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樂土嚮往:臺灣日治時期古典詩的桃花源意象

并列篇名

Craving for Wonderlands: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Image in Taiwanese Classic Literature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作者

林淑慧(Lin Shu-Hui)

关键词

桃花源 ; 樂土 ; 地景 ; 櫟社 ; 文化意象 ; Peach Blossom Land ; wonderland ; landscape ; Oak Poetry Society ; cultural image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5期(2019 / 06 / 01)

页次

237 - 26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傳統漢籍與山水畫中的桃花源意象,從歷史文化與空間得見流傳的厚度與廣度。臺灣日治時期(1895-1945)的文人善用桃花源的亙古主題,透過古典文學形塑理想的空間,並流露於殖民體制下的樂土嚮往,隱含應世之道。臺灣古典文學中的桃花源意象,不僅描述日月潭等地景的象徵意義,且感時批判追尋樂土的意圖,表現文人的理想與處世的抉擇。文本流露作者觀看文化意象的視角,或藉由樂土隱喻現實狀況,呈現欲從苦悶中掙脫,並尋求窗口與出路。從臺灣桃花源的空間想像、桃花源主題的入世關懷兩層面,分析臺灣古典詩的桃花源意象,探究如何結合文人的生命體驗,並承載古典文學抒情傳統演繹的意義。

英文摘要

The Image of Peach Blossom Land, usually found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landscape paintings, shows its profoundness and prevalence in historical culture and space.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1895-1945), Taiwanese litterateur made good use of the permanent image of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 shaping an ideal space with Classic literature as an expression of the desire for a wonderland under colonialism and implying their philosophies of life. The image of Peach Blossom is not only to describe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landscapes, also to display their decisions between ideals and reality inspired by the contemporary criticism against the intention of the pursuit of a wonderland. The texts reveal how authors view cultural images or reflect the status quo with wonderlands as metaphors, showing how they crave for a relief from sufferings and seek a way out. Based on the space imagination of the Peach Blossom Land and worldly cares which feature the Peach Blossom Land, the study analyzes the image of Peach Blossom Land in Taiwanese Classic Literature, inquires how to integrate the life experience of litterateur, and bears the deduced meanings of the sentimental traditions in Classic litera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衣若芬(2006)。瀟湘八景─地方經驗.文化記憶.無何有之鄉。東華人文學報,9,111-134。
    連結:
  2. 李文鈺(2007)。《山海經》的海與海神研究。政大中文學報,7,1-24。
    連結:
  3. 高莉芬(2004)。水的聖域:兩晉江海賦的原型與象徵。政大中文學報,1,113-148。
    連結:
  4. 陳惠齡(2014)。地景、歷史與敘事:竹塹文學的地方詮釋及其文化情境。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8,77-119。
    連結:
  5. 楊雅惠(2013)。時空越境,國族療傷:日治初始梁子嘉《日東遊草》的旅行敘述。國文學報,54,185-219。
    連結:
  6. 蔡瑜(2010)。陶淵明的懷古意識與典範形塑。臺大文史哲學報,72,1-34。
    連結:
  7. 鄭智仁(2012)。寧靜致和─論楊牧詩中的樂土意識。臺灣詩學學刊,20,127-160。
    連結:
  8. 賴錫三(2008)。〈桃花源記并詩〉的神話、心理學詮釋─陶淵明的道家式「樂園」新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2,1-40。
    連結:
  9. 顏健富(2011)。「小說」烏托邦─論晚清文學的結構性書寫。漢學研究,29(2),117-151。
    連結:
  10. 蘇恒安(2015)。米酒、美味地景、臺灣味。中國飲食文化,11(2),3-39。
    連結:
  11. 蘇恒安(2015)。米酒、美味地景、臺灣味。中國飲食文化,11(2),3-39。
    連結:
  12. 宋.蘊聞錄:《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大正藏》第47 冊,東京: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4。
  13. 漢劉向集錄(1978)。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漢劉安、漢高誘注(1984)。淮南子。臺北:臺灣世界書局。
  15. Relph, E.(1976).Place and Placelessness.London:Pion.
  16. ﹝日﹞大園市藏:《臺灣の中心人物》,臺北:日本植民地批判社,1935。
  17. 王忠滿:〈桃子園旅次有作寄家兄寶藏〉,《臺灣文藝叢誌》5:3(1923.3),頁41。
  18. 王則顯:〈珠潭〉,《臺灣文藝叢誌》1:7(1919.7),頁72。
  19. 王雲滄:〈萊園〉,《臺灣日日新報》第3 版,1924 年6 月4 日。
  20. 石守謙(2012)。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21. 吳彩娥(2004)。志士之高歌─許夢青詠懷類詩歌析論。國文學誌,8,101-115。
  22. 吳幅員輯(1970)。臺灣詩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3. 吳萱草:〈珠潭〉,《臺灣文藝叢誌》1:7(1919.7),頁73。
  24. 李碩卿:《東臺吟草》,臺北:保粹書房,1939。
  25. 李騰嶽(1956)。趙一山先生與劍樓吟社。臺北文物,4(4),61-66。
  26. 林朝崧:〈羅蔚村孝廉秀惠有事渡海紆道見過出示漫游留別諸作次韻奉贈即送其行〉,《無悶草堂詩存》,彰化:鹿港信昌社,1932,頁102-103。
  27. 林朝崧:〈春山〉,《臺灣文藝叢誌》1:6(1919.6),頁99。
  28. 林朝崧:〈雜詠〉,《臺灣文藝叢誌》1:6(1919.6),頁96。
  29. 林朝崧:〈桃花源〉,《臺灣文藝叢誌》2:4(1920.8),頁86-87。
  30. 林朝崧:〈秦始皇〉,《無悶草堂詩存》,彰化:鹿港信昌社,1932,頁29。
  31. 邱雯玲(1991)。湖濱觀光遊憩地理研究:以日月潭為例。戶外遊憩研究,4(1),35-65。
  32. 施懿琳、楊翠(1997)。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33. 施懿琳、鍾美芳、楊翠(1993)。臺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34. 胡萬川(2004)。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35. 張惠娟(1986)。樂園神話與烏托邦─兼論中國烏托邦文學的認定問題。中外文學,15(3),78-102。
  36. 梁成柟:〈遊珠潭記〉,《臺灣文藝叢誌》5:3(1923.3),頁7-9。
  37. 盛清沂(1962)。趙一山先生劍樓吟稿輯逸。臺灣風物,12(5),7-23。
  38. 許子文:〈思鱸〉,《詩報》93(1934.11),頁4。
  39. 許夢青:〈小艇〉,《臺灣文藝叢誌》1:12(1919.12),頁105。
  40. 連橫(1966)。臺灣詩薈雜文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1. 陳芳園:〈春感〉,《臺灣文藝叢誌》3:1(1921.1),頁68。
  42. 陳啟佑(1997)。山水小品中的樂土─以唐代山水小品為例。中外文學,26(6),56-74。
  43. 陳貫(1992)。豁軒詩草。臺北:龍文出版社。
  44. 陳滄玉(1992)。枕山詩抄。臺北:龍文出版社。
  45. 傅錫祺(1992)。鶴亭詩集。臺北:龍文出版社。
  46. 傅錫祺(1963)。櫟社沿革志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7. 黃富三編、陳俐甫編(1991)。近現代臺灣口述歷史。臺北: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
  48. 楊牧(2002)。失去的樂土。臺北:洪範書店。
  49. 楊爾材(1953)。近樗吟草。嘉義:近樗草堂。
  50. 葉舒憲、蕭兵、鄭在書(2004)。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想像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51. 廖振富(2006)。櫟社研究新論。臺北:國立編譯館。
  52. 臺南新報社編:《臺灣南部紳士錄》,臺南:臺南新報社,1907。
  53.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總督府職員錄》,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898。
  54. 劉克浩(2009)。臺灣原住民族口簧琴的變遷與適應─樂器製作與音響運用的轉化。臺灣音樂研究,8,61-82。
  55. 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
  56. 賴子清(1960)。古今臺灣詩文社(二)。臺灣文獻,11(3),74-100。
  57. ﹝日﹞鷹取田一郎編:《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