xun in these works according to three perspectives, including "Writing and Reality", "Hope/Despair" and "History and Individual".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危令敦(2000)。血紅的無人之境─試論黃碧雲的「溫柔與暴烈」。中外文學,28(10),162-184。
    連結:
  2. 盧敏芝(2015)。火紅年代的溫柔與暴烈─論黃碧雲作品中的歷史、左翼與本土性。中國現代文學,27,209-224。
    連結:
  3. 一丁(1978)。魯迅:其人,其事,及其時代。香港=Hong Kong:巴黎第七大學東亞出版中心=University Paris 7 Central De Publication Asia Orientale。
  4. 王德威(2002)。張愛玲再生緣─重複、迴旋與衍生的敘事學。再讀張愛玲,香港:
  5. 朱正(2008)。魯迅傳。香港:三聯書店。
  6. 吳仲賢、吳葉麗容編輯及出版(1997)。大志未竟:吳仲賢文集。香港=Hong Kong:樂文書店=LuckWin Books。
  7. 李歐梵、尹慧珉譯(2000)。鐵屋中的吶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8. 李歐梵(1993)。「批評空間」的開創─從《申報》「自由談」談起。二十一世紀,19,39-51。
  9. 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編(2016)。第五屆紅樓夢獎評論集:黃碧雲《烈佬傳》。香港=Hong Kong:天地圖書有限公司=Cosmos Books Ltd.。
  10. 夏濟安、萬芷均譯(2016)。黑暗的閘門:中國左翼文學運動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1. 章衣萍、許道明選編、馮金牛選編(1993)。章衣萍集:隨筆三種及其他。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2. 童慶炳(2012)。20 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3. 黃念欣(2000)。花憶前身─黃碧雲vs.張愛玲的書寫焦慮初探。文學世紀,2,14-20。
  14. 黃念欣(2000)。香港=Hong Kong,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學部=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5. 黃碧雲(1994)。突如其來的,殘酷的,覺醒。明報周刊,1 月30 日
  16. 黃碧雲(1999)。過譽。明報周刊,4月10日
  17. 黃碧雲(1996)。孤獨者。明報周刊,10月13日
  18. 黃碧雲(2013)。烈佬傳。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19. 黃碧雲(1993)。悲哀的靜默表演。明報周刊,12 月5 日
  20. 黃碧雲(1994)。傷逝。明報周刊,5月8日
  21. 黃碧雲(2004)。其後。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2. 黃碧雲(1994)。文明無血。明報周刊,2月27日
  23. 黃碧雲(1996)。孔乙己。明報周刊,12月8日
  24. 黃碧雲(1994)。九七格。明報周刊,1 月16 日
  25. 黃碧雲(1994)。接二連三,很憤怒又很悲哀。明報周刊,4月17日
  26. 黃碧雲(2014)。微喜重行。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7. 黃碧雲(1995)。比重更重,比輕更輕。明報周刊,9月10日
  28. 黃碧雲(1994)。野草。明報周刊,3月27日
  29. 黃碧雲(2004)。後殖民誌。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30. 黃碧雲(1994)。後殖民小字典。明報周刊,2月6日
  31. 黃碧雲(1995)。給魏京生。明報周刊,12月24日
  32. 黃碧雲(1995)。不要輕言XX 和XX。明報周刊,7月30日
  33. 黃碧雲(1996)。港罵。明報周刊,6月9日
  34. 黃碧雲(1994)。憶舊。明報周刊,5月1日
  35. 黃碧雲(1996)。遊園驚夢。明報周刊,9月29日
  36. 黃碧雲受訪問,周眠撰文:〈黃碧雲:灣仔烈佬有話說〉,《明報‧世紀版》,2012年8 月16 日。
  37. 黃碧雲(1994)。溫柔與暴烈。香港=Hong Kong:天地圖書有限公司=Cosmos Books Ltd.。
  38. 黃碧雲:〈為了忘卻的紀念〉,《星島日報》,1994 年2 月3 日。Wong Bik Wan, “In Memory of the Forgotten”, Sing Tao Daily (3 Feb 1994).
  39. 劉劍梅:〈文學是否還有救贖的力量?〉,《FT 中文網》網站,2012 年12 月11 日,網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7947?full=y(2016 年10 月5 日上網)。
  40. 魯迅、魯迅全集修訂編輯委員會編(2005)。魯迅全集。北京=Beijing:人民文學出版社=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41. 盧敏芝(2013)。論黃碧雲小說與張愛玲小說的文學關係。香港亞洲研究學會第八屆研討會,香港=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