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李商隱〈重有感〉晚清模擬析論-以陳玉樹〈擬李義山重有感〉兩組詩為例

并列篇名

The Analysis on Imitation of Poems of Li Shangyin (李商隱)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A Case Study of Two Sets of Poetry by Chen Yushu (陳玉樹)

作者

張柏恩(Chang, Bo-En)

关键词

李商隱 ; 陳玉樹 ; 模擬 ; 晚清 ; 接受史 ; Li Shangyin(李商隱) ; Chen Yushu(陳玉樹) ; imitation ; the late Qing Dynasty ; the history of acceptance

期刊名称

北市大語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7期(2017 / 12 / 01)

页次

57 - 8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本文嘗試揭示陳玉樹擬作李商隱〈重有感〉的意義。由此析論陳玉樹透過「語用事」及「虛字」之語言經營、「事件進程」及「情感流程」之題材鋪展、「第一人稱」及「對照關係」之情志表現之三個層面模寫李義山〈重有感〉,擬作兩組〈擬李義山重有感〉「甲午冬」及「乙未夏」共二十八首詩作感評「甲午戰敗」,以諷刺軍事無能、反思政治體制弊端、批判科舉舊學弊端三個面相,反思批判了「甲午戰敗」之原因。陳擬作透顯近代經受甲午戰爭的考驗而閃現的宏觀「敘事性」及「諷諭性」,是在李式耿介下之時局憂患,以及對李詩之再認識與「詩史」精神之展現。此正是〈擬李義山重有感〉組詩在李詩接受史上的意義。

英文摘要

Through the language management, theme narrative,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veal how Chen Yushu (陳玉樹) imitates Li Shangyin 's (李商隱) poems. At the same time, it reflects on the reasons for criticizing the "defeat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Further,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meaning of the Two Sets of Poetry by Chen Yushu (陳玉樹) in the history of acceptance of Li Shangyin 's (李商隱) poem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参考文献
  1. 張柏恩(2014)。黃遵憲甲午戰爭詩諷諭性詩用探析。淡江中文學報,30,317-353。
    連結:
  2. 盧福壽(2009)。崇古摹古及其心態探因。高雄師大學報清華中文學報,26,121-136。
    連結:
  3. (宋)魏慶之(1983).詩人玉屑.臺北:臺灣商務書局.
  4. (明)許學夷(2001).詩源辨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5. (清)紀昀(1965).四庫全書總目題要.李義山詩集三卷.北京:中華書局.
  6. (清)康有為,姜義華(編)(1992).康有為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清)梁啟超(1969).戊戌政變記.臺北:中華書局.
  8. (清)馮浩(1981).玉谿生詩集箋注.臺北:里仁書局.
  9. (清)顧炎武(1956).日知錄.臺北:臺灣商務.
  10. 王春瑜(編)(2007).中國稀見史料.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
  11. 申報館(編)(2001).最近五十年.臺北:文海書局.
  12. 成筱白(1990)。阿英與鹽阜地方志。鹽城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108-111。
  13. 米彥青(2007).清代李商隱詩歌接受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14. 何文煥(編).歷代詩話.
  15. 何文煥(編)(2003).歷代詩話.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
  16. 余英時(2003).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7. 吳調公(1982).李商隱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李正春(2011).唐代組詩研究.江蘇:鳳凰出版社.
  19. 李生輝(1994)。風雲甲午正氣篇─甲午戰爭詩歌綜論。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65-72。
  20. 汪辟疆(2001).汪辟疆說近代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1. 尚友(1994)。歷史上鹽城文人存世著作略考。鹽城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1-85。
  22. 邵漢明(2000).中國文化精神.北京:商務印書館.
  23. 阿英(1982).甲午中日戰爭文學集.臺北:廣雅書局.
  24. 孫燕京(1994)。論甲午詩的思想特色。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10-17。
  25. 徐復觀(196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商務印書館.
  26. 張寅彭(編)(2002).民國詩話叢編.上海:書店出版社.
  27. 張寅彭(編)(2002).民國詩話叢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28. 張舜徽(2004).清人文集別錄.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9. 張暉(2012).中國「詩史」傳統.北京:三聯書店.
  30. 陳平原(2010).中國說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1. 楊家駱(1973).中日戰爭文獻會編.臺北:鼎文書局.
  32. 趙毅衡(2012).符號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33. 劉若愚(1985).中國詩學.臺北:幼獅出版公司.
  34. 劉學鍇(2004).李商隱詩歌接受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35. 劉學鍇(2004).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36. 盧福壽(2009)。「抒情文學史」的反思與「完境文學史」的構想。清華中文學報,3,137。
  37. 錢仲聯(1993).夢苕童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38. 錢仲聯(1987).清詩紀事.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39. 謝思煒(2004)。白居易諷諭詩的詩艘與言說方式。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43-47。
  40. 顏崑陽(2013)。文學創作在文體規範下的經緯結構歷程關係。文與哲,22,545-596。
  41. 關捷(2005).中日甲午戰爭全史.吉林:人民文學出版社.
  42. 龔鵬程(1986).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