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原住民族」與「原住民身分」:民族運動與民族理論的交叉發展

并列篇名

Ethnos and Status of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thnic Movements and Theories of Ethnos

DOI

10.30403/Ethnologia.201904_(43).0002

作者

周士煌(TSIU Su-hong)

关键词

民族運動 ; 民族認同 ; 民族認定 ; 傳統名字 ; 台灣原住民族 ; Ethnic Movement ; Ethnic identity ; Ethnic certification ; Traditional Name ;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期刊名称

民族學界

卷期/出版年月

43期(2019 / 04 / 01)

页次

5 - 3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台灣原住民族的「認定與認同」及「傳統名字」相關研究為基點,先觀察相關主題學位論文的趨勢,論述重點在這兩個主題的民族理論研究,及因政策實踐而產生的學術爭論,及研究與現實社會的民族運動間的交叉互動。學位論文多半落後於現實;學者的研究,較能反應出現實社會。但部分研究對「原住民身分認定」與「民族認定」的理論有誤解。原住民族在現代國家體制下,因其民族身分而與其他國民有不同權利義務,因此其民族身分需要鑑別、所屬民族亦需認定。民族認定,依民族學的學理有其主客觀標準。台灣自2001年邵族的民族認定,歷經噶瑪蘭、太魯閣、撒奇萊雅、賽德克,以迄於2014年的卡那卡那富、拉阿魯哇族的新立,作為民族發展運動,均有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的參與,以學術清楚劃開各族之邊界。但是,歷經18年的法規修訂,只有4%的原住民以各種形式改用傳統名字,對於以「正名運動」為始的三十餘年台灣原住民族運動而言,是一大敗筆。雖然也有民族學者對原住民傳統名字議題的研究,但是在社會現實及政策不明的狀況下,傳統名字議題所受的關注不足,未來的發展亦待觀察。

英文摘要

This essay, is founded on related researches of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certification and identity" and "traditional naming", firstly observes the tendency of the theses on the related subject; the discourse then emphasizes on the theories of ethnos over the two topics, the debate attributed to policy practic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search and ethnic movements. The theses, occurring later than real events. Researches done by the scholars, by contrast, could reflect the reality much better. However, there are som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ies of "indigenous status" and "ethnic certification". In a modern state, a person has different rights and obligations from other citizens due to his ethnic status; therefore, one's ethnic status and his ethnic classification both require certification. There are subjective/objective standards in ethnic certification according to ethnological theories. From the Thao in 2001, followed by the Kavalan, the Truku, the Sakizaya, the Seediq, and until the newly certified Kanakanavu and Hla'alua in 2014, the ethnic certifications being as ethnic development, had all been participated by the Center for Aboriginal Studies of NCCU, which had drawn clear boundaries of the ethnic groups academically. However, 18 years after law amendment, merely 4% of indigenous people in Taiwan have changed their traditional name; ironically, while the "Name Rectification Movement" over thirty years ago. Although there are also some scholars of ethnology who still concern about the issue of traditional naming, under the social circumstances and unclear policies, the attention to the traditional naming's issue is insufficient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remains to be observ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参考文献
  1. 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 :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
  2. 王雅萍(1994)。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3. 丘其謙(1959)。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
  4. 田哲益(2010).台灣原住民社會運動.台北:台灣書房.
  5. 伊萬納威(2014)。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6. 伊萬納威(2019)。台灣原住民族的人名登錄——漢字族名與雜姓。国立民族学博物館調査報告,147,45-56。
  7. 夷將‧拔路兒(編)=Icyang‧Parod(2008).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8. 夷將‧拔路兒(編)=Icyang‧Parod(2008).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9. 李亦園(1971)。十六年來的民族學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1,1-16。
  10. 林修澈(1976)。名制的結構。東方雜誌,復刊10(2),52-61。
  11. 林修澈(2002).噶瑪蘭族的人口與分布.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12. 林修澈(2012).拉阿魯哇族與卡那卡那富族的民族認定.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13. 林修澈(1998)。賽夏族的改姓氏。臺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
  14. 林修澈(2007).賽德克族正名.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15. 林修澈(1999).原住民身分認定的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16. 林修澈(2019)。台灣原住民族傳統人名登錄的困境。国立民族学博物館調査報告,147,15-30。
  17. 林修澈(2001).原住民的民族認定.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18. 林修澈,黃季平(2015)。台灣原住民族第15-16 族的成立:拉阿魯哇族與卡那卡那富族的民族認定。民族學界,36,53-118。
  19. 林曜同(2007)。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
  20. 近藤正己(1993)。「創氏改名」研究の檢討と「改姓名」。日據時期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21. 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編)(2016)。原教界,67
  22. 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編)(2014).原住民族傳統名字登記:原住民族人名譜.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23. 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編)(2017)。原教界,78
  24. 施正鋒(2010).台灣族群政策.台中:新新台灣文教基金會.
  25.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台北:前衛.
  26. 施正鋒(編)(2006).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27. 移川子之藏1939 〈姓名としての高砂族個人‧家族‧氏族名〉,收入阪上福一(編),《創立三十年紀念論文集》,台北:臺灣博物館協會,頁323-336。
  28. 郭明正(編)(2008).賽德克族正名運動.花蓮: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29. 陳幸雄(2013)。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
  30. 黃季平(2019)。原住民族的人名體系——「還我姓名」的抉擇。国立民族学博物館調査報告,147,31-44。
  31. 楊希枚(1956)。聯名與姓氏制度的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8,671-725。
  32.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硏究室(調查),楊南郡(譯註)(2012).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硏究.台北:南天.
  33. 潘朝成(編),劉益昌(編),施正鋒(編)(2003).台灣平埔族.台北:前衛.
  34. 鍾興華(2014)。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35. 鍾興華(2015)。台灣原住民族名制研究的展開。民族學界,35,161-184。
被引用次数
  1. 周士煌(2020)。台灣的「民族學人類學」的研究領域及其可能的學史像。民族學界,46,163-200。
  2. (2024)。族群的再現與在線:台灣原住民族群正名的社交媒體實踐。傳播與社會學刊,68,8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