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黃仲炎《春秋通說》對「褒貶」的省思

并列篇名

Analysis on the Appraisal of Huang Zhong-yan's Chunqiu Tong Shuo

DOI

10.29419/SICL.201507_(40).0005

作者

謝秉憲(Hsieh Ping-hsien)

关键词

黃仲炎 ; 春秋通說 ; 褒貶 ; 經典詮釋 ; 以事解經 ; Huang Zhong-yan ; Chunqiu Tong Shuo ; appraisal ; Canon-interpretation ; Fact-Centered Interpretation

期刊名称

中國文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40期(2015 / 07 / 01)

页次

177 - 22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透過黃仲炎《春秋通說》一書的反「褒貶」立場,及其所提出的「書其事即見其罪」說,探究《春秋》學中「以事解經」一派的主張。首先,黃仲炎以諸多內證證明《春秋》並未以筆削來表達褒貶,並認為「褒貶」本身即是一種僭越之舉。但黃仲炎雖反對「褒貶」,卻並不完全反對《春秋》有「例」。因其對《春秋》的預設是由魯史「筆削」而成,則《春秋》必定有「隻字垂法」及「通例」,亦有「內諱」與「為王者諱」幾種書記原則。反「褒貶」之外,黃仲炎另外提出了讀《春秋》的方法:《春秋》「書其事即見其罪」,後人可從事上去尋求《經》中人物的是非對錯,此即是「以事解經」的解經方式。然細究《春秋通說》一書可以發現,主張「以事解經」者仍會碰到幾個困難:三《傳》有時皆未掌握比《經》文更詳細的史料,無法有完整的事可供參酌,而即便參酌《左傳》豐富的敘事,仍可能對事有不同的判斷,甚至《春秋通說》中也有對三《傳》之事皆不信的例子,此是「書其事即見其罪」的主張所衍生出的問題。黃仲炎《春秋通說》的立場與朱熹一脈相承,見解亦相當接近。然而朱熹並未有完整的《春秋》注解,但透過黃仲炎之書,正可具體地發現朱熹在《春秋》學中所引起的新的解經風氣,及其後學在實踐朱熹所提出的解經方法時所遭遇的矛盾,這便是黃仲炎《春秋通說》一書的價值所在。

英文摘要

This essay mainly research the Canon-interpretation of the Chunqiu in the academic field through Huang Zhong-yan's Chunqiu Tong Shuo. Huang tried to prove which Chunqiu have never convey the meaning of "bao bian" (appraisal) by using numerous internal text. In addition, Huang regarded "bao bian" (appraisal) as an assuming behavior. Furthermore, Huang proposed the method of reading Chunqiu, which is named as "Fact-Centered Interpretation". By that, the posterity could recognize right or wrong of the character of Chunqiu. However, who advocate "Fact-Centered Interpretation" may put themselve into a dilemma. So, in conclusion, this thesis consider that the value of Huang's Chunqiu Tong Shuo is realization which the change of a new interpretation from Zhu Xi and the difficulty of practicing the method of the new interpret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丁亞傑(2007)。方法論下的春秋觀:朱子的春秋學。鵝湖學誌,38,47-90。
    連結:
  2.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 (1969)。通志堂經解。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4. (1973)。古經解彙函。臺北:中新書局。
  5. (1969)。通志堂經解。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6.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1978)。十三經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8. (1978)。十三經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9. (1969)。通志堂經解。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0. (1969)。通志堂經解。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1. (1978)。十三經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2. (1969)。通志堂經解。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3.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1969)。通志堂經解。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15. 宋朱熹(1984)。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
  16. 宋胡安國、王麗梅校點(2011)。春秋傳。長沙:岳麓書社。
  17. 宋黃仲炎(1986)。春秋通說。臺北:世界書局。
  18.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1986)。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19. 清皮錫瑞(1954)。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
  20. 清紀昀總纂(2000)。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21. 清孫詒讓、潘猛補點校(2011)。溫州經籍志。北京:中華書局。
  22. 清鍾文烝、駢宇騫點校、郝淑慧點校(2009)。春秋穀梁經傳補注。北京:中華書局。
  23. 漢司馬遷、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瀧川龜太郎考證(1988)。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
  24. Angeles, Peter A.、段德智譯、尹大貽譯、金常政譯(2004)。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
  25. 王力編(1999)。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
  26. 宋鼎宗(1986)。春秋宋學發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7. 宋鼎宗(2000)。春秋胡氏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28. 李建軍(2008)。宋代《春秋》學與宋型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9. 沈玉成、劉寧(1992)。春秋左傳學史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30. 汪惠敏(1989)。宋代經學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31. 周予同、朱維錚編校(2012)。孔子、孔聖和朱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2. 林義正(2010)。《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3. 姜龍翔(2007)。試探朱熹對《春秋》的態度及其解經方法。雲漢學刊,14,141-166。
  34. 夏長樸(2011)。《四庫全書總目》對宋代經學的觀察─以《春秋》學為例。第四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
  35. 晁岳佩(2008)。春秋三傳要義解讀。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36. 康凱淋(2014)。胡安國《春秋傳》研究。臺北:致知學術出版社。
  37. 張素卿(1998)。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38. 張高評(2013)。敘事義理二分與朱熹之《春秋》觀─兼論朱子徵實之治學精神。第八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
  39. 張高評(2011)。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臺北:里仁書局。
  40. 陳新雄(1964)。春秋異文考。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41. 章權才(1999)。宋明經學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42. 程發軔(1996)。春秋要領。臺北:三民書局。
  43. 楊伯峻編(1990)。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44. 楊伯峻、何樂士(2001)。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
  45. 楊燕(2010)。《朱子語類》經學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
  46. 葉建華(1994)。論朱熹對孔子《春秋》的認識和評價。孔子研究,1994(4),94-101。
  47. 趙友林(2010)。《春秋》三傳書法義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48. 趙伯雄(2014)。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49. 劉德明(2009)。以事解經方法的實踐與反省─論湛若水《春秋正傳》對《左傳》「以事解經」方法的承續與其反省。儒學研究論叢,臺北:
  50. 劉德明(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51. 劉曉雯(201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廣州,暨南大學。
  52. 蔡方鹿(2004)。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53. 鄭良樹(2005)。「孔子作《春秋》」說的形成。中國經學,桂林:
  54. 錢穆(1989)。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
  55. 戴君仁(1978)。春秋辨例。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56. 羅軍鳳(2005)。朱熹說《春秋》。史學史研究,2005(3),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