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傳抄古文「示」部疏證十九則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Nineteen Items with "Shi" Radical from Transcription of Ancient Chinese Words

作者

林清源(Lin Chin-Yen)

关键词

傳抄古文 ; 汗簡 ; 古文四聲韻 ; 集篆古文韻海 ; Transcrip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rose ; Han Jian ; Gu Wen Si Sheng Yun ; Ji Zhuan Gu Wen Yun Hai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4期(2019 / 03 / 01)

页次

99 - 13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論文以《傳抄古文字編》「示」部為範圍,從中選取「祝」、「(礻留)」、「祈」、「禱」、「禜」、「禳」、「禬」、「禪」、「禦」、「禡」等十字,合計十九組傳抄古文字形,考察這些傳抄古文的構形,發現歷代傳抄古文字書至少存在如下幾種亂象:(一)將通假字誤釋為本字;(二)將早期傳抄字書正確古文誤抄為另一個形近之字;(三)將早期傳抄字書正確釋文誤抄為另一個形近之字;(四)將同一傳抄字書早期版本正確釋文誤抄為另一個形近之字;(五)將《說文》篆文誤混為戰國古文;(六)據新興俗字改隸作篆而成;(七)據形近訛體改隸作篆而成;(八)據篆文變體隸定而成;(九)疑後人據古文偏旁自行拼合而成。此外,筆者還發現《集篆古文韻海》1.8「祈」字作□(龔萬鍾本)、□(項世英本)、□(《宛委別藏》本)等形,《訂正六書通.支韻》所錄齊侯鐘「祈」字作□形,應是自《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嘯堂集古錄》所錄齊侯鐘鎛「旂」字□、□等形摹抄而來。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nineteen items from ten characters in sequence, including Zhu (祝), Liu ((礻留)), Qi (祈), Dao (禱), Yong (禜), Rang (禳), Hui (禬), Chan (禪), Yu (禦), Ma (禡). By inspect those word structure, it all sorts of some chaos and confus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2)。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 (1982)。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宋丁度編(1986)。校訂本集韻。臺北:學海出版社。
  6. 宋王俅(1985)。嘯堂集古錄。北京:中華書局。
  7. 宋司馬光(1988)。類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 宋.杜從古:《集篆古文韻海》,國立中央圖書館藏善本,明嘉靖2 年(1523)龔萬鍾抄本。
  9. 宋杜從古(1988)。集篆古文韻海。揚州=Yangzhou:江蘇古籍出版社=Jiangsu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10. 宋陳彭年編、余迺永校註(1980)。互註校正宋本廣韻。臺北:聯貫出版社。
  11. 宋薛尚功(2001)。歷代鐘鼎彝器款式法帖。北京:線裝書局。
  12. 明閔齊伋輯、清畢弘述篆訂、清畢星海摭遺(1981)。訂正六書通。上海:上海書店。
  13. 南朝梁顧野王(1985)。玉篇零卷。北京:中華書局。
  14. 南朝梁顧野王、唐孫強增訂(1985)。大廣益會玉篇。北京:中華書局。
  15. 清鄭珍(1991)。汗簡箋正。臺北=Taipei:藝文印書館=Yee Wen Publishing Company。
  16. 漢王充、楊寶忠校箋(1999)。論衡校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7. 遼釋行均(1985)。龍龕手鑑。北京:中華書局。
  18. 丁福保(1988)。說文解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1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84)。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20.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1979)。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
  21. 方述鑫編(1993)。甲骨金文字典。成都:巴蜀書社。
  22. 毛遠明(2014)。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典。北京:中華書局。
  23. 王力(2000)。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
  24. 王力(1982)。同源字典。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
  25. 王丹(2015)。《汗簡》、《古文四聲韻》新證。上海=Shanghai:上海古籍出版社=Shanghai Ancient Works Publishing House。
  26. 王愛民(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長春,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歷史文獻學專業。
  27. 北京圖書館古籍出版編輯組編(1988)。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28. 白於藍(1999)。釋褎─兼談秀、𥝩一字分化。中國古文字研究,長春:
  29. 江梅(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長春,東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
  30. 何琳儀(2003)。戰國文字通論(訂補)。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31. 李孝定(1992)。金文詁林讀後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32. 李春桃(2016)。古文異體關係整理與研究。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Book Company。
  33. 李春桃(2012)。長春=Changchun,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Ancient Books Research Institute, Jilin University。
  34. 李家浩(2002)。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35. 李家浩(1952)。信陽楚簡「澮」字及从「[難字,請見原文]」之字。中國語言學報,1952(1),189-199。
  36. 李家浩(2005)。馬王堆漢墓帛書祝由方中的「由」。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1),73-76。
  37. 李家浩、黃德寬編(2013)。安徽大學漢語言文字研究叢書.李家浩卷。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38. 李學勤編(2012)。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39. 李綉玲(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40. 林志強(2015)。古本〈尚書〉文字研究。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百年學術論叢,臺北:
  41. 林清源(199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42. 林聖峯(2013)。臺中=Taichung,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43. 故宮博物院編、羅福頤編(1981)。古璽彙編。北京:文物出版社。
  44. 徐在國(2006)。傳抄古文字編。北京=Beijing:線裝書局=Thread-Binding Books Publishing House。
  45. 徐在國(2002)。隸定古文疏證。合肥=Hefei:安徽大學出版社=Anhui University Press。
  46. 徐海東(2013)。重慶=Chongqing,西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Institut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47. 荊門市博物館編(1998)。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48. 國一姝(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
  49. 張世超(1996)。金文形義通解。京都:中文出版社。
  50. 張希峰(2000)。漢語詞族續考。成都:巴蜀書社。
  51. 張峰(2017)。說上博八《子道餓》的「嘼攻」─兼談金文與《說文》中的「嘼」。中國文字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貴陽:
  52. 張富海(2007)。漢人所謂古文之研究。北京:線裝書局。
  53. 張儒、劉毓慶(2002)。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54.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編(2011)。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上海:中西書局。
  55. 陳世輝(1979)。略論《說文解字》中的「省聲」。古文字研究,北京:
  56. 陳昭容(2003)。秦系文字研究: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57. 陳煒湛(2002)。碧落碑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100,27-33。
  58. 陳劍(2007)。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
  59. 閆翠娟(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保定,河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
  60. 黃雅雯(201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61. 黃錫全(1990)。汗簡注釋。武昌=Wuchang:武漢大學出版社=Wuhan University Press。
  62. 楊家駱編(1979)。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
  63. 裘錫圭(2012)。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64. 臧克和編(2011)。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65. 蔡夢麒(2007)。《說文解字》字音注釋研究。濟南:齊魯書社。
  66. 鄭剛(1995)。戰國文字中的同源詞與同源字。中國文字,新20,19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