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朱鑑及其《詩傳遺說》探論

并列篇名

The Research of Zhu Jian and Shi Zhuan Yi Shuo

作者

黃忠慎(Huang Chung-Shen)

关键词

朱熹 ; 朱鑑 ; 《詩傳遺說》 ; 《詩童子問》 ; 《朱子語類》 ; Zhu Xi ; Zhu Jian ; Shi Zhuan Yi Shuo ; Shi Tong Zi Wen ; Zhu Zi Yu Lei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1期(2018 / 06 / 01)

页次

71 - 10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朱鑑是朱塾之子,朱熹之嫡孫。朱熹是《詩經》宋學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詩集傳》被譽為是《詩經》學史上繼《毛詩傳箋》、《毛詩正義》之後的第三個里程碑。朱熹有《詩序辨說》與《詩集傳》之專門著作,學者對此二書的內容多已熟稔,不過,要理解朱熹的《詩經》學,尚有一些相關的周邊文本需要有深度的認知,如此對於朱熹《詩經》學的理解才能顯得充分且完整。朱鑑的《詩傳遺說》正是此處所謂周邊文本中的重要讀物。本文研究朱鑑其人及其《詩傳遺說》,通過文獻以管窺、拼湊朱氏其人及其在學術工作上的參與,並觀察《詩傳遺說》的體例設計,剖析其重要內容,同時也說明此書在《詩經》學史上的存在意義。透過本文可以發現,《詩傳遺說》的價值在保存朱熹《詩經》學相關文獻,其最重要者在提供了輔廣《詩童子問》、黎靖德《朱子語類》所無的重要記載,其次則是某些資料雖見於輔、黎之作,但卻提供了異文作為比對之用。

英文摘要

Zhu Jian, is the son of Zhu Shu, and the grandson of Zhu Xi. Zhu Xi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person of the Shi Jing Song Xue, his academic Works Shi Ji Zhuan is known as the 3^(rd) milestone of the Shi Jing studies history, just after Mao Shi Zhuan Jian and Mao Shi Zheng Yi. Zhu Xi had academic Works named Shi Xu Bian Shuo and Shi Ji Zhuan, those studies w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 scholars. However, we should deeply understand the other peripheral texts, in this way, we could be almost read well the Shi Jing studies of Zhu Xi. Zhu Jian's Shi Zhuan Yi Shuo is the important text of these peripheral texts. This article research of Zhu Jian and his Shi Zhuan Yi Shuo, through the document to investigate Zhu Jian's life story and his participation in academic work, and probe the style of Shi Zhuan Yi Shuo,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content and to indic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book's to Shi Jing studies history. Through this article, we could find the value in Shi Zhuan Yi Shuo, keeping the documents of Zhu Xi's Shi Jing studies, and the most important is providing not record things in other Shi Jing studies like Fu Guang's Shi Tong Zi Wen and Li Jing De's Zhu Zi Yu Lei. Followed by, Shi Zhuan Yi Shuo to provide different words in some documents to compare with two book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黃忠慎(2010)。輔廣《詩童子問》新論。臺大中文學報,32,325-358。
    連結:
  2. 黃忠慎(2015)。輔廣、朱鑑之《詩經》朱學編纂比較研究。東吳中文學報,30,157-184。
    連結:
  3.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1983)。文津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1984)。文津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1984)。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1984)。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 (1984)。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0. (1985)。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孔廟大成殿奉祀:十哲與十二哲〉,《中國孔廟》網站,2011 年10 月20 日,網址:https://goo.gl/kT7x6u(2017 年3 月29 日上網)。
  12.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14. (1984)。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1984)。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1984)。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7. (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1984)。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元大司農司編、馬宗申譯注(2008)。農桑輯要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元脫脫(1977)。宋史。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Book Company。
  21. 宋王應麟、清翁元圻注、欒保羣校點、田松青校點、呂宗力校點(2008)。困學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宋朱熹、朱傑人編、嚴佐之編、劉永翔編(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3. 宋朱熹、陳俊民校編(2000)。朱子文集。臺北=Taipei:德富文教基金會=Defu Foundation。
  24. 宋朱鑑編(2003)。詩傳遺說。北京=Beijing:學苑出版社=Xue Yuan Publishing。
  25. 宋陳元靚(1967)。歲時廣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26. 宋程頤傳、宋朱熹本義、宋呂祖謙音訓(2010)。周易傳義音訓。北京:中國書店。
  27.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1987)。朱子語類。臺北=Taipei:華世出版社=Hua Xi Press。
  28. 宋‧羅志仁:《姑蘇筆記》,收入明‧陶宗儀:《說郛》第26 冊,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
  29. 明宋濂(1976)。元史。北京:中華書局。
  30. 明楊德政修(1991)。建陽縣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31. 明鍾惺、李先耕標校、崔重慶標校(1992)。隱秀軒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2. 清皮錫瑞(2000)。經學歷史。臺北=Taipei:藝文印書館=Yee Wen Publishing Company。
  33. 清朱緒曾(1969)。開有益齋讀書志。臺北:廣文書局。
  34. 清朱彝尊、許維萍點校(2004)。點校補正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35. 清紀昀(1974)。四庫全書總目。臺北=Taipei:藝文印書館=Yee Wen Publishing Company。
  36. 清徐乾學輯(1996)。通志堂經解。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37. 清陳壽祺修(1968)。福建通志。臺北:華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38. 清‧陸心源:〈重刊足本歲時廣記序〉,《歲時廣記》,《十萬卷樓叢書》,光緒己卯(1879)歸安陸氏開雕。
  39. 清黃宗羲、清全祖望補修、陳金生點校、梁運華點校(1986)。宋元學案。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Book Company。
  40. 清褚人獲輯撰、李夢生校點(2012)。堅瓠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1. 清潘永因編(1967)。宋稗類鈔。臺北:廣文書局。
  42. 丁傳靖輯(1981)。宋人軼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43. 方彥壽(2000)。朱熹書院與門人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44. 牛會娟(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成都,四川大學文學。
  45. 王欣夫(1992)。文獻學講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6.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1997)。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
  47. 朱傑人(2002)。朱子詩傳綱領研究。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
  48. 朱傑人編、嚴佐之編、劉永翔編(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9. 朱傑人編、嚴佐之編、劉永翔編(2002)。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0. 吳培德(1999)。《朱子語類》論《詩經》。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2),63-68。
  51. 束景南(1992)。朱子大傳。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52. 李家樹(1990)。詩經的歷史公案。臺北:大安出版社。
  53. 李裕民(2010)。宋人生卒行年考。北京:中華書局。
  54. 李學勤編(2001)。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Taipei:臺灣古籍出版公司=Taiwan Classics Press。
  55. 邱曉村(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
  56. 侯美珍(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57. 姜廣輝編(2003)。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8. 洪湛侯(2002)。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59. 胡適、歐陽哲生編(1998)。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60. 夏傳才(2007)。詩經研究史概要(增注本)。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61. 郝永(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杭州,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62. 馬宗霍(2006)。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3. 商務印書館編(1975)。後村先生大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4. 張品端(1998)。明刻本《紫陽朱氏建安譜》述略。臺灣源流,12,16-24。
  65. 張壽鏞編(1988)。四明叢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66. 陳文采(2005)。兩宋《詩經》著述考。新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
  67. 陳志信(2003)。朱熹經學志業的形成與實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68. 陳榮捷(2007)。朱子門人。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69. 陳榮捷(1982)。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70. 曾棗莊編、劉琳編(2006)。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71. 曾棗莊編、劉琳編(2006)。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72. 湯瑪斯‧孔恩、程樹德譯(2004)。革命科學的結構。臺北:遠流出版社。
  73. 黃忠慎(2002)。朱子詩經學新探。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74. 楊晉龍(199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75. 楊燕(2010)。《朱子語類》經學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
  76. 廖名春(2012)。《周易》經傳與易學史續論:出土簡帛與傳世文獻的互證。北京:中國財富出版社。
  77. 趙制陽(1983)。詩經名著評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78. 蔣元卿(1979)。校讎學史。臺北:盤庚出版社。
  79. 蔡方鹿(2004)。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80. 錢穆(2001)。朱子學提綱。臺北:素書樓基金會。
  81. 戴君仁(1968)。朱子的周易本義。書目季刊,2(3),10-12。
  82. 檀作文(2003)。朱熹詩經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