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台灣原住民族語言活力:研究與推動

并列篇名

Taiwan's Aboriginal Language Vitality: Research and Promotion

DOI

10.30403/Ethnologia.201804_(41).0006

作者

陳誼誠/Rata Mayaw(CHEN, I-chen)

关键词

原住民族語言流失 ; 語言活力 ; 語言復振 ; 語言活力評估 ; language loss of Taiwanese aboriginal peoples ; language vitality ;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 assessment of language vitality

期刊名称

民族學界

卷期/出版年月

41期(2018 / 04 / 01)

页次

137 - 16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以觀察台灣原住民族語流失狀況所進行之相關研究,係較晚近才受到關注,本文自國際語言活力研究趨勢切入,進而述及社會語言學式、民族學界以及本族人士對於此研究風向的相關討論,輔以學位論文的比較,以及政府部門的調查,主軸在於回顧原住民族語的活力評估相關論述及研究、報告等,希冀藉此了解台灣在族語活力評估研究上的歷程,俾作為後續相關研究的基礎。綜觀本文所進行之研究回顧,筆者認為在社會語言學領域及民族學界都已漸將課題,朝向對民族語言復振及活力的關心上。有此轉變除了在經年的研究過程中,有鑑於族語的流失日趨嚴重,促使在研究的問題意識也從族語的本體上,延伸至族語的瀕危、轉語、教學、復振以至活力的評估等。相信在族語使用能力調查工作的持續行動下,亦能帶動更多對族語活力研究的關注與興趣,在多方激盪的研究成果累積後,或許能提出對語言活力評估的本土指標,作為語言復振工程的重要參考依據。

英文摘要

For the recent awareness of observing and doing researches on the progress of language loss of Taiwanese aboriginal peoples, this article approaches the topic from related studies of foreign research trend of language vitality to relative debates amongst scholars of sociolinguistics, ethnology, and the natives,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academic theses and governmental reports of related inspections, mainly it reviews dissertations, researches, reports, and etc. which assess the vitality of aboriginal languages. Hopefully, it is enlightening about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study of assessment of vitality of aboriginal languages, and the basis of further studies. Throughout literature review, it is believed that scholars of sociolinguistics and ethnology are gradually turning their concerns to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Since the loss of aboriginal languages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seen from years of study, the focus of the study has shifted from the language itself to its endangered status, language shift, language teaching, revitalization, assessment of language vitality, and so on. Under continuous inspections of competence of aboriginal languages, we believe, more interests in the study of vitality of the languages will be intrigued. After more brainstorming expected from scholars, more studies conducted, and more discovery accumulated,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find the native and best-fitting criteria to assessment of language vitality, as a critical reference to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参考文献
  1. 陳淑娟、江文瑜(2005)。語言能力、語言使用與族語維繫──以泰雅族水田部落為例。語文學報,12
    連結:
  2. (2011)。原住民族語言發展理論與實務論叢。台北:貓頭鷹書房。
  3. CHAN、 Hui-Chen(1994).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4. CHEN、 Hui-ping(1997).Taichung,Providence University.
  5. FISHMAN, J. A.(1991).Reversing language shift.Clevedon, UK: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6. Fishman, Joshua A.(ed.)(1968).Reading in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The Hague:Mouton.
  7. GILES, H.,Bourhis, R.Y.,TAYLOR, D.M.(1977).Towards a theory of language in ethnic group relations.Language, ethnic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London:
  8. HALE, K.,Krauss, M.,WATAHOMIGIE, L.,YAMAMOTO, A.,CRAIG, C.,MASAYEVSA, L.,England, Jeaneand N.(1992).Endangered languages.Language,68(1)
  9. HAN、 Shi-fen(1996).Hsinchu,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10. LEWIS, P.M.,Simons, GARY F.(2013).The world's languages in crisis: A 20-year update.Responses to Language Endangerment. In honor of Mickey Noonan: New directions in language documentation and language revitalization,Amsterdam:
  11. LEWIS, P.M.,Simons, GARY F.(2009).Assessing Endangerment: Expanding Fishman's Gids.Revue Roumaine de Linguistique
  12. LEWIS, P.M.,Simons, GARY F.(2010).ASSESSING ENDANGERMENT:EXPANDING FISHMAN'S GIDS.RRL,LV(2),103-120.
  13. OBIERO, Ogone J.(2010).From Assessing Language Endangerment or Vitality to Creating and Evaluating Language Revitalization Programmes.Nordic Journal of African Studies,19(4),201-226.
  14. QUAKENBUSH, J. Stephen,Simons, GARY F.(2013).Looking at Austronesian language vitality and endangerment through EGIDS and the sustainable use model.Language documentation and cultural practices in the Austronesian world: Papers from 12-ICAL
  15. YEH, Hsi-nan,CHAN, Hui-chen,CHENG, Yuh-show(2003).Language Use in Taiwan.Th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of the Use and Teaching of Languages in East Asia,Taipei:
  16. 土田滋(2003)。文部科學省科學研究費補助金「特定領域研究『環太平洋の「消滅に瀕した言語」にかんする)緊急調查研究』」文部科學省科學研究費補助金「特定領域研究『環太平洋の「消滅に瀕した言語」にかんする)緊急調查研究』」,大阪學院大學情報學部。
  17. 中央研究院(2007)。台灣原住民社會變遷與政策評估研究,台北:
  18. 中國生產力中心 2007 《九十五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19. 中國生產力中心 2004 《九十二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20. 中國生產力中心 2008 《九十六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21. 中國生產力中心 2006 《九十四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22. 中國生產力中心 2010 《九十八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23. 中國生產力中心 2011 《九十九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24. 中國生產力中心 2005 《九十三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25. 中國生產力中心 2009 《九十七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26. 內政部統計處1995 《都市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八十三年)》台北:內政部統計處。
  27. 巴奈母路、夷將拔路兒、游純澤(2005)。原住民語言振興運動:都會觀點。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系統研討會之二:台灣原住民語的活力與傳承
  28. 王昱祺(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
  29. 王雅萍(2011)。毛利大學與部落發展。原教界,39
  30. 王鈺婷(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31. 世新大學 2012 《一○○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32. 世新大學 2014 《一○二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33. 世新大學 2016 〈原住民族語言調查研究三年實施計畫16 族綜合比較報告第 1-3 期調查研究報告摘要彙編〉網路資源: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964B9BFAAA44B32A&DID=0C3331F0EBD318C29EC71D49B5E8708F
  34. 世新大學 2013 《一○一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35. 伊布.坎普丹(2005)。從多元文化處境中的神學實踐來思考長老教會語言之使用。玉山神學院學報,12
  36. 伊萬.納威(201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37. 行政院主計處 2010 「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38. 行政院主計處 2002 「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39. 何大安(2007)。語言活力通說。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台北:
  40. 何光明(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
  41. 何德華(1995)。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報告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報告,未出版
  42. 克里斯托.大衛、周蔚譯(2001)。語言的死亡。台北:貓頭鷹書房。
  43. 吳明義、江明清、全正文(2005)。原住民語言振興運動:部落觀點。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系統研討會之二:台灣原住民語的活力與傳承
  44. 李壬癸(1995)。台灣南島語言研究的現狀與展望。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45. 李壬癸(1994)。對於原住民母語教學應有的一些認識。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台北:
  46. 李壬癸、何月玲(1988)。蘭嶼雅美語初步調查報告。漢學研究通訊,7(4)
  47. 李台元(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語言所。
  48. 李台元(201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49. 李哲偉(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50. 李家甄(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51. 李榮哲(2012)。實驗型第三學期制民族學校。原教界,46
  52. 汪明輝、浦忠勇(1995)。鄒語使用現況之初步調查分析。台灣南島民族母語研究論文集,台北:
  53. 林宜慧(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研究所。
  54. 林金泡(1998)。母語與文化傳承。台灣南島民族母語研究論文集,台北:
  55. 林約道(2013)。教會振興族語的使命與行動。原教界,51
  56. 林修澈(2006)。Sakizaya 族的民族認定。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57. 林修澈(2001)。原住民的民族認定。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58. 林修澈(2005)。台湾原住民研究の新趨勢:採蜜から養蜂へ。台灣原住民族研究,2
  59. 林修澈(2002)。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台北:前衛出版社。
  60. 林修澈(2006)。族語紮根:四十語教材編輯的四年歷程。台北: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
  61. 林修澈(2005)。桃園縣原住民族語言政策之研究。桃園:桃園縣政府。
  62. 林修澈(2002)。噶瑪蘭族的人口與分布。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63. 林修澈(1999)。原住民身分認定的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64. 林蒔慧(2005)。,未出版
  65. 邱英哲(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
  66. 星.歐拉姆(2013)。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神學之覺醒。玉山神學院學報,20
  67. 洪羽蓁(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
  68. 洪惟仁(1992)。台灣語言危機。台北:前衛出版社。
  69. 洪惟仁(2002)。台灣的語言政策何去何從。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台北:
  70. 范竣軍(2006)。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保護語言與文化多樣性文件彙編。北京:民族出版社。
  71.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2)。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2 「搶救原住民族瀕危語言實施計畫」。
  72. 原住民族委員會(1998)。原住民族委員會 1998 「推動原住民族語言振興六年計劃」。
  73. 孫大川(1992)。有關原住民族語問題之若干思考。島嶼邊緣,5,33-43。
  74. 孫大川(1995)。語言權力和主體性的建構─以台灣原住民母語問題為例。台灣南島民族母語研究論文集,台北:
  75. 孫大川(2005)。多元文化與原住民語言政策。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系統研討會之二:台灣原住民語的活力與傳承
  76. 浦忠成(2002)。思考原住民。台北:前衛出版社。
  77. 高淑芳、裘友善 2003 《九十一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78. 高淑芳、裘友善 2002 《九十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79. 高淑芳、裘友善、陳惠邦 2000 《八十八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80. 高淑芳、裘友善、陳惠邦 1999 《八十七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現況調查》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81. 高淑芳、裘友善、陳惠邦 2001 《八十九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82. 國立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2007)。原住民族語言發展論叢—理論與實務。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83. 國立東華大學(2007)。原住民族語言發展:理論與實務論叢。台北:行政院原民會。
  84. 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2014)。,未出版
  8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5)。,未出版
  8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3)。,未出版
  87. 張學謙(2011)。語言復振的理念與實務家庭─社區與學校的協作。台北: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88. 張學謙(2003)。回歸語言保存的基礎:以家庭、社區為主的母語復振。台東師院學報,14
  89. 張學謙(1999)。語言景觀與語言保存計畫。台東師院學報,10
  90. 曹逢甫(1997)。族群語言政策:海峽兩岸的比較。臺北:文鶴出版社。
  91. 莊佩芬(2004)。母語流失的影響:兩個布農族家庭的個案研究。語言人權語語言復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92. 陳俊男(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93. 陳俊男(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94. 陳淑娟(2009)。南投語言活力消長的調查研究─中生代居民第一語言及最流利語言之比較。高雄師大學報,26
  95. 陳淑娟(2007)。台灣語言能力及語言使用的個案研究—以閩、客雙語的大牛欄及泰雅族水田部落為例。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台北:
  96. 陳淑嬌(2007)。台灣語言活力研究。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台北:
  97. 陳慧美(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
  98. 陳慧萍(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研究所。
  99. 陳誼誠(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系。
  100. 陳誼誠(2007)。從族語加分看原住民族語的振興。原住民族語言的發展—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
  101. 陳誼誠(2013)。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13 年會暨國科會研究成果發表會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13 年會暨國科會研究成果發表會,未出版
  102. 陳誼誠(2004)。原住民族語能力認證與小族語言振興。語言人權語語言復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03. 陳麗幀(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
  104. 陳麗貴(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105. 章英華 2008 《台北縣原住民族就業及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縣:台北縣政府。
  106. 傅仰止 2002 《台北縣原住民族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縣:台北縣政府。
  107. 黃行(2000)。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活力。北京:中央民族大學。
  108. 黃東秋(2014)。多語言自然生態環境之營造:多語言互動論。原住民族文化傳播學刊,5
  109.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出版社。
  110. 黃宣範、張宗智(1995)。噶瑪蘭: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灣南島民族母語研究論文集,台北:
  111. 黃輝爵(2007)。Holo 話在家庭中的傳承。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台北:
  112. 楊清泰(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班。
  113. 廖傑隆(200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114. 劉秋雲(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115. 歐秀梅(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116. 鄭良偉(2007)。台灣口語 kap 書面語ê活力。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台北:
  117. 盧慧真(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
  118. 蕭素英(2007)。Holo 話與客家話的活力—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語言活力與瀕危度的評估準則談起。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台北:
  119. 戴慶夏(2004)。中國瀕危語言個案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120. 謝國平(2007)。語言流失與RLS 在台灣。語言政策的多元文化思考,台北:
  121. 韓世芬(199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