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勢」的角度詮釋社團輔導系統之建構-以臺師大公領系近10年博碩士論文研究「建議」為例

并列篇名

Interpre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ty Guidance System from the Angle of "Potential"-Taking the "Suggestion" of the Master's Thesis in the Past 10 Years of the University of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DOI

10.6909/JSO.201901_7.0002

作者

林至善(Chih-Shan, Lin)

关键词

勢 ; 學生社團 ; 社團輔導 ; 建構社團輔導系統 ; trend ; student organization ; student organization counseling ; construction of student organization counseling system

期刊名称

學生社團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7期(2019 / 01 / 01)

页次

29 - 4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以下簡稱公領系)2009年至2018年近十年21篇博碩士論文為研究對象,這些論文在其研究「建議」曾提出對學生事務處課外活動指導組在社團輔導領域有所建言。因此,本文首先摘要社團輔導內涵一覽表;其次認為依據掌握「勢」的視角,從21篇博碩士論文研究「建議」歸納出社團輔導核心議題、輔導政策與輔導策略等主軸,成為未來社團輔導工作將面臨的主要挑戰。最後為因應此挑戰,提出完善「社團輔導系統」的構思,作為回應這21篇博碩士論文有關社團輔導之研究「建議」。

英文摘要

In this paper, the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activity leadership of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Department of Public Service) from 2009 to 2018 in the past 10 years 21 master's thesi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se papers in its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have proposed to the Student Affairs Department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guidance group in the field of community counseling. Therefore, this paper first abstracts the list of the connotation of community guidance, and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perspective of mastering the "potential", from 21 master's thesis research "suggestions" summed up the core issues of community guidance, guidance policy and guidance strategy and other spindle, become the future community guidance work will face the main challenge. Finally, in response to this challenge, the idea of perfecting the "Community guidance system" was put forward as a "proposal" to respond to the study on community counseling in these 21 master's these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参考文献
  1. 林至善(2017)。從反思實踐及 PDCA 循環論學生社團輔導工作:自我敘說觀點。學生社團學刊,5,63-82。
    連結:
  2. 張同廟(2014)。大學社團學生對課指組輔導老師領導風格與工作表現之關係探。學生社團學刊,2,51-74。
    連結:
  3. 張同廟,林合懋,陳昭雄(2007)。大專院校不同社團幹部族群對於優質領導能力認知態度之探討一以近來參與金山全國幹研及全國績優社團幹部為例。弘光學報,50,223-239。
    連結:
  4. 梁朝雲,朱朝煌,林至善,柯志堂(2018)。從社團參與種類研析社團負責人之企業創業創意圖。學生事務與輔導,57(3),19-37。
    連結:
  5. Astin, A. W.(1993).What matters in college: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San Francisco:Jossey Bass.
  6. Barr, M. J.(Ed.),Upcraft, M. L.(Ed.)(1990).New futures for student affairs: Buildinga vision for professional leadership and practice.San Francisco:Jossey-Bass.
  7. Copper, D. L.,Healy, M.A.,Simpson, J.(1994).Student development through Involvement :Specific changes over time.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35,98-102.
  8. Hudson-Flege, M.,Thompson, M.P.(2017).Empathy and extracurricular Involvement in emerging adulthood:Findings from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males.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58(5),674-684.
  9. Roach, D.M.,Stephens, C. M.(2017).Campus involvement as a predicator for durable leadership development in conjunction with leadership program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58(7),1107-1112.
  10. Smith, J. S.(1992).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11. Trojan, T.L.,Bernhardt, C.L.(2017).Shaping student' civic commitments :The influence of college cocurricular involvement.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58(2),141-158.
  12. Williams, M. E.,Winston, R. B., Jr.(1995).Participation in organized student activities andwork;differences in developmental task achievement of traditional-aged college students.NASPA Journal,22(3),52-59.
  13. 朱朝煌(2011)。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4. 宋千卉(2014)。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5. 李育枝(2011)。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6. 李育齊(2014)。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7. 林至善(2001)。從美國校園活動標準及指導原則探討課外活動組經營與運作。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台北:
  18. 林至善(2000)。學生社團之輔導與發展。訓育研究,39(1),6-15。
  19. 林至善(2003)。由 CAS 學生領導方案標準與工作準則淺論學生社團領導原則之建立。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台北:
  20. 林淑(2012)。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1. 徐恆鑑(2012)。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2. 徐惠珍(2018)。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3. 張同廟(2004)。大專教師對社團活動態度之分析~以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為例。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台北:
  24.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25. 張凱婷(2011)。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6. 梁朝雲,陳新霖(2011)。環境促發了我的領導力一以社會改變模式探討大學校園環境對社團幹部領導力發展的影響。學生事務,50(4),25-61。
  27. 莊玉琪(2013)。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8. 許晏琦(2018)。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9. 許雅雯(2009)。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30. 陶韻然(2010)。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31. 曾培祐(2011)。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32. 黃玉(2001)。大學學生事務的倫理與應用、大學生發展理論與應用再探。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台北:
  33. 楊芬茹(2011)。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34. 葉昌智(2014)。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35. 廖芝萱(2014)。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36. 蔡志賢(2012)。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37. 蔡昕璋(2015)。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38. 戴佳蓉(2013)。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39. 薛安(2018)。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40. 嚴秋蓮(2011)。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