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艋舺角頭與地方信仰研究回顧

并列篇名

Research Review on Bangka Jiaotou and Local Beliefs

DOI

10.30403/Ethnologia.201904_(43).0006

作者

鍾秀雋(CHUNG Hsiu-chun)

关键词

角頭 ; 幫派 ; 艋舺 ; 地方信仰 ; 廟會 ; Gangs ; Jiaotou ; Bangka ; Local beliefs ; Temple Fastivals

期刊名称

民族學界

卷期/出版年月

43期(2019 / 04 / 01)

页次

123 - 16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角頭是台灣民間社會特殊的存在,作為人文地理的範疇,係指某一地域範圍,以村廟為運作中心;作為幫派研究,則指擁有特定範圍為地盤,其人員、行動範圍也多在該地盤內的幫派類型。艋舺是台北市最早開發的地區,擁有豐富的人文史蹟與廟會祭典,而特種產業的發展與密集的市集,也讓艋舺成為臺灣角頭文化的指標地區。本文將回顧角頭在台灣的研究取徑、民間信仰的地域性及艋舺的地方信仰,析論角頭存在於地方社會、廟會祭典中的軌跡,同時反思相關研究的欠缺的面向,或可有新的討論趨向。

英文摘要

Jiaotou is a special existence of Taiwan's civil society. It is not only an area centered on the village temple as a category of human geography but also one type of the gangs of fixed sites and members on the underworld. Bangka is the earliest developed area in Taipei City. It has rich historical cultural relics and festivals. Because of the traditional markets and the special industries, it makes Bangka a important index of Taiwan's Jiaotou Culture.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research of Jiaotou in Taiwan and analyze the path of Jiaotou in local society and beliefs. I hope to reflect on the insufficiency of related research and identify new research trend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豐楙(2010)。「中央─四方」空間模型:五營信仰的營衛與境域觀。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5,33-70。
    連結:
  2. 陳緯華(2008)。靈力經濟:一個分析民間信仰活動的新視角。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9,57-106。
    連結:
  3. 華納兄弟發行 2010 「艋舺」。
  4. Boretz, Avron(2011).Gods, ghosts, and gangsters : ritual violence, martial arts, and masculinity on the margins of Chinese society.Honolulu Hawaii:University of Hawaiʻi Press.
  5. Katz, Paul R.(1999).Temple Cults and the Creation of Hsin-chuang Local Society.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台北:
  6. Santos, Peacival(2007).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London.
  7. 丁仁傑(2013).重訪保安村─漢人民間信仰的社會學研究.台北:聯經.
  8. 丁仁傑(2015)。新興宗教與新「宗教性」:台灣漢人宗教的脈絡。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新北:
  9. 文崇一(1975)。萬華地區的羣體與權力結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9,19-56。
  10. 王世慶(1972)。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臺灣文獻,23(3),1-38。
  11. 王世燁,許嘉文(2014).閱讀台北天后宮.台北:台北天后宮管理委員會.
  12. 王世燁,許嘉文(2011).台北天后宮的歷史.台北:台北天后宮管理委員會.
  13. 王志宇(2008).寺廟與村落:臺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文化觀察.台北:文津.
  14. 王國璠(1968)。台北市歲時紀。臺北文獻,直字5,1-140。
  15. 王詩琅(1979).艋舺歲時記.高雄:德馨出版社.
  16. 王聚康(2013)。華梵大學東方文化思想研究所。
  17. 史建山(1986)。萬華廟觀概覽。民俗曲藝,41,104-127。
  18. 台北市政府(1988).臺北市志.台北:台北市政府.
  19. 台北艋舺扶輪社(2012).艋舺千帆再起.台北:台北艋舺扶輪社.
  20. 平山周 1927 《中國秘密社會史》上海:商務印書館。
  21. 田文榮(2004)。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
  22. 白先勇,廖彥博(2014).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香港:天地圖書.
  23. 江玉女(2002)。台北大學法學系。
  24. 何頻,王兆軍(1993).中國大陸黑社會.台北:時報.
  25. 何鴻明(2008)。東海大學政治學系。
  26. 余光弘(1988).媽宮的寺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7. 吳松谷(1982)。艋舺的業餘樂團。民俗曲藝,14,21-28。
  28. 吳進財(2009)。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
  29. 呂玫鍰(2015)。當代媽祖信仰的個人化與宗教性:以白沙屯為例。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新北:
  30. 宋光宇,林明雪(1992)。日據時期大稻埕宗教活動節錄(上)。臺北文獻,直字99,69-107。
  31. 宋光宇,林明雪(1992)。日據時期大稻埕宗教活動節錄(下)。臺北文獻,直字101,1-40。
  32. 李秀娥(2006)。臺北霞海城隍廟與八大軒社。臺北文獻,直字157,47-93。
  33. 李乾朗(主持)(1992).艋舺龍山寺調查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
  34. 李乾朗(主持)(2014)。,台北:助順將軍廟管理委員會。
  35. 李傑清(2001).剝奪組織犯罪所得之研究─台灣及日本組織犯罪現象與對策之比較.台北:元照.
  36. 卓克華(1977)。艋舺清代古蹟的研究。華岡博物館館刊,4,93-100。
  37. 周育民,邵雍(1993).中國幫會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38. 周梅雀(1997)。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39. 岡田謙,陳乃蘗(譯)(1960)。台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臺北文物,9(4),14-29。
  40. 易江波(2010).近代中國城市江湖社會糾紛解決模式─聚焦於漢口碼頭的考察.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41. 林秀英(1978)。蘆洲的寺廟與聚落。臺灣文獻,29(1),176-180。
  42. 林金宏(2005)。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
  43. 林美容(2000).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台北:臺原.
  44. 林美容(1997).彰化縣曲館與武館.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45. 林美容(2006).媽祖信仰與台灣社會.台北:博楊文化.
  46. 林美容(1993).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台北:自立晚報.
  47. 林美容(2008).祭祀圈與地方社會.台北:博揚文化.
  48. 林美容(1987)。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53-114。
  49. 林美容(1988)。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第三屆中國海洋發展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50. 林美容(編),辜神徹(編)(2013).迎神在臺北─台北迎城隍、艋舺迎青山王、台北靈安社陣頭.台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51. 林傳凱(2007)。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52. 林會承(1996)。澎湖的聚落單元兼論清代澎湖的地方自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1,53-132。
  53. 林衡道(1969)。艋舺清水巖。臺北文獻,直字102,1-27。
  54. 邵雍(2011).中國近代幫會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55. 施振民(1973)。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1-208。
  56. 柳佳佑(2009)。華梵大學東方文化思想研究所。
  57. 洪伯溫(1992)。艋舺地區寺廟最多探索。臺北文獻,直字102,29-62。
  58. 洪瑩發(2010).解讀大甲媽:戰後大甲媽祖信仰的發展.台北:蘭臺.
  59. 徐裕健(主持)(2002).台北市第三級古蹟艋舺青山宮調查研究與整體修復計畫.台北:財團法人艋舺清山宮管理委員會.
  60. 秦寶琦(2001).江湖三百年─從幫會到黑社會.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61. 秦寶琦(2004).清末民初秘密社會的蛻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62. 秦寶琦(1994).中國地下社會.北京:學苑出版社.
  63. 翁仕杰(1994).臺灣民變的轉型.台北:自立晚報.
  64. 馬傳鎮,陳玉書,蔡田木,楊宗憲(2002)。中輟生現況分析及輔導策略之研究。犯罪防治學報,3,103-125。
  65. 高賢治(1990)。廣照宮與飛天大聖。臺北文獻,直字 93,67-78。
  66. 張紉(2002)。八家將青少年的將團經驗。二○○二犯罪問題研究研討會論文集
  67. 張珣(2008)。來自原鄉的保佑─移民對大甲的社區觀。媽祖‧信仰的追尋,台北:
  68. 張珣(2003)。打破圈圈:從祭祀圈到後祭祀圈。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台北:
  69. 張珣(2011)。評Avron Boretz, Gods, ghosts, and gangsters。漢學研究,29(4),345。
  70. 張國治(2007)。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71. 莊吉發(1999).清代台灣會黨史研究.台北:南天.
  72. 許春金(2013).犯罪學.台北:三民.
  73. 許春金(2007).犯罪學.台北:三民.
  74. 許春金(1996).犯罪學.台北:三民.
  75. 許皆清(2008)。台灣地區組織犯罪之演進與現勢。警學叢刊,38(5),95-116。
  76. 許皆清(2006).台灣地區組織犯罪與對策研究.台南:日月文化社.
  77. 許耘韶(2010)。台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
  78. 許雪姬(1992)。大稻埕霞海城隍廟之研究。臺北文獻,直字33,239-246。
  79. 許雪姬(主持)(2000).鹿港鎮志宗教篇.彰化:鹿港鎮公所.
  80. 許嘉明(1973)。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65-190。
  81. 許嘉明(1978)。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59-68。
  82. 許福生(2000)。台灣地區組織犯罪防治策略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6,291-316。
  83. 許福生(2004)。台灣地區黑道發展之演變與執法策略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警政論叢,4,197-222。
  84. 陳永鎮(2012)。幫派暴力的集體行為特徵初探─以北部某幫派為例。犯罪防治學報,15,101-141。
  85. 陳志豪(2005)。寺廟與地方社會之研究─以關西太和宮為例。民俗曲藝,147,201-259。
  86. 陳杏枝(2003)。台北市加蚋地區的宮廟神壇。臺灣社會學刊,31,93-152。
  87. 陳其南(1975)。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88. 陳其南(1990).家族與社會台灣與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台北:聯經.
  89. 陳建宏(2004)。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90. 陳建宏(2006)。寺廟與地方菁英─以大溪普濟堂的興起為例。兩岸發展史研究,1,209-255。
  91. 陳建宏(2005)。繞境與地方社會─以大溪普濟堂關帝誕辰慶典為例。民俗曲藝,147,261-332。
  92. 陳國霖(2004).黑金.台北:商周.
  93. 陳凱雯(2005)。日治時期基隆慶安宮的祭典活動─以《臺灣日日新報》為主。民俗曲藝,147,161-200。
  94. 陳雅芳(2011)。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
  95. 陳慈幸(編)(2002).組織犯罪.嘉義:濤石文化.
  96. 陳緯華(2015)。「靈力經濟」中的廟宇與社區:以台灣竹山紫南宮為例。歷史人類學學刊,13(2),115-164。
  97. 陳緯華(2005)。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98. 陳藍谷(2002).台北市北管藝術發展史‧論述稿.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99. 陳藍谷(2002).台北市北管藝術發展史‧田野紀錄.台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100. 章光明,許福生(2001)。台灣地區組織犯罪幾個現象面之觀察。警學叢刊,31(5),67-89。
  101. 游智文 1996.8.25 〈招誰?惹誰?誰怕誰?砰砰!砰砰!砰砰砰!萬華槍聲暴風圈重大槍擊案七年卅起居民過日子心驚膽戰〉,《聯合晚報》04 版/新聞掃描線。
  102. 程敬閏(2003)。幫派成員與少年偏差行為關聯性之驗證。警學叢刊,34(2),109-130。
  103. 辜神徹(2009).台灣清水祖師信仰─落鼻祖師的歷史與文化.台北:博揚文化.
  104. 辜神徹(2014)。謝范將軍信仰與神將文化─以台北市艋舺為中心。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集刊,3,101-121。
  105. 辜神徹(2007)。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106. 黃淑清(1991)。臺北市之古蹟(一)─萬華區古蹟。臺北文獻,直字96,117-142。
  107. 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02).犯罪學概論.台北:三民.
  108. 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12).犯罪學概論.台北:三民.
  109. 黃惠君(編)(2006).林頂立先生史料彙編.南投:台灣省諮議會.
  110. 黃順二(1975)。萬華地區的都市發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9,1-17。
  111. 黃慧禎(2012)。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112. 黃賢發(1991)。艋舺啟天宮沿革。臺北文獻,直字 96,47-50。
  113. 楊士隆,程敬閏(2001)。幫派少年成長歷程與副文化之調查研究。犯罪學期刊,8,177- 214。
  114. 楊哲昌(2007)。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
  115. 楊勝(2002)。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116. 楊婷方(2009)。嘉義大學史地系。
  117. 溫振華(1980)。清代一個台灣鄉村宗教組織的演變。史聯雜誌,1(1),91-107。
  118. 萬晴川(2010).中國古代小說與民間宗教及幫會關係之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19. 詹千慧(2012)。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120. 廖國雄(1975)。艋舺古蹟探訪。臺北文獻,直字33,239-246。
  121. 趙永茂(2002).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台北:翰蘆圖書.
  122. 齊偉先(2015)。宗教場域中美學實踐的現代性:台灣民間信仰場域中的品味社群。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新北:
  123. 齊偉先(2011)。台灣民間宗教廟宇的「公共性」變遷:台南府城的廟際場域研究。臺灣社會學刊,46,57-114。
  124. 劉揚磊(2005)。組織犯罪問題之研究─台灣非都會型流氓幫派活動型態與地區特性關係之初探。警學叢刊,35(6),207-230。
  125. 劉聯珂(1972).中國幫會三百年革命史.台北:文海.
  126. 劉豐極(2009)。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
  127. 蔡相煇(1976)。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128. 蔡相煇(1979)。臺灣寺廟與地方發展之關係。簡牘學報,8,317-336。
  129. 蔡德輝,楊士隆(2006).犯罪學.台北:五南.
  130. 蔡德輝,楊士隆(2002).犯罪學.台北:五南.
  131. 蔡德輝,楊士隆(2002).青少年暴力行為─原因、類型與對策.台北:五南圖書.
  132. 衛大法師(1947).中國的幫會.重慶:說文社.
  133. 鄭振滿(2003)。明清福建里社組織的演變。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福建:
  134. 賴佩玲(2005)。組織犯罪問題之研究─臺灣都會區組織犯罪集團活動型態之初探。警學叢刊,35(6),231-256。
  135. 戴炎輝(2012).清代臺灣之鄉治.台北:聯經.
  136. 鍾秀清(1986)。艋舺的街市形成與民間信仰(上)。民俗曲藝,43,8-31。
  137. 鍾秀清(1986)。艋舺的街市形成與民間信仰(上)。民俗曲藝,44,4-42。
  138. 簡白 2011.11.28 〈角頭地理〉,《中國時報》A15 版/時論廣場。
  139. 顏芳姿(1994)。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