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棲居與安頓-論〈三與樓〉中樓的物性轉換

并列篇名

Dwelling and Settling: The Metamorphosis of Sentiment Toward San-Yu-Lou

DOI

10.29419/SICL.201807_(46).0003

作者

曹姮(Cao Heng)

关键词

李漁 ; 三與樓 ; 物質文化 ; 藝術品 ; 禮物 ; 商品 ; Li Yu ; San-Yu-Lou ; material culture ; art ; gift ; commodity

期刊名称

中國文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46期(2018 / 07 / 01)

页次

85 - 11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李漁《十二樓》一書雖以「樓」為題,但大多數篇目中,「樓」都被一筆帶過,並不是故事的主體。而〈三與樓〉一篇卻與眾不同,樓不僅成為文中重點描繪的對象,甚至在敘事結構上也成為重要的「功能性物象」,串聯起人物的互動。整個故事圍繞建樓、賣樓,以及樓的失而復得展開。本文從「物質文化」的角度出發,從李漁〈三與樓〉一篇中樓的物性及物權轉化方面的三個轉折關鍵進行切入,剖析樓從「建築物」轉變為「藝術品」,再從不可讓與的「藝術品」轉化為可買賣的「商品」這一過程的發生機制及作者可能的安排意圖。

英文摘要

Although titled Twelve Buildings, most of the stories in this collection do not focus on the buildings. However, in "San-Yu-Lou", the building (San-Yu-Lou) is not only described in details, but also seen as a significant functional image in the story. San-Yu-Lou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characters. The story unfolds as the building is constructed, sold and regain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ree key points in the story of "San-Yu-Lo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terial culture, so as to illustrate how the building becomes a work of art and how it is converted to a piece of commodity. The purpose of the analysis is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author’s intention behind some contradictory plo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張璉(2003)。偕我同志─論晚明知識份子自覺意識中的群己觀。東華人文學報,5,161-182。
    連結:
  2.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 清李漁(1992)。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4. 清李漁(2002)。閒情偶寄。臺北:明文書局。
  5. 清李漁、陶恂若校注、葉經柱校閱(2008)。十二樓。臺北:三民書局。
  6. Appadurai, Arjun(1986).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 Bourdieu, Pierre(1979).Algeria.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 Bourdieu, Pierre(1977).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 Dent, Tim、龔永慧譯(2009)。物質文化。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0. Heidegger, Martin(2010).Basic Writings.London:Routledge.
  11. Tilley, Christopher,Keane, Webb,Küchler, Susanne,Spyer, Patricia,Rowlands, Michael(2006).Handbook of Material Culture.London:Sage Publications.
  12. 布爾迪厄、劉暉譯(2011)。藝術的法則。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13. 朱偉玨(2006)。超越社會決定論─Bourdieu「文化資本」概念再考。南京社會科學,2006(3),87-96。
  14. 李錦、王含章(2016)。阿怒人的家屋社會和空間觀念。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3),30-35。
  15. 李鵬飛(2011)。試論古代小說中的「功能性物象」。文學遺產,2011(5),119-128。
  16. 孟悅編、羅鋼編(2008)。物質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7. 柯律格、高昕丹譯、陳恒譯(2015)。長物: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8. 孫楷第(2009)。滄州後集。北京:中華書局。
  19. 海德格爾、孫周興譯(2005)。演講與論文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 張成全(2006)。論李漁的園林實踐對文學創作的影響。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6(4),82-84。
  21. 張婕(2014)。論李漁的園林小說《十二樓》。美與時代(上),2014(4),65-66。
  22. 淡江大學中文系編(1993)。俠與中國文化。臺北:臺灣學生。
  23. 莫斯、汲喆譯(2002)。禮物:古代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理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4. 程敬(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
  25. 黃果泉(2004)。雅俗之間:李漁的文化人格與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6. 黃衛總(2012)。晚明朋友楷模的重寫:馮夢龍《三言》中的友倫故事。人文中國學報,18,22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