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卓蘭鎮客家方言小稱詞之形成與變異研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of the Formation and Variation of the Diminutives in Zhuolan Hakka Varieties

作者

鄭明中(Cheng, Ming-Chung)

关键词

客家話 ; 小稱詞 ; 卓蘭 ; 大埔 ; 東勢 ; Hakka ; Diminutive ; Zhuolan ; Dapu ; Dongshi

期刊名称

成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66期(2019 / 09 / 01)

页次

233 - 27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卓蘭鎮客家方言小稱詞的形成與變異,透過174個單音節詞根語素調查卓蘭大埔、饒平、海陸、四縣、苗栗四縣、竹東海陸、東勢大埔等客語腔調,每個腔調選取三名六十歲以上的發音人。調查結果如下:第一,除卓蘭四縣腔外,卓蘭鎮其他客語腔調都受到東勢大埔腔的影響,小稱詞形成方式已向東勢大埔腔靠攏。第二,卓蘭饒平腔及卓蘭海陸腔與桃園∕新竹饒平腔及竹東海陸腔在小稱詞形成方式上已完全不同。前兩者以單音節詞根語素兼帶[24]小稱調來形成小稱詞,後兩者則以後接小稱詞綴來形成小稱詞。第三,本研究亦利用地理語言學中「波傳論」與「洪水論」解釋東勢大埔腔「由南向北」的語言漸層擴散。最後,本研究回顧臺中地區開發史與移民史,從旁證明大埔客家話過去曾是臺灣中部最強勢的客語。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formation and variation of the diminutives in Zhuolan Hakka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those in Miaoli, Chudong and Dongshi Hakka varieties. This study utilized a fieldwork survey method, adopted 174 monosyllabic words as testing materials and chose three elders over sixty from each Hakka variety as speech informants. The survey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stated in the following. First, exclusive of Zhuolan Sixian Hakka, other Hakka varieties in Zhuolan Township have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Dongshi Hakka in the ways of diminutive formation. Second, concerning the ways of diminutive formation, Zhuolan Raoping Hakka and Zhuolan Hailu Hakka differ from Taoyuan/Hsinchu Raoping Hakka and Chudong Hailu Hakka. The former two form their diminutives by monosyllabic words with a [24] rising diminutive tone; the latter two still use suffixes to form diminutives. Third, this study used "wave theory" and "flood theory" in geolinguistics to explicate the south-to-north gradual diffusion of Dongshi Hakka into Zhuolan area. Eventually, by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and immigration history of central Taichung, this study evidenced that Dapu Hakka was once ever the strongest language in central Taichung in the past two to three hundred year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鄭明中(2008)。中塞式小稱在喉塞化小稱發展過程中的過度角色。中山人文學報,26,129-142。
    連結:
  2. 鄭明中(2018)。卓蘭饒平客家話小稱詞調查研究。臺灣語文研究,13(1),1-52。
    連結:
  3. 賴文英(2010)。臺灣海陸客語高調與小稱的關係。漢學研究,28(4),295-318。
    連結:
  4. Jurafsky, Daniel(1996).Universal Tendencies in the Semantics of the Diminutive.Language,72(3),533-578.
  5. Ohala, John J.(1984).An Et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Common Cross-language Utilization of F0 of Voice.Phonetica,41,1-16.
  6. Ohala, John J.(ed.),Hinton, Leanne(ed.),Nichols, Johanna(ed.)(1994).Sound Symbolism.Cambridge, 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1981)。方言調查字表。北京:商務印書館。
  8. 平田昌司(1983)。「小稱」與變調。Computional Analyses of Asian and African Languages,21,43-57。
  9. 朱曉農(2006)。歷史音系學的新視野。語言研究,26(4),31-42。
  10. 朱曉農(2004)。親密與高調─對小稱調、女國音、美眉等語言現象的生物學解釋。當代語言學,6(3),193-222。
  11. 江俊龍(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12. 江俊龍(2006)。論東勢客家話特殊35 調的語法功能、性質與來源。聲韻論叢,臺北:
  13. 江俊龍(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14. 江敏華(1998)。臺北=Taipei,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5. 何鳳驕編(2001)。臺灣省參議會資料彙編:行政區域規劃。臺北:國史館。
  16. 吳中杰(2009)。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結案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結案報告,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7. 吳中杰(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
  18. 吳國聖(2013)。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結案報告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結案報告,新北:客家委員會。
  19. 呂順安(1994)。臺中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0. 呂嵩雁(199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21. 李榮編、黃雪貞編纂(1995)。梅縣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2. 林文進(1996)。水果之鄉:卓蘭鎮。苗栗:苗栗縣政府。
  23. 林聖蓉(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24. 邵慧君(2005)。廣東茂名粵語小稱綜論。方言,4,337-341。
  25.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臺北:城邦集團貓頭鷹出版事業部。
  26. 客家委員會:《饒平大埔詔安客語辭典》,《客家雲》網站,網址:https://cloud.hakka.gov.tw/details?p=%20360。
  27. 客家委員會:《105 年度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調查研究報告》,新北:客家委員會,2016。
  28. 施添福(1995)。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換。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
  29. 施添福(2004)。清代臺灣北部內山地域社會(一)─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55(4),144-209。
  30. 洪惟仁(2010)。臺灣的語言地理。首屆中國地理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北京:
  31. 洪惟仁(2015)。語言分布發展的擴散論與類型論。語言暨語言學,16(5),639-661。
  32. 洪惟仁、 Ui Jin(2013)。台灣的語種分布與分區。語言暨語言學,14(2),315-369。
  33. 洪敏麟(1984)。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下)。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4. 洪敏麟(1984)。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5. 洪敏麟、陳炎正、溫振華、李南海、張美孋、戴寶村、洪慶峰總編輯(1989)。臺中縣大甲溪流域開發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36. 洪麗完(2012)。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結案報告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結案報告,新北:客家委員會。
  37. 范文芳(1996)。竹東腔海陸客語之語音現象。語文學報,3,215-237。
  38. 徐貴榮(2013)。變遷中的方言─以臺灣饒平客話為觀察對象。新生學報,11,15-36。
  39. 徐貴榮(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40. 徐瑞珠(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
  41. 徐嘉駿(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苗栗,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42. 袁翠(2016)。小稱的初始功能:表小?表昵稱?。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97-98。
  43. 涂春景(1998)。苗栗卓蘭客家方言詞彙對照。臺北:客家雜誌社。
  44. 張屏生(2007)。臺灣地區漢語方言的語音和詞彙。臺南:開朗雜誌。
  45. 張屏生(1999)。東勢客家話的超陰平聲調變化。聲韻論叢,臺北:
  46. 張屏生(2010)。臺灣苗栗縣卓蘭鎮當地閩南話和客家話雙方言接觸現象分析。客家的形成與變遷,新竹:
  47. 張屏生:《紙寮窩饒平腔客家話語彙初集》,未刊稿,1997。
  48. 張美娟(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
  49. 張勝彥(1989)。臺中縣志‧卷七‧人物志。臺中:臺中縣政府。
  50.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網站:http://hakka.dict.edu.tw//hakkadict/index.htm。
  51. 教育部(2012)。客家語拼音方案使用手冊。臺北:教育部。
  52. 曹志紜(2001)。南部吳語的小稱。語言研究,3,33-44。
  53. 曹逢甫、劉秀雪(2001)。閩南語小稱詞的由來─兼談歷史演變與地理分布的關係。聲韻論叢,臺北:
  54. 曹逢甫(2006)。語法化輪迴的研究─以漢語鼻音尾/鼻化小稱詞為例。漢語學報,2,2-15+95。
  55. 曹逢甫、李一芬(2005)。從兩岸三地的比較看東勢大埔客家話的特殊35/55 調的性質與來源。漢學研究,23(1),79-106。
  56. 曹逢甫、劉秀雪(2008)。閩語小稱詞語法化研究─語意與語音形式的對應性。語言暨語言學,9(3),629-657。
  57. 莊序平(1984)。赤山張氏族譜。臺中:中華民族譜系研究中心張氏族譜編纂委員會。
  58. 莊初昇(2004)。粵北土話音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9. 許文彬(1998)。臺中縣豐原區古蹟巡禮暨史料彙編。臺中:臺中縣古風遊藝學會。
  60. 郭中(2018)。論漢語小稱範疇的顯赫性及其類型學意義。中國語文,2,163-176+255。
  61. 陳秀琪(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62. 陳炎正(2003)。臺中史話。臺中:新廣莊文史工作室。
  63. 陳炎正(2000)。葫蘆墩圳開發史。臺中:臺中縣葫蘆墩文教協會。
  64. 陳炎正(2007)。臺中開發先驅:張達京。臺中:臺中縣文教協會。
  65. 陳運棟(1978)。客家人。臺北:聯亞出版社。
  66. 陳運棟總編纂(2014)。卓蘭鎮志。苗栗:苗栗縣卓蘭鎮公所。
  67. 陳運棟總編纂(2014)。卓蘭鎮志。苗栗:苗栗縣卓蘭鎮公所。
  68. 陳運棟總編纂(2014)。卓蘭鎮志。苗栗:苗栗縣卓蘭鎮公所。
  69. 麥耘(1990)。廣州話的特殊35 調。第二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廣州:
  70. 麥耘(1995)。廣州話的語素變調及其來源與嬗變。音韻與方言研究,廣州:
  71. 彭美慈(2007)。臺北=Taipei,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72. 黃基正(1969)。臺灣省苗栗縣志‧卷二‧人文志‧氏族篇、語言篇。苗栗:苗栗文獻委員會。
  73. 黃雪貞(1992)。梅縣客家話的語音特點。方言,4,275-289。
  74. 黃鼎松(1998)。苗栗的開拓與史蹟。臺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75. 楊宗穆(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76. 楊宗穆(2002)。清代卓蘭地方的拓墾與族群關係。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77. 溫振華(1994)。清代東勢地區的土地開墾。臺北:日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8. 溫振華、池永歆(2001)。中縣文獻‧第八期:臺中縣客家族群專輯。臺中:臺中縣文化局。
  79. 董忠司(1994)。東勢客家語音系統略述及其音標方案。客家語研討會論文集,新竹:
  80. 詹伯慧編(2001)。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81. 詹伯慧編、張日昇編(1988)。珠江三角洲方言詞匯對照。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82. 詹伯慧、劉陶天、張百城、張勇、許時烺、詹順之、許金招、鄧開頌(2003)。饒平客家話。廣州:廣東饒平客屬海外聯誼會。
  83. 雷容(2017)。漢語小稱的語義演變機制。漢語學報,2,89-94。
  84. 彰化縣文化局(2005)。彰化縣客家族群分布調查。彰化:彰化縣文化局。
  85. 趙元任、丁邦新譯(1980)。中國話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學。
  86. 趙冬梅(2002)。關於小稱的基本認識。語文學刊,2,52-55。
  87. 劉英享(1999)。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班。
  88. 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移墾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89. 蔡佩芸(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90. 賴文英(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91. 賴文英(2010)。大埔客語特殊35 調來源的內外思考。客語千秋:第八屆國際客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
  92. 賴淑芬(201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93. 錢惠英(1991)。屯溪方言的小稱音變及其功能。方言,3,200-203。
  94. 錢曾怡(2002)。論兒化。漢語方言研究的方法與實踐,北京:
  95. 羅月鳳(2005)。臺灣台中縣東勢鎮福隆里「饒平語」再探。第三十八屆國際漢藏語學術研討會,廈門:
  96. 羅肇錦(1997)。從臺灣語言聲調現象論漢語聲調的演變的幾個規律。臺灣語言發展學術學術研討會,新竹:
  97. 羅肇錦(2000)。臺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98. 羅肇錦(1988)。客語語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99. 羅肇錦編纂、劉增榮編纂(2007)。重修苗栗縣志‧卷六‧語言志。苗栗:苗栗縣政府。
  100. 蘇軒正(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101. 饒平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1994)。饒平縣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2021)。廣東省大埔縣東南部客家方言小稱詞調查研究。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3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