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羅近溪思想中的「赤子之心」與「孝弟慈」

并列篇名

Luo Jin Xi's Thought About "the heart of a child" and "xiaotici"

DOI

10.29419/SICL.201807_(46).0002

作者

潘虹智(Pan Hong-zhi)

关键词

羅近溪 ; 赤子之心 ; 天心 ; 孝弟慈 ; Luo Jin Xi ; the heart of a child ; xiaotici ; Tian di zhi xin ; Tianxin

期刊名称

中國文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46期(2018 / 07 / 01)

页次

33 - 8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孝弟慈」與「赤子之心」,一直是羅汝芳研究中經常被提出和關注的議題。楊祖漢將近溪學的要旨歸宗於「孝弟慈」,認為從孝弟慈入手可以上下其講,孝弟慈是存在界生生之理的展現,可由人生界進而言及整體的存在界,而「孝弟慈」係由「赤子之心」所出。然而,此兩者亦可先分開討論。經由爬梳,發現不論是由天到人的縱貫層面,或是人所構成的身心橫向關係,皆可發現近溪思想中的「赤子之心」其實就是人心的原始狀態,此原始狀態和身體合而未分,雖不為一但亦不可言二。且必須注意的是,人心的原始狀態只是與天體段相似,但不是天,故需常常敬順於天,「赤子之心」本身不具備最後承擔之力量,此力量和標準皆是「天」而不是「人」。「赤子之心」發出「孝弟慈」,此不學不慮的親愛之情,正是天所賦予人能夠成聖之根據。若由此情悟入善性在己,則可入於「美、大、聖、神」之境,其中過程亦可由「見天地之心」、「中行獨復」、「黃中通理」等卦象說明。但若執此善性所發之情,卻終究未能過得「信關」,則就算有鄉人稱善、稱孝之表現,亦如同無源之水,最終也只徒具形式。近溪言「孝弟慈」不僅從正面立論,亦未忽略徒具形式之「孝弟慈」的負面效果。除此之外,其將「慈」的地位抬高,解釋成「孝弟所從生」,為的便是標舉「慈」便是如同天道生化般無所止息的生生之機,由此亦可看出近溪思想中所有概念的討論,其實都不出「天人關係」之範疇。近溪雖然被歸為泰州王門,但其心學已出現「由心轉性」,甚至是著重強調天賦之性背後的「天」之思想意趣。

英文摘要

The two concepts of "xiaotici"(孝弟慈) and "the heart of a child"(赤子之心) are very important in Luo Jin Xi's(羅近溪) thought. Through this paper, we can find that the "the heart of a child"(赤子之心) is the original state of the human heart. This state is similar to "tian"(天), but not "tian"(天) itself. Therefore, "the heart of a child"(赤子之心) is not the basis of moral. This basis comes from "tian"(天), not from people. "The heart of a child"(赤子之心) contains the natural feelings of "xiaotici"(孝弟慈). This kind of natural feelings is given to human beings by "tian"(天), and it is the basis for a person to be a saint. In addition, Luo Jin Xi(羅近溪) raised the status of "ci"(慈). He believes that "xiaoti"(孝弟) are produced by "ci."(慈) The purpose is to emphasize that "ci"(慈) is like the driving force, which was used to generate the world by "tiandao"(天道).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彭國翔(2002)。王畿與道教─陽明學者對內丹道教學的融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1,255-292。
    連結:
  2. 楊祖漢(2006)。羅近溪思想的當代詮釋。鵝湖學誌,37,145-175。
    連結:
  3. 楊儒賓(2005)。論「觀喜怒哀樂未發前氣象」。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5(3),33-74。
    連結:
  4. 楊儒賓(2009)。理學論述的「自然」概念。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4,103-159。
    連結:
  5. 蕭進銘(2006)。從外丹到內丹─兩種形上學的轉移。清華學報,新36(1),31-71。
    連結:
  6. 謝居憲(2012)。羅近溪之家庭哲學。鵝湖學誌,49,75-113。
    連結:
  7. (2004)。中華道藏。北京:華夏。
  8. (1994)。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北京:中華書局。
  9. (1994)。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北京:中華書局。
  10. (2004)。中華道藏。北京:華夏。
  11. 西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2001)。尚書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12. 宋朱熹(2013)。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13. 宋邵雍(1972)。擊壤集。臺北:廣文書局。
  14. 宋張君房編、李永晟點校(2007)。雲笈七籤。北京:中華書局。
  15. 宋程顥、宋程頤、王孝魚點校(1981)。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16. 明王畿、吳震編校整理(2007)。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17. 明羅汝芳、方祖猷編校整理、梁一群編校整理、李慶龍編校整理(2007)。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18. 東晉葛宏、陳飛龍語譯(2001)。抱朴子內編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東漢班固、唐顏師古注(1987)。漢書。臺北:鼎文書局。
  20. 清李慈銘(2001)。越縵堂讀書記。瀋陽:遼寧教育。
  21. 魏‧王弼撰,東晉.韓康伯注:《周易註》,《文淵閣四庫全書》,冊7。
  22. 魏何晏注、梁皇侃疏、清鮑廷博校(1966)。論語集解義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23. 小野澤精一編、福永光司編、山井湧編、李慶譯(2007)。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4. 王麗梅(2006)。試論禪學對王陽明心學的吾儕。宗教哲學,38,80-88。
  25. 弗朗索瓦•于連、宋剛譯(2002)。道德奠基─孟子與啟蒙哲人的對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6. 石田秀實、楊宇譯(1993)。氣‧流動的身體。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27. 牟宗三(2003)。王弼集校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8. 牟宗三(2003)。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9. 吳震(2005)。羅汝芳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30. 李明輝(2012)。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31. 李明輝(1990)。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32. 李明輝(2013)。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33. 李慶龍(199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
  34. 唐君毅、霍韜晦編選(2005)。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5. 徐兆仁編(1990)。天元丹法‧性命圭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6. 陳立勝(2012)。「身不自身」:羅近溪身體論發微。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10-18。
  37. 陳榮捷(1992)。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8. 勞思光(2012)。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
  39. 楊祖漢(2000)。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中國觀點。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40. 楊儒賓(2005)。一陽來復─《易經‧復卦》與理學家對先天氣的追求。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
  41. 樓宇烈校釋(2006)。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42. 錢穆(2000)。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素書樓基金會。
  43. 謝居憲(2010)。牟宗三先生對羅近溪哲學的詮釋。當代儒學研究,8,211-244。
  44. 魏月萍(2016)。君師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論述。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45. 魏月萍(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