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萬壑清音》及其「北曲崑唱」之探討-以北曲雜劇之折子劇目為論述

并列篇名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Kunju-style Northern Zaju in Wan Huo Qing Yin: A Discussion of Zhe-zi Plays in the Northern Za-ju

作者

侯淑娟(Hou Shu-Chuan)

关键词

《萬壑清音》 ; 折子戲 ; 北曲崑唱 ; 北曲雜劇 ; 戲曲選集 ; Wan Huo Qing Yin ; Zhe-zi play ; Kunju-style Northern za-ju ; Northern za-ju ; drama anthology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5期(2019 / 06 / 01)

页次

193 - 23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萬壑清音》是現存唯一專收北曲折子戲的明代戲曲選集,更是觀察天啟年間「北曲崑唱」現象的珍貴文獻。本文以其所選,有元、明兩朝北曲雜劇套數為對應的散齣為主要探討範圍。檢視、比對後,可確認為與元、明北曲雜劇相關的折子共20齣。其中,選自元代或元明之際者佔多數。明天啟、崇禎年間崑劇盛行。崑劇以南曲為演述主體,而元雜劇則專以北曲組織套數。當明末擷取元明北劇為崑劇折子,北曲套數究竟如何適應以崑劇為主的舞臺環境?北曲雜劇折子如何處理「北曲崑唱」問題?本文以劇本比對,曲律分析為方法,歸納《萬壑清音》選齣修編改作的各種現象,從曲套、曲文、賓白、情節、人物、腳色分化等環節,探討其為崑劇舞臺演出而改動的變化。

英文摘要

Wan Huo Qing Yin is the only extant drama anthology from the Ming dynasty that Zhe-zi plays (actable plays) are well collected. The anthology is considered a valuable record for studying the transformations of the Kun-ju style Northern Za-ju (Bei Qu Kun Chang) during the Tian Qi period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selected plays in the Yuan and Ming from Wan Huo Qing Yin. Twenty plays are related to the Yuan and Ming Za-ju. The majority of these plays originated from the Yuan dynasty. Kun-ju was popular during the Tian Qi and Chong Zhen periods. Kun-ju focused on the southern qu whereas the Yuan Za-ju organized song cycle by means of the northern qu.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article is to make play comparison and qu-lü (tone) analysis and thus summarize various transformations from the adaptations in Wan Huo Qing Yi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ong cycle, lyrics, dialogues, plots, characters, and rol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hanges and influences made by Zhe-zi plays in the Kun-ju stag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李惠綿(2009)。從隱藏的秩序論述崑劇〈下山〉〈掃秦〉。戲劇研究,3,75-124。
    連結:
  2. 李惠綿(2018)。論《漁樵記》、《爛柯山》之主題變奏與文學意象─兼考述改本選本與崑劇表演記錄。漢學研究,36(1),281-319。
    連結:
  3. 侯淑娟(2017)。元明雜劇《抱粧盒》對明代新南戲《金丸記》流傳的影響。東吳中文學報,34,55-90。
    連結:
  4. 元鍾嗣成(1982)。錄鬼簿。臺北:洪氏出版社。
  5. 明止雲居士(1987)。萬壑清音。臺北=Taipei:臺灣學生書局=Student Book Co., Ltd.。
  6. 明吉州景居士(1984)。玉谷新簧。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7. 明沈采(1970)。繡刻千金記定本。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8. 明沈泰(1979)。盛明雜劇二集。臺北=Taipei:廣文書局=Kwangwen Book Company。
  9. 明姚茂良(1970)。繡刻精忠記定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0. 明胡文煥(1987)。群音類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1. 明殷啟聖(1984)。堯天樂。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2. 明無名氏(1984)。歌林拾翠。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3. 明無名氏(1987)。青崑合選樂府歌舞臺。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4. 明無名氏、王鍈點校(2000)。金丸記。北京:中華書局。
  15. 明黃文華(1984)。詞林一枝。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6. 明黃文華(1984)。八能奏錦。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7. 明臧懋循(1982)。元曲選。臺北=Taipei:宏業書局=Hong Ye Books。
  18. 明龔正我(1984)。摘錦奇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 明冲和居士(1984)。怡春錦。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0. 清王錫純(1965)。遏雲閣曲譜。臺北:文光圖書。
  21. 清玩花主人編選、錢德蒼續選(1987)。綴白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2. 清.張怡庵:《繪圖精選崑曲大全》,上海:世界書局,1925。
  23. 清張潮(1954)。虞初新志。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
  24. 清無名氏(1987)。千家合錦。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5. 清無名氏(1987)。萬家合錦。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6. 清琴隱翁(1987)。審音鑑古錄。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7. 清葉堂(1987)。納書楹曲譜。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8. 清葉夢珠(1981)。閱世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9. 丁淑梅、李將將(2016)。《萬壑清音》「北曲南腔」與「南曲北調」現象研究。戲曲藝術,37(3),15-21。
  30.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1.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2.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3. 中華學術院崑曲研究所編(1972)。蓬瀛曲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34. 王文章編(2000)。蘭苑集萃─五十年中國崑劇演出劇本選(1949-1999 年)。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35. 王文章編(2012)。傅惜華藏古典戲曲曲譜身段譜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
  36. 王季烈輯訂、劉鳳叔輯訂(1969)。集成曲譜。臺北:古亭書屋。
  37. 朱崇志(2004)。中國古代戲曲選本研究。上海=Shanghai:上海古籍出版社=Shanghai Ancient Works Publishing House。
  38. 李占鵬(2013)。《西游記》雜劇的發現、整理及研究。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8(9),52-56。
  39. 李春霞(2007)。明代蘇州版畫探微。淮北煤碳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3),144-146。
  40. 李福清、李平編(1993)。海外孤本晚明戲劇選集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1. 卓明星(2013)。《萬壑清音》所輯佚曲論析。滄州師範學院學報,29(1),33-36。
  42. 侯淑娟(200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43. 俞為民(2004)。崑山腔的產生與流變考論。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41(1),118-126。
  44. 俞為民(2006)。元代雜劇在崑曲中的流存。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8(1),69-76。
  45. 俞振飛編(1982)。振飛曲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46. 胡忌、劉致中(1989)。崑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47. 莊一拂(1982)。古典戲曲存目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8. 陳志勇編(2017)。明清孤本戲曲選本叢刊第一輯。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49. 陳志勇編(2017)。明清孤本戲曲選本叢刊第一輯。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50. 陳志勇編(2017)。明清孤本戲曲選本叢刊第一輯。北京=Beijing:國家圖書館出版社=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Press。
  51. 陸萼庭(2005)。清代戲曲與崑劇。臺北:國家出版社。
  52. 陸萼庭(2003)。崑劇腳色的演變與定型。民俗曲藝,139,5-28。
  53. 曾永義(2016)。戲曲學(一)。臺北:三民書局。
  54. 曾永義(1980)。說俗文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5. 曾永義(2002)。從腔調說到崑劇。臺北:國家出版社。
  56. 曾永義(2009)。戲曲之雅俗、折子、流派。臺北:國家出版社。
  57. 隋樹森(1982)。元曲選外編。臺北=Taipei:宏業書局=Hong Ye Books。
  58. 劉崇德(2003)。元雜劇樂譜研究與輯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59. 劉崇德編(2009)。中國古代曲譜大全。瀋陽:遼海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侯淑娟(2020)。論《曇花記》的評改與折子選輯。淡江中文學報,42,83-117。
  2. 侯淑娟(2022)。《紅梅記》折子選輯及其對當代新編戲的影響。戲曲學報,2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