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祈使語氣助詞「者」的形成及其歷史演變

并列篇名

The Formation of the Imperative Modal Particle Zhe (者) and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作者

王錦慧(Wang Jin-Hui)

关键词

者 ; 著 ; 咱 ; 祈使語氣 ; 決定語氣 ; Zhe (者) ; Zhe (著) ; Zá (咱) ; Imperative mood ; Decisive mood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2期(2018 / 09 / 01)

页次

181 - 21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認為祈使語氣助詞「者」來自決定語氣「者」,肇端於說話者行使指令行為時,心中已有所認定,祈使聽話者做某事或不做某事。這種認定與決定語氣息息相關,整個語法化過程,由出現於判斷句末「者」表論斷的決定語氣,擴及敘述句中表申明、昭告的決定語氣,進而產生祈使語氣。比較表祈使語氣的「者」與「著」、「咱」所傳達的語氣強度,由重到輕依序是:「著」>「者」>「咱」。元代「者」比「著」使用頻繁,取決於以「者」對譯蒙古語動詞祈使式附加成分;明代時蒙式漢語不流行,「著」隨之比「者」常見。二者的消長是受到政治因素影響。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at the imperative modal particle zhe (者) came from the decisive modal particle zhe. In the beginning, whenever the speaker executes a commanding action, there would be some acknowledgment in his mind, in which the hearer should (or should not) do something, and this acknowledgment is highly related to the decisive mood.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should be like this: originally, the decisive modal particle zhe occurs at the end of copular sentences, then the particle extends itself to the end of the declarative sentences, which declares or announces something, and hereafter appears the imperative modal particle zhe. Comparing zhe with zhe (著) and zá (咱), the modality intensity can be ordered, from heavy to light, as zhe > zhe > zá. In Yuan dynasty, zhe was more frequently used than zhe, and this is because the appended element in Mongolian imperative verbal construction was often translated with zhe. The Mongolian-style Chinese was out of fashion in Ming dynasty, so zhe became more frequently seen than zhe. The growth and decline of these two particles were influenced by political factor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元施耐庵、元羅貫中、李泉校注、張永鑫校注(1994)。彩畫本水滸全傳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2. 元關漢卿(1973)。關漢卿戲曲集。臺北:宏業書局。
  3. 吳韋昭(1959)。國語韋昭註。臺北:藝文印書館。
  4. 明吳承恩(1988)。西遊記。臺北:桂冠圖書。
  5. 明程榮校(1959)。漢魏叢書。臺北:新興書局。
  6. 明臧晉叔(1999)。元曲選。臺北:正文書局。
  7. 明臧晉叔編(1957)。元曲選。臺北:藝文印書館。
  8. 南宋辛棄疾(1989)。稼軒詞補遺。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9. 南唐靜禪師編、南唐筠禪師編、孫昌武點校、衣川賢次點校、西口芳男點校(2008)。祖堂集。北京:中華書局。
  10.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1991)。文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1. 清王先慎(1998)。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2. 清李文田注(1985)。元朝秘史。北京:中華書局。
  13. 清阮元校刻(1980)。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14. 清阮元校刻(1980)。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15. 清阮元校刻(1980)。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16. 清阮元校刻(1980)。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17. 清阮元校刻(1980)。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18. 清阮元校刻(1980)。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19. 清阮元校刻(1980)。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20. 清阮元校刻(1980)。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21. 清俞樾(2014)。諸子平議。臺北:世界書局。
  22. 清馬建忠(1976)。馬氏文通校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3. 清董誥編(1990)。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4. 清劉淇、章錫琛校注(2004)。助字辨略。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Book Co.。
  25. 漢司馬遷、楊家駱編(1977)。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
  26.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楊家駱編(1986)。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
  27. 漢劉向、高誘注(1971)。戰國策。臺北:藝文印書館。
  28. 漢應劭(1980)。風俗通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9. 漢應劭、王利器校注(1981)。風俗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30.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站,網址:http://ctext.org/zh
  31.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網站。《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網站,網址: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32. 大藏經刊行會編(1975)。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33. 不著撰人(1954)。新刊大宋宣和遺事。上海:中國古典文學出版社。
  34. 不著撰人(1978)。老乞大諺解‧朴通事諺解。臺北:聯經出版社。
  35. 方霽(1999)。現代漢語祈使句的語用研究(上)。語文研究,73,14-18。
  36. 方霽(2000)。現代漢語祈使句的語用研究(下)。語文研究,74,48-55。
  37. 王力(1980)。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38. 王力(1987)。中國語法理論。臺中: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39. 王冬珍校注、徐文助校注、陳郁夫校注、陳麗桂校注(2002)。新編管子。臺北:國立編譯館。
  40. 王紹玉(2015)。《新校元刊雜劇三十種》中祈使語氣詞「者」與「咱」比較。淮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4),99-102。
  41. 王進(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武漢,華中科技大學。
  42. 石鋟(2015)。元代幾個白話文獻中的祈使語氣詞。漢語史研究瑣論:石鋟自選集,北京=Beijing:
  43. 任曉彤(2012)。元雜劇語氣詞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4. 朱德熙(1983)。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化標記「的、者、所、之」的語法功能和語義功能。方言,1,16-31。
  45. 朱聲琦(1983)。論「者」的語氣助詞用法。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38-42。
  46. 朱謙之(1984)。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47. 吳毓江(2006)。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48. 呂叔湘(1985)。中國文法要略。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49. 呂叔湘:〈釋《景德傳燈錄》中「在」「著」二助詞〉,《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41∕1990,頁58-72。Lu Shu Xiang, “Shi Jing De Chuan Deng Lu Zhong 'Zài' 'Zhe' Er Zhu Ci” [On The Two Particles 'Zài' and 'Zhe' in Jing De Chuan Deng Lu] in Han Yu Yu Fa Lun Wen Ji [Collection of Papers on Chinese Grammar]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41/1990), pp. 58-72
  50. 李小軍(2012)。邵陽方言語氣詞「咱」「啊」的鼻化別義。語言研究,32(4),99-101。
  51. 李泰洙(2003)。《老乞大》四種版本語言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52. 李崇興、祖生利、丁勇(2009)。元代漢語語法研究。上海=Shanghai:上海教育出版社=Shanghai Educ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53. 邢向東(2004)。論現代漢語方言祈使語氣詞「著」的形成。方言,4,311-323。
  54. 周法高(1959)。中國古代語法‧稱代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55. 房玉清(2008)。實用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56. 范曉、張豫峰(2003)。語法理論綱要。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57. 唐圭璋編(1970)。全宋詞。臺北:明倫出版社。
  58. 孫錫信(1999)。近代漢語語氣詞:漢語語氣詞的歷史考察。北京=Beijing:語文出版社=Language & Culture Press。
  59. 徐征編(1998)。全元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60. 袁毓林(1993)。現代漢語祈使句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61. 張月中編、王鋼編(1996)。全元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62. 張美蘭(2003)。《祖堂集》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63. 曹廣順、梁銀峰、龍國富(2011)。《祖堂集》語法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64. 郭錫良(1988)。先秦語氣詞新探(一)。古漢語研究,1,50-55。
  65. 陳茂仁(2007)。《新序》校證。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66. 陳麗桂校注(2002)。新編淮南子。臺北:國立編譯館。
  67. 圓仁、顧承甫點校、何泉達點校(1986)。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8. 楊伯峻、何樂士(1992)。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
  69. 楊伯峻(1981)。古漢語虛詞。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Book Co.。
  70. 解惠全、崔永琳、鄭天一(2008)。古書虛詞通解。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Book Co.。
  71. 寧希元校點(1988)。元刊雜劇三十種新校。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72. 裴學海(1989)。古書虛字集釋。臺北:廣文書局。
  73.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74. 劉承慧(2008)。先秦「也」、「矣」之辨─以《左傳》文本為主要論據的研究。中國語言學集刊,2(2),43-71。
  75. 劉堅編、蔣紹愚編(1990)。遊仙窟。北京:商務印書館。
  76. 劉景農(1994)。漢語文言語法。北京:中華書局。
  77. 劉寧生(1985)。論「著」及其相關的兩個動態範疇。語言研究,2,117-128。
  78. 潘重規編(1994)。敦煌變文集新書。臺北:文津書局。
  79. 蔣紹愚(2017)。近代漢語研究概要(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80. 蔡美彪編(1955)。元代白話碑集錄。北京:科學出版社。
  81. 羅驥(2003)。北宋語氣詞及其源流。成都:巴蜀書社。
  82. 龔千炎(1963)。論近代漢語句末語氣詞「者」「咱」「則」「則個」及其歷史發展。合肥師範學院學報,1,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