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唐、五代視域中的孟郊形象

并列篇名

Reception to Meng Jiao from the viewpoint of poems in th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作者

黃培青(Huang, Pei-Ching)

关键词

孟郊 ; 唐五代詩學 ; 接受美學 ; Meng Jiao ; poetry in th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期刊名称

北市大語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8期(2018 / 06 / 01)

页次

89 - 12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中唐詩人孟郊,生於李、杜盛唐詩人之後,面臨了「開闢難為」的創作困境。孟郊以其銳意創新的實踐,終成其自成一家的獨特面貌。入宋後,因時代風氣丕變,儒家心性之學盛行。孟郊直截抒情的激越情志,吟哦個人蹇厄境遇的詩歌內容,與宋人強調自持、自適的修養進路有所牴牾。在歐陽脩、蘇軾等人以「寒蟲吟草」、「郊寒島瘦」譏刺、批評後,影響後人對他的評價。本文植基於唐、五代文獻資料,重新勾勒孟郊於接受歷史中的最初形貌。首先,筆者探討孟郊詩文中如何定義自我?意欲形塑何種形象?得出孟郊選擇以「任道直行」、「以詩鳴世」的姿態,於其志意寥落之時,支撐起其精神世界。其次,筆者將視角轉至他者,析理唐、五代文人論評意見後,歸納出「古貌古心」、「高才雄驁」、「酸寒窮苦」、「矯激不平」等具體面向。其三,筆者再就唐、五代唐詩選本進行檢視,相關資料雖不豐碩,但仍可約略探得詩選家心中孟郊形象的大體輪廓。透過本文的研究可知,古貌古心的孟郊,以寒士歌手的姿態挺立詩壇,其源於性靈、摰忱的謳歌,反映出是時寒士階層的真實樣貌。是以無論在精神、詩藝層面上,孟郊皆獲得中唐時人熱烈的反響與肯認。晚唐、五代時,去哲日遠,其形象已不復鮮明,然而其於蹇仄困境仍銳意攻詩,進而以詩為終身志業的堅持,仍獲得時人的仰望與推重。值得一提的是,孟郊意識到「窮困」、「不遇」與詩人身分的關聯,在晚唐詩人身上得到進一步的推展。他們以更加豁達、自愜的態度,應接詩歌與運命對峙的緊張。筆者以為,此一通脫態度的形成,恰恰成為唐、宋孟郊接受迥然歧異的重要轉折。在儒學復興的背景下,宋人更加重視內在心性的修為。無論自我勒抑或平和委順地面對、處理,自適與自持皆促使著宋人在面對蹇仄人生時,仍須保持某種優雅的姿態。就在心性持節高度升華的當口,孟郊逸離了宋代典範詩人的行列,遭致無情的非議與批判。而此一轉換的交界點,正是本文所能補足的學術缺口。

英文摘要

Meng Jiao was famous for his poems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people had involved in discussing his poems after he passed away. Compared with the judgements in the Song Dynasty, commenters in th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demonstrated more positive responses than those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author gathered historical literature in th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reception issues about Meng Jiao.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参考文献
  1. 黃培青(2015)。宋代詩評視野中的孟郊接受。輔仁國文學報,40
    連結:
  2. 鍾曉峰(2009)。論孟郊的詩人意識與自我表述。淡江中文學報,20
    連結:
  3. (元)辛文房,傅璇琮(校箋)(1989).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
  4. (宋)吳楚厚(1997).青箱雜記.北京:中華書局.
  5. (宋)陳振孫(1985).直齋書錄解題.北京:中華書局出版.
  6. (宋)歐陽脩(1975).歐陽修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7. (宋)蘇軾(1983).蘇軾詩集.臺北:學海出版社.
  8. (宋)蘇軾(1975).蘇東坡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9. (唐)白居易(1979).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
  10. (唐)李肇(1965).唐國史補.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唐)李翱(1983).李文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2. (唐)孟郊,華忱之(校注),喻學才(校注)(2015).孟郊詩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3. (唐)陸龜蒙,宋景昌(點校),王立群(點校)(1996).甫里先生文集.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14. (唐)趙璘(1968).因話錄.臺北:世界書局.
  15. (唐)韓愈,馬其昶(校註),馬茂元(整理)(2013).昌黎先生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唐)韓愈,錢仲聯(集釋)(1998).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7. (清)永瑢(編),紀昀(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清)凌錫麒(2011).德平縣志.北京: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
  19. (清)彭定求(編)(1986).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清)葉燮(1967).已畦集.
  21. 小川環樹,譚汝謙(譯),陳志誠(譯),梁國豪(譯)(2009).論中國詩.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22. 山之內正彥(1976)。孟郊詩論〈上〉—以連作詩為中心。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68
  23. 川合康三,劉維治(譯),張劍(譯),蔣寅(譯)(2007).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4. 瓦萊里,段映虹(譯)(2002).文藝雜談.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25. 宇文所安,陳引馳(譯),陳磊(譯)(2006).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6. 吳文治(編)(1998).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7. 周寧(譯),金元浦(譯)(1987).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28. 松本肇(2014).韓柳文學論.北京:中華書局.
  29. 哈羅德.布魯姆,徐文博(譯)(2005).影響的焦慮—一種詩歌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30. 張廷琛(編)(1989).接受理論.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31. 陳尚君(1992)。張碧生活時代考。文學遺產,3
  32. 陳家煌(2007)。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
  33. 陳寅恪(1997).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4. 陳寅恪(1980).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5. 陶水平(2007).文學經典的建構、解構和重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6. 傅紹良(1987)。論孟郊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
  37. 傅樂成(1997)。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漢唐史論集,臺北:
  38. 傅璇珠(編)(2014).唐人還唐詩新編.北京:中華書局.
  39. 斯蒂芬.歐文,田欣欣(譯)(2004).韓愈和孟郊的詩歌.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40. 鄒雲湖(2002).中國選本批評.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41. 劉俊文(編)(1992).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
  42. 蔣寅(2005)。孟郊創作的詩歌史意義。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
  43. 蘆立一郎(1988)。孟郊的影。山形大學紀要〈人文科學〉,11(3)
被引用次数
  1. 黃培青(2020)。詩與史的重影-論宋詩所見孟郊的歷史影像。中國學術年刊,42(1),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