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老子思想「致虛守靜」章再議-兼述其予太亟拳修煉養上的觀復

并列篇名

Re-understanding to Chapter Sixteen of Lao Tzu's Thoughts

作者

張志威(亟琴)

关键词

老子思想 ; 致虛守靜章 ; 郭店楚簡本 ; 馬王堆帛本 ; 王弼本 ; 楊家老架太亟拳 ; Lao Tzu's Thoughts ; Chapter Sixteen ; Wang Bi's Text ; Yang's Old Style Tai Chi of Martial Art

期刊名称

北市大語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7期(2017 / 12 / 01)

页次

23 - 5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老子思想十六章「致虛守靜」,「為老子講修養工夫最直接也最關鍵的一段話。」確實,不怕老生常談,只因富饒趣味,只因經典式文論,乃經得起考驗,咀嚼再三。況乎近來出土文獻良多,其於用字上的不同可略窺漢語上的變化。即此,奠於前人的闡釋,筆者比對郭店楚墓竹簡本、馬王堆帛書本與王弼注本,對其漢語變化以及意義的溝通,祈嚮更貼合老子思想。文後兼述「致虛守靜」章予筆者之體悟,而觀復楊家老架太亟拳之修煉養者涵養。

英文摘要

"The TAO of Universe is void, Human mind must secure spontaneity, humility and peace", though it is a cliché for Chapter Sixteen in Lao Tzu's Thoughts, by the way, the only reason that it is a timeless topic in our life. Besides, there were o lot of unearthed literature that, can assist us to re-understanding on it. By the way, we will talk about the influences to Yang's Old Style Tai Chi of Martial Art indeed. We will attach an phonological analysis of rhymes to the Chapter Sixteen, too.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参考文献
  1. 盧桂珍(2012)。《老子》十六章文本研究與意義詮釋。東華人文學報,20,1-32。
    連結:
  2. 「大數及小數的命名」,2008.9.16,http://www.loxa.edo.tw/classweb/webView/index2.php?m_Id=79968&m_Type=4&m Sort=2&webld=15739&teacheFchp 139&postld=5 8506&page=1 (2017, 11.24上網檢索)。
  3. 「維基百科:漢服列表」,http://www.wikiwand.com/zh-mol%E6%BC%A2%E6%9C%8D%E5%88%97%E8%A 1%A8 (2017.11.24上網檢索)。
  4. 「維基百科:日晷」,2017.11.10,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7%AS%E6%99%B7(2017.11.24上網檢索)。
  5. 「互動百科:日晷」http://www.baike.com/wiki/o/oE60/0970/0ASo/oE60/0990/0B7 ( 2017.11.24上網檢索)。
  6. 「一字通:圭表」,http://yizitong.com/china/wisdom.php?o=%ES%9C%AD%E8%AI%A8(2017.11.24上網檢索)。
  7. (宋)朱熹(1988).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8. (宋)邵雍,郭彧(整理)(2010).邵雍集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中華書局.
  9. (唐)李淳風(注釋)(1980).孫子算經.文物出版社.
  10. (清)玉先謙,沈嘯寰,主星賢(點校)(1988).苟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1. (清)郭慶藩,王孝魚(點校)(1961).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12. (漢)賈誼撰,閻振益,鍾夏(校注)(2000).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13. (魏)王弼,樓宇烈(校釋)(1980).王弼集校釋.北京市:中華書局.
  14. 二水居士=江瀾(2017)。二水居士(江瀾) 2017《一多廬太亟拳文稿》。
  15. 干省吾(1979).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
  16. 中華書局編輯部(1959).史記三家注.北京:中華書局.
  17. 王子和(輯錄)(2002).太亟拳涵化文集.永和:養正堂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8. 王利器(2000).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
  19. 王邦雄(2010).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台北:遠流出版社.
  20. 王博(1993).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台北:文津出版社.
  21. 玉利器(校箋)(1980).文心雕龍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玉邦雄(2011).老子十二講.台北:遠流出版社.
  23. 朱謙之(1984).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24. 牟宗三(1992).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5. 吳其昌(1970)。金文名象疏證。武漢大學文哲季刊,5(3),469-564。
  26. 吳怡(2013).新譯老子解義.臺北:三民書局.
  27. 李天富(編)(2007).新校宋本廣韻.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8. 李零(2002).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9. 李魏平(1997)。太亟拳運動哲理探析。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1,173-174。
  30. 季旭昇(2014).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
  31. 林澐(1996)。士玉二字同形分化說。盡心集一弓長政烺先生八十慶壽論文集,北京:
  32. 林澐(1998).林澐學術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33. 邱紀良2003《日晷的實作》,http://my.nthu.edo.tw/~thup/books/9212-cho.htm( 2017. 11.24上網檢索)。
  34. 柳存仁(1997)。道家於道術。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1,137-164。
  35. 胡孚琛(2004).道學通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6. 徐志鈞(2002).老子帛書校注.上海:學林出版社.
  37. 荊門市博物館(1998).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38. 高明(1996).帛書老子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
  39. 張志威(2013)。新北市,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
  40. 張默生注釋,《老子章句新釋》,濟南:濟東印書社,1948.5。
  41. 許進雄(2013).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2. 陳新雄(1999).古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43. 陳鼓應(2003).老子今註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44. 章錫琛(點校)(1978).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
  45. 勞健(1970).老子古本攷.臺北:藝文印書館.
  46. 楊兆清口述,陳微明輯錄1925《太亟拳術》,上海:中華書局。
  47. 楊澄甫1931《太亟拳使用法》,上海:神州國光社發行。
  48. 廖名春(2003).郭店楚簡老子校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49. 劉笑敢(2006).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50. 蔣錫昌,《老子校詁》,上海:上海書店,1937。
  51. 鄧時海(1990).楊家老架式太亟拳教本.台北:楊太亟武藝總會.
  52. 龔鵬程(2010).武藝俠的武術功法叢談.台北:風雲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