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pecific will of the state, public officials perform their duties to exercise public power against specific people or things, and impose coercive measures when necessary. The legal interest of this crime is the lawful exercise of the public power of the state, the prestige of the executive action of the state or the agency, and the monopoly of the public power of the state. Therefore, the definition of the public official of this crime should be interpreted under this normative purpose. The conviction of this crime is that the offender employs violence or threats against a public official engaging in the performance of his duties, and the "legality" of the duties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duties performed by the public official,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when performing the duties. Not only must the public official have authority over his duties, but also the specific act must fall within the scope of specific authority. Violence is a physical influenc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on the public official exercising public power with the purpose of obstructing or making it difficult to perform official duties. If just passive inaction, noncooperation, or reflexive blocking, doesn't belong to. Threat is the notification to a public official by an imminent act of violence. It is a psychological influence, and its coercive effect must occur in the performance of official duties. Because this crime is a special provision of Coercion, the threat of obstructing official duties should not be just a sensitive evil, but contain violence. Driving a powered vehicle or carrying a weapon or other dangerous items with intent to use has been amended as an aggravating element of this crime for the purpose of safeguarding the life and health of public officials performing their dut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
参考文献
|
-
彭美英(2007)。由刑法阻卻違法事由概念論「國家有錯誤特權」。台北大學法學論叢,63,110。
連結:
-
黃榮堅(2009)。刑法上個別化公務員概念。臺大法學論叢,38(4),326。
連結:
-
臺灣高等法院 102 年度上易字第 2456 號刑事判決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109 年度交簡字第 2384 刑事判決
-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109 年度簡字第 2771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5 年度上易字第 261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6 年度上易字第 1479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108 年度上訴字第 1543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107 年度上訴字第 420 號刑事判決
-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110 年度訴字第 687 號刑事判決
-
司法院釋字第 535 號解釋
-
臺灣高等法院 109 年度上訴字第 1889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1 年度上易字第 339 號刑事判決
-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110 年度簡上字第 32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96 年度上易字第 1046 號刑事判決
-
最高法院 101 年度台上字第 763 號刑事判決
-
最高法院 102 年度台上字第 3666 號刑事判決
-
最高法院 30 年度上字第 955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9 年度上訴字第 27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105 年度交上易字第 324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9 年度上易字第 786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99 年度上易字第 947 號刑事判決
-
最高法院 110 年度台上字第 4411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8 年度上易字第 1728 號刑事判決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110 年度訴字第 327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 107 年度上訴字第 1198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9 年度上易字第 1904 號刑事判決
-
最高法院 108 年度台上字第 3122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4 年度上易字第 792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9 年度上易字第 1063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9 年度上易字第 1091 號刑事判決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110 年度訴字第 476 號刑事判決
-
最高法院 98 年度台上字第 4782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8 年度上易字第 1757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96 年度上易字第 1273 號刑事判決
-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110 年度易字第 137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8 年度上易字第 2286 號刑事判決
-
最高法院 109 年度台上字第 4338 號刑事判決
-
最高法院 79 年度台上字第 5253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9 年度上易字第 221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109 年度易字第 435 號刑事判決
-
最高法院 107 年度台上字第 3164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8 年度上易字第 1116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1 年度上訴字第 954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108 年度上易字第 519 號刑事判決
-
BGHSt 25, 313
-
臺灣高等法院 109 年度上易字第 1359 號刑事判決
-
臺灣臺南地法院 110 年度簡字第 580 號刑事判決
-
最高法院 53 年度台上字第 193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10 年度上易字第 171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90 年度上易字第 3220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8 年度上易字第 1472 號刑事判決。
-
最高法院 109 年度台上字第 5318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90 年度上易字第 322 號刑事判決
-
最高法院 75 年度台上字第 3097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4 年度矚上更(一)字第 1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5 年度上易字第 164 號刑事判決
-
最高法院 107 年度台上字第 4249 號刑事判決
-
最高法院 99 年台上字第 553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2 年度上訴字第 1364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9 年度上易字第 761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96 年度上易字第 197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9 年度上易字第 493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9 年度上易字第 827 號刑事判決
-
最高法院 110 年度台上字第 2280 號刑事判決
-
臺灣高等法院 109 年度上易字第 493 號刑事判決
-
最高法院 109 年度台上字第 4805 號刑事判決
-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106 年度易字第 40 號刑事判決
-
Fischer(2019).Strafgesetzbuch.
-
Hillenkamp(2001).40 Porbleme aus dem Strafrecht Besonderer Teil.
-
Laufhütte(herausgegeben),Rissing-van Sann(herausgegeben),Tiedemann(herausgegeben)(2009).Strafgesetzbuch Leipziger Kommentar.
-
Schönke,Schröder(2019).Straftgesetzbuch.
-
Wessels,Hettinger,Engländer(2019).Strafrecht BT1.
-
王乃彥(2012)。論妨害公務罪內涵的職務合性法概念。甘添貴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下冊
-
立法院公報處,《立法院公報》,2021 年 1 月 21 日,第 110 卷第 11 期(4862)第 3 冊,頁 47。
-
吳耀宗(2020)。毆打義交與妨害公務罪。月旦法學教室,208,21。
-
李震山(2016).警察行政法論.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林東茂(2010)。廢弛職務致釀災害罪。警察法學,9,6-9。
-
林裕順(1997)。探討妨害公務罪上的幾個問題。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2,424。
-
梁恆昌(1988)。狹義妨害公務罪之探討。法令月刊,39(11),4。
-
梅可望(2015).警察學.中央警察大學.
-
陳英淙(2015)。探討警察法之危害概念。政大法學評論,140,168。
-
陳英淙(2015)。攔停拒絕酒測之法律評價。軍法專刊,61(4),20。
-
曾淑瑜(2007)。妨害公務罪的行為客體是「公務員」?還是「公務」?。台灣法學雜誌,91,87。
-
黃惠婷(2018).刑法案例研習(三).新學林出版社.
-
黃榮堅(2012).基礎刑法學(上).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蔣基萍(2001)。現行台灣警察業務之初探。警學叢刊,31(4),139。
-
蔡震榮(2016).警察職權行使法概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聯合報,〈女老師拒臨檢遭警大外割雙方互控傷害結果出爐〉, 〈https://udn.com/news/story/7321/5845550〉,最後瀏覽日:2021 年 11 月 30 日。
-
聯合新聞網,〈機車起步搖晃就是酒駕?檢察官:警察職權非毫無界線〉,〈https://udn.com/news/story/7321/5528834〉,最後瀏覽日:2021 年 11 月 30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