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身體做為一種聲音-論駱以軍《我們》語言的幽默性與魅惑感

并列篇名

Body as a Voice: On the Humor and Charms in the Language of Yi-jun Luo's We

作者

楊建國(Yang, Chien-Kuo)

关键词

駱以軍 ; 語言哲學 ; 梅洛龐蒂 ; 《知覺現象學》 ; 身體 ; 時間 ; Yi-jun Luo ; language philosophy ; Merleau-Ponty ;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 body ; time

期刊名称

北市大語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5期(2021 / 12 / 01)

页次

107 - 14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駱以軍(1967-)的小說,在語言上向以魔幻、詭奇、光怪陸離、自嘲、幽默見長,論者或作者本人均聚焦於其大型巨製如《西夏旅館》或《女兒》等,而對於早期的短篇小說如2004年出版的《我們》卻相對的猶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尤其在幽默筆法與多重時空轉換跳接及著重感官經驗的身體性描繪向來被多所忽略,而這些或可成為作家日後寫作的重要歷程及軌跡。本文從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1961)的《知覺現象學》中獲得一些啟發,特別關注作家在語言表達時,著重運用身體知覺的身體性,從而塑造多重「不在場」的深邃場景及空間,並以幽默筆法藉此喚起人們早已麻痺的感官經驗以及幽暗如隧道般的內心,以達成創造了另一種魅惑的新奇世界。

英文摘要

The language used in Yi-jun Luo's (1967- ) novels is somewhat magical, mysterious, quirky, self-mockery, and humorous. Literary theorists or the author focus mainly on the large project fabricated in Luo's Hotel Western Xia or "Daughter." However, his We, the early collection of his short stories published in 2004, still leaves room for discussion. His humorous writing style and multiple transitions of space and time, in particular, emphasize the body depiction of the sensory experience, an issue that has always been ignored by many. These contribute significant traces and tracks to his writings in the future. Inspired from Merleau-Ponty's (1908-1961)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the study pays attention to the writer's language expression, especially the corporeity of bodily perception. By so doing, these techniques shape the multiple abyssal scenes and space of absence, arousing the paralyzed sensory experience and the dark tunnel of heart in an attempt to achieve and create another kind of charm of the new worl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参考文献
  1. 宋灝(2015)。由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身體自我與意識哲學。中山人文學報,39,39-57。
    連結:
  2. 宋灝(2016)。關係、運動、時間——由現象學觀察身體。運動文化研究,28,45-81。
    連結:
  3. 黃錦樹(2015)。在自己的時差裏:讀駱以軍《女兒》。中山人文學報,39,155-159。
    連結:
  4. 楊凱麟(2005)。駱以軍的第四人稱單數書寫(2∕2):時間製圖學。清華學報,新 35(2),369-403。
    連結:
  5. 潘怡帆(2015)。《女兒》,在降生以前的書寫。中山人文學報,39,59-86。
    連結:
  6. 龔卓軍(2006)。身體感:胡塞爾對身體的形構分析。應用心理研究,29,158。
    連結:
  7. Payne, Michael,李奭學(譯)(1996).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麗絲蒂娃導讀.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8. 瓦爾特.班雅明,王才勇(譯)(2002).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9. 宋灝(2005)。生活世界、肉身與藝術--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華登菲(Bernhard Waldenfels)與當代現象學。台大文史哲學報,63,227-234。
  10. 李玉華(2015)。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1. 汪民安(2013).文化研究關鍵詞.台北:麥田出版.
  12. 洪如玉(2004)。梅洛龐蒂思想在審美教育上的意義——從〈塞尚的疑惑〉談起。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2,41-59。
  13. 埃德蒙德.胡塞爾,倪梁康(譯),張廷國(譯)(2002).生活世界現象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4. 馬丁.海德格爾,陳嘉映(譯),王慶節(譯)(2016).存在與時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5. 梅洛龐蒂, Maurice,羅國詳(譯)(2008).可見與不可見.北京:商務印書館.
  16. 莫里斯.梅洛龐蒂,姜志輝(譯)(2001).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17. 莫里斯.梅洛龐蒂,姜志輝(譯)(2003).符號.北京:商務印書館.
  18. 陳榮華(2006).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台大出版中心.
  19. 朝雲:〈夢幻人生中持續變遷的場景:讀駱以軍《我們》〉,https://asagumo.pixnet.net/blog/post/2008 年 9 月,最後檢索日:2021 年 6 月 28 日。
  20. 黃納禧(2012)。「私」與「小說」之間——論駱以軍《遣悲懷》的寫作策略。雲漢學刊,25,163-184。
  21. 楊大春(2008).梅洛龐蒂.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2. 楊凱麟(2009)。《西夏旅館》的運動-語言與時間-語言:駱以軍游牧書寫論。中外文學,38(4),41-76。
  23. 楊凱麟(2006)。駱以軍的第四人稱單數書寫(1∕2):空間考古學。中外文學,34(9),283-304。
  24. 楊紫淇(2015)。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25. 劉國英(2016)。肌膚存在——從存在論層面到跨文化層面的運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6,75-108。
  26. 劉國英(2018).法國現象學的蹤跡:從沙特到德里達.臺北: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7. 劉國英,張燦輝(2018)。從邏輯到歷史:胡塞爾的現象學道路(編者序)。現象學與人文科學,7,xx-xxi。
  28. 潘小雪(2006)。當代美學中梅洛龐蒂的身體知覺理論之研究。現代美術學報,11,47-77。
  29. 潘怡帆(2004)。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
  30. 駱以軍(2004).我們.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31. 鍾振宇(2018)。王船山之氣化時間現象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40,10-18。
  32. 羅伯.索科羅斯基,李維倫(譯)(2004).現象學十四講.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3. 羅貴祥(1997).德勒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