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日治時期熊谷良正《臺灣語之研究》的幾點觀察
|
并列篇名
|
Observations on Ryoushou Kumagai's Taiwanese Study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DOI
|
10.6210/JNTNU.202003_65(1).0005
|
作者
|
林香薇(Hsiang-Wei Lin)
|
关键词
|
日治時期 ; 多義詞 ; 漢字 ; 熊谷良正 ; 語法功能 ;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polysemy ; Chinese characters ; Ryoushou Kumagai ; grammatical function
|
期刊名称
|
師大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65卷1期(2020 / 03 / 01)
|
页次
|
93
-
122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從熊谷良正臺語著作《臺灣語之研究》(1931)入手,透過對「予hōo」、「共kā」、「佮kah」、「落loh」、「愛ài」、「親像tshin-tshiūnn」等詞彙的探討,觀察該書漢字書寫與語法功能、多義詞的義項畫分、漢字與形音義關係、詞彙與語用分工等問題,並與陳輝龍的《臺灣語法》(1934)、小川尚義編的《臺日大辭典》(1931∼1932)相互比較,以釐清日治時期熊谷良正的臺語運用,並呈現他對臺語研究的貢獻。
|
英文摘要
|
The article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aiwanese study (Ryoushou Kumagai, 1931), which compares studies by Chen Hui Long (1934) and Naoyoshi Ogawa (1931-1932). In this article, the words "予hōo," "共kā," "佮kah," "落loh," "愛ài," and "親像tshin-tshiūnn" are discussed to observe the writ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s, the meanings of polysemous wor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sounds, and the vocabulary and pragmatic division in order to clarify Ryoushou Kumagai's use of Taiwanese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nd to present his contribution to Taiwanese studies.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李壬癸(2009)。日本學者對於台灣南島語言研究的貢獻。臺灣語文研究,4,1-20。
連結:
-
洪惟仁(2009)。小川尚義對漢語研究的貢獻。臺灣語文研究,4,33-68。
連結:
-
連金發(2009)。日治時代台灣閩南語詞彙語義研究回顧。臺灣語文研究,4,79-94。
連結:
-
湯廷池(2010)。評介兩本在日治時期以日文撰寫的台灣語法書。臺灣語文研究,5(2),1-18。
連結:
-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http://www.lib.ntnu.edu.tw/database/dbview.jsp?id=72BC1C39-DB44-58E1-5B4F-9975E256C265&type=0 ,107年11月1日∼108年1月15日下載。
-
中研院閩客語典藏計畫,http://minhakka.ling.sinica.edu.tw/bkg/bkg.php?gi_gian=hoa,107年11月1日∼108年1月15日下載。
-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http://www.lib.ntnu.edu.tw/database/dbview.jsp?id。http://www.lib.ntnu.edu.tw/database/dbview.jsp?id=718238BB-3B68-69B1-3C57-23914B12278D&type=0
-
(元)脫脫(1985).宋史.北京市:中華書局.
-
(北魏)楊衒之(1966).洛陽伽藍記.北京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
(西漢)司馬遷(1982).史記.北京市:中華書局.
-
(宋)李昉(編)(1990).太平廣記.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宋)陸游,陸費逵(總勘)(1965).渭南文集.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
(宋)蘇軾(1960).東坡樂府.臺北市:廣文書局.
-
(明)李時珍(1968).本草綱目.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
(明)凌濛初(2004).初刻拍案驚奇.天津市:天津古籍出版社.
-
(明)湯顯祖,徐朔芳(校注),楊校梅(校注)(1986).牡丹亭.臺北市:里仁書局.
-
(東周)左丘明,(晉)杜預(解集),陸費逵(總勘)(1965).春秋左氏傳杜氏集解.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
(東晉)陶淵明,(清)陶澍(集注)(1965).靖節先生集.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
(東漢)王充,陸費逵(總勘)(1965).論衡.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
(後晉)劉昫,陸費逵(總勘)(1965).舊唐書.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
(唐)吳競,(元)戈直(集論)(1966).貞觀政要.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
(唐)李延壽,陸費逵(總勘)(1965).北史.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
(唐)唐太宗,何超(音義),陸費逵(總勘)(1965).晉書.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
(秦)尹喜,陸費逵(總勘)(1965).關尹子.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
(清)阮元(校刻)(1980).十三經注疏.北京市:中華書局.
-
(清)曹雪芹,高鶚(點評),脂硯齋(點評),王希廉(點評)(2009).紅樓夢.北京市:中華書局.
-
小川尚義改訂,《修正台灣十五音及字母詳解》(臺北市: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課,1901)
-
小川尚義(編)(1993).臺日大辭典.臺北市:武陵出版社.
-
小川尚義(編)(1993).日臺大辭典.臺北市:武陵出版社.
-
小川尚義(編),《日臺小字典》(臺北市: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課,1898)。
-
小川尚義(編)(1993).臺日大辭典.臺北市:武陵出版社.
-
川合真永,《新撰註解日臺會話獨修》(臺北市:臺灣語通信研究會,1916)。
-
川合真永,《臺灣笑話集》(臺北市:臺灣日日新報社,1915)。
-
川合真永,《簡易速成日臺語入門》(臺北市:臺灣語通信研究會,1913)。
-
川合真永,《獨修自在日臺會話話法》(臺北市:臺灣語通信研究會,1913)。
-
川合真永,《通信教授臺灣語講義錄》(臺北市:臺灣語通信研究會,1912)。
-
王育德(編)(1993).臺灣語常用語彙.臺北市:武陵出版社.
-
吳守禮(2000).國臺對照活用辭典.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
村上嘉英(編)(1981).現代閩南語辭典.奈良市:天理大學出版部.
-
杜嘉德(編)(1993).廈英大辭典.臺北市:武陵出版社.
-
杉房之助,《臺灣土語叢誌》(臺北市:博文堂,1900)。
-
周長楫(編)(1993).廈門方言辭典.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
-
岩崎敬太郎,《臺灣語典》(臺北市:臺灣語典發行所,1922)。
-
東方孝義,《台日新辭書》(臺北市:臺灣總督府警務局內台灣警察協會,1931)。
-
洪惟仁(1987).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五種語言篇.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 new/default.jsp,107年11月1日∼108年1月30日下載。
-
連金發(2002).Grammatical Function Words 乞,度,共,甲,將and 力 in Li4 Jing4 Ji4 荔鏡記 and their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Min.南北是非:漢語方言的差異與變化,臺北市:
-
陳君慧(2002)。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
-
陳輝龍,《臺灣語法》(臺北市:臺灣總督府警察官及司獄官練習所,1934)。
-
麥嘉湖(編), John(1988).英廈辭典.臺北市:南天書局.
-
楊秀芳(1998).閩南語字彙.臺北市:教育部.
-
楊秀芳(1999).閩南語字彙.臺北市:教育部.
-
葉蜚聲,徐通鏘(1998).語言學綱要.臺北市:書林出版社.
-
董忠司(編)(2000).臺灣閩南語辭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
熊谷良正,《臺灣語之研究》(臺北市:臺灣日日新報社,1931)。
-
臺灣總督府、民政局、學務部,《新日本語言集甲號》(東京都:秀英舍第一工場印刷,1896)。
-
劉克明,《國語對譯臺語大成》(臺北市:新高堂書店,19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