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Cave 323 at Mogao Grottoes, Dunhuang, was excavated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with unique images and combinations. The Divine Connection paintings on the north and south walls and the Precepts paintings on the east wall are all new subject matters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also the only examples at Dunhuang. Bodhisattvas on the lower section of the north and south walls are much taller than those found in the Sui and other Early Tang grottoes at Dunhuang. The image combination of this cave is unique and never seen in other places as well. Cave 323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many scholars due to its special subject matters and combinations. Nevertheless, to this day, there is yet a conclusion on issues such as the date of the grotto, its image structures, and its religious function.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Stylistic Analysis and Date, Iconographic and Iconologic Study,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is thesis aims to clarify the date of the cave through detailed stylistic analysis of mural painting to complement the insufficiencies of stylistic analysis of past scholars. It also explores the religious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 of the grotto through discussing the meaning of the imag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each other. The author included all walls in the thesis for comprehensive thinking. In addition, this thesis is also dealing with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ave 323 to understand some aspects of Dunhuang Grotto Art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Cave 323 was a grotto where monks received Bodhisattva Precepts in the early eighth century. It is the earliest cave associated with the Bodhisattva Precepts among Mogao Grottoes. In terms of the date of this cave, the painting styles, such as the forms and dresses of the figures, landscape backgroun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gures and the landscapes, etc., resemble to those in Cave 217 dated to the early eighth century, therefore, Cave 323 should be dated at the same time, that i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flourishing period of Tang. In terms of i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Cave 323 is a cave for monks receiving the Bodhisattva Precepts. The Precepts paintings on the east wall are based on the Mahāparinirvāṇa Sūtra, emphasizing strict adherence to the Bodhisattva Precepts. The Divine Connection paintings on the north and south walls show how monks make sentient beings convert to Buddhism by all means, which correspond to the spirit of Mahayana Bodhisattva in the Holy Practice Chapter of the Mahāparinirvāṇa Sūtra. The Holy Practice Chapter describes that after monks swear the twelve vows, they have to enlighten all beings. In addition, based upon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and the scriptures of Bodhisattva Precepts, bodhisattvas on the north and south walls are fellow friends in the Bodhisattva Precept ritual; the One Thousand Buddhas are buddhas of the ten directions serving as witness preceptors; the west wall painted the Future Buddha Maitreya, representing the hope that people taking the precepts will be able to attend the three Dragon-Flower Assemblies and meet the Maitreya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content of receiving the Bodhisattva Precepts, the altruistic practices of the Mahayana Bodhisattva, and the idea of meeting Maitreya in the future are seen throughout the walls and figures in the Cave 323.
In terms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ave 323, the murals reflect not only the anxiety of the dispute between Buddhism and Taoism, but also the prevalence of the Bodhisattva Precepts in the Tang Dynasty. Moreover, the murals highlight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Dunhuang and the Central Plain.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Dunhuang had unobstructed courier routes connecting to the Central Plain, numerous soldiers from the east joining wars against the Western Regions, and many government officials assigning to the region from the Central Plain. In addition,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preserve many scriptures written by monks from the Central Plain, and official scriptures issued by Tang court. Furthermore, the movement of monks facilitated the exchange of the two places. Military and religious exchange cases all reflec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unhuang and the Central Plain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unique murals in Cave 323 were introduced through this frequent exchanges. Cave 323 is unique in its images and structures; in addition, it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ddhism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and complements the development of Dunhuang Buddhism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
参考文献
|
-
傳統文獻:
-
(戰國)荀子,《荀子》,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第695冊。
-
(東漢)曇果、康孟祥譯,《中本起經》,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以下簡稱《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4冊。
-
(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佛說長阿含經》,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1冊。
-
(後秦)馬鳴菩薩造;鳩摩羅什譯,《大莊嚴論經》,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4冊。
-
(後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24冊。
-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12冊。
-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周易注校》,北京:中華書局,2012。
-
(魏)吉迦夜、曇曜譯,《付法藏因緣傳》,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50冊。
-
(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光瑞品》,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9冊。
-
(東晉)法顯,《佛國記》,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51冊。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收入劉正皓等注釋,《新譯世說新語》,臺北:三民書局,2009。
-
(齊)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毘婆沙》,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24冊。
-
(齊)魏收,《魏書》,合肥:黃山書社,2008。
-
(梁)慧皎,《高僧傳》,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50冊。
-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55冊。
-
(梁)僧祐,《弘明集》,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52冊。
-
(南朝)宗炳,〈明佛論〉,收入(梁)僧祐,《弘明集》卷二,《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52冊。
-
(東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51冊。
-
(北齊)魏收,《魏書.釋老志》,收入塚本善隆註,《魏書釋老志》,東京:平凡社,1990。
-
(隋)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3冊。
-
(唐)《開元沙州都督府圖經》,收入《中國地方誌集成 甘肅府縣志》,輯49,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合肥:黃山書社,2008。
-
(唐)杜佑,《通典》,收入《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第603-605冊。
-
(唐)法藏,《華嚴經探玄記》,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35冊。
-
(唐)韋述,《兩京新記》,臺北:藝文出版社,1965。
-
(唐)張九齡等,《唐六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595冊。
-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卷九,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55冊。
-
(唐)道世,《法苑珠林》,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53冊。
-
(唐)道世;周叔迦、蘇晉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
-
(唐)道宣,《集古今佛道論衡》,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52冊。
-
(唐)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52冊。
-
(唐)道宣,《廣弘明集》,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52冊。
-
(唐)道宣,《釋迦方志》,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52冊。
-
(唐)道宣,《續高僧傳》,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50冊。
-
(唐)慧立本、彥悰箋,《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50冊。
-
(宋)王溥,《唐會要》,合肥:黃山書社,2008。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合肥:黃山書社,2008。
-
(宋)郭若虛著;俞劍華注釋,《圖畫見聞志 俞劍華中國繪畫史論研究叢書》,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7。
-
(宋)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
(宋)贊寧,範祥雍點校,《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
-
(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
-
(五代)劉昫,《舊唐書》,合肥:黃山書社,2008。
-
(元)念常集,《佛祖歷代通載》,收入《大正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49冊。
-
(清)董誥,《全唐文》,太原 :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
(日)澄圓,《白寶抄》,收入《大正藏 圖像部十》,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95冊。
-
(日)心覺,《別尊雜記》,收入《大正藏 圖像部三》,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88冊。
-
(日)永範,《成菩提集》,收入《大正藏 圖像部八》,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93冊。
-
(日)承澄,《阿娑縛抄》,收入《大正藏 圖像部八》,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93冊。
-
(日)興然,《曼荼羅集》,收入《大正藏 圖像部五》,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90冊。
-
(日)覺禪集,《覺禪鈔》,收入《大正藏 圖像部五》,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90冊。
-
大藏經刊行會編,《圖像抄》,收入《大正藏 圖像部三》,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高野山真別處圓通寺藏本,第88冊。
-
大藏經刊行會編,《彌勒菩薩畫像集》(京都仁和寺藏本),收入《大正藏 圖像部六》,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91冊。
-
大藏經刊行會編,《彌勒菩薩像集》(京都帝國大學久原文庫藏本),收入《大正藏 圖像部六》,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第91冊。
-
近人論著:
-
專書
-
中國文物硏究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武漢大學歷史系編,《吐魯番出土文書 第七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等編,《英藏敦煌文獻:漢文佛經以外部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美術全集 繪畫篇2隋唐五代繪畫》,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1987。
-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篇4隋唐雕塑》,臺北:錦繡出版社,1989。
-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 雕塑篇7敦煌彩塑》,臺北:錦繡出版社,1989。
-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15敦煌壁畫》,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16敦煌壁畫》,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29敦煌彩塑》,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
中國國家圖書館編,任繼愈主編,《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
中國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敦煌壁畫全集5初唐》,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
中國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敦煌壁畫全集6初唐》,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
方廣錩、吴芳思主編,上海師範大學、英國國家圖書館合編,《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
方廣錩、李際寧、黃霞著,《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總目錄 館藏目錄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
王建光,《中國律宗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
-
王建光,《中國律宗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
王建光,《新譯梵網經》,臺北:三民書局,2005。
-
王鍾承等,《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5。
-
白壽彝,《中國交通史》,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
-
矢吹慶輝,《鳴沙餘韻 : 敦煌出土未傳古逸佛典開寶》,京都:臨川書店,1980。
-
石璋如,《莫高窟形》,臺北:中央硏究歷史語言硏究所,1996。
-
池田溫,《中國古代寫本識語集錄》,東京;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1990。
-
佐藤密雄等著,印海法師譯,《四分戒律與大乘戒之硏究》,臺北:嚴寬祜文教基金會,2004。
-
李正宇,《敦煌歷史地理導論》,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
-
杜斗城等著,《河西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
季羨林主編,《敦煌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
-
肥田路美著,顏娟英、張名揚、曹德啟、郭珮君、曾堯民譯,《雲翔瑞像:初唐佛教美術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社,2018。
-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硏究所聖彼得堡分所、俄羅斯科學出版社東方文學部、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硏究所聖彼得堡分所藏敦煌文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
姜亮夫,《莫高窟年表》,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
-
施丁、沈志華主編,《資治通鑒大辭典˙下編》,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
段文傑主編,《敦煌石窟藝術 6莫高窟第三二一窟》,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3。
-
段文傑主編,《敦煌石窟藝術 8莫高窟第五七、三二二窟》,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3。
-
孫修身主編,宋利良攝影,《佛敎東傳故事畫卷》,香港:商務印書館,1999
-
宮治昭著,李萍、張清濤譯,《涅槃和彌勒的圖像學:從印度到中亞》,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
殷光明主編,《敦煌石窟全集 9報恩經畫卷》,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
-
殷光明主編,張偉文攝影,《敦煌石窟全集9報恩經畫卷》,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
-
高明春,《中國服飾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
高振農釋譯,《大般涅槃經》,高雄:佛光出版社,1996。
-
宿白,《敦煌學術講座叢刊第一集 敦煌七講》,蘭州:敦煌文物研究所,1962。
-
康樂,《唐代前期的邊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79。
-
張大千,《張大千先生遺著莫高窟記》,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5。
-
張小剛,《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5。
-
張弓主編,《敦煌典籍與唐五代歷史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
張永祿主編,《唐代長安詞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0。
-
陳燮君、汪慶正主編,《亞洲藝術遺珍:亞洲協會洛克菲勒藏品精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
-
雪犁主編,《中國絲綢之路辭典》,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
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莫高窟內容總錄》,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
敦煌文物研究所編,《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 一》,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
敦煌文物研究所編,《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 二》,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
敦煌文物研究所編,《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 三》,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
敦煌文物研究所編,《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 四》,東京:平凡社,1982。
-
敦煌硏究院編,《敦煌石窟內容總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
敦煌硏究院編,《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新編》,北京:中華書局,2000。
-
湛如,《敦煌佛教律儀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
-
湯用彤,《隋唐及五代佛敎史》,臺北:慧炬出版社,1986。
-
黃家樹,《雜阿含經》,臺北:全佛文化出版社,2006。
-
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臺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0。
-
寧可、郝春文,《敦煌的歷史與文化》,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0。
-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
-
劉安志,《敦煌吐魯番文書與唐代西域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
德田明本著;印海法師譯,《律宗槪論》,臺北:嚴寬祜文教基金會,2004。
-
鄭炳林,《敦煌地理文書匯輯校注》,甘肅:甘肅敎育出版社,1989。
-
謝稚柳,《敦煌藝術敘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
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敎通史》,高雄:佛光出版社,1985。
-
嚴耀中,《佛教戒律與中囯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
釋果燈著,《唐道宣《續高僧傳》批判思想初探》,臺北:東初出版社,1992。
-
釋慧皎著;朱恒夫、王學鈞、趙益注譯,《新譯高僧傳》,臺北:三民書局,2005。
-
釋慧嶽,《律宗敎義及其紀傳》,臺南:法藏出版社,1961。
-
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編集委員會編;百橋明穗、中野徹責任編集,《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4․隋.唐》,東京:小学館,1997。
-
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編集委員會編;肥塚隆責任編集,《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12․東南アジア》,東京:小学館,2000。
-
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編集委員會編;肥塚隆、宫治昭責任編集,《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13․インド(1)》,東京:小学館,2000。
-
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編集委員會編;肥塚隆、宫治昭責任編集,《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14․インド(2)》,東京:小学館,1998。
-
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編集委員會編;田邊勝美、前田耕作責任編集,《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15․中央アジア》,東京:小学館,1999。
-
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編集委員會編;田邊勝美、松島英子責任編集,《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16․西アジア》,東京:小学館,2000。
-
佐藤達玄,《中国仏教における戒律の研究》,東京:木耳社,1986。
-
土橋秀高,《戒律の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1980。
-
大野法道,《大乘戒經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63。
-
佐和隆研編,《仏像図典》,東京:弘文館,1990。
-
河上麻由子,《古代アジア世界の対外交渉と仏教》,東京:山川出版社,2011。
-
肥田路美,《初唐仏教美術の研究》,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2011。
-
宮治昭,《涅槃と弥勒の図像学 : インドから中央アジアへ》,東京: 吉川弘文館,1992。
-
藤善真澄,《道宣伝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社,2002。
-
英文
-
Snellgrove, David L.ed., The image of the Buddha, Tokyo: Kodansha International, 1978.
-
Getty, Alice, The gods of northern Buddhism : their history and iconography, New York : Dover Publications, 1988 .
-
Zwalf, W. ed., Buddhism: art and faith, London: British Mrseum Publications, 1985.
-
-
期刊論文:
-
中台山月刊編輯部,〈三壇大戒的意義〉,《中台山月刊》,115期(2010年7月)。
-
文靜、魏文斌,〈唐代石雕劉薩訶瑞像初步研究〉,《華夏考古》,96期(2011年6月),頁94-102。
-
王永興,〈論唐代前期河西節度〉,收入氏著,《唐代經營西北硏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0,頁12-47。
-
王永興,〈論唐代前期隴右節度〉,收入氏著,《唐代經營西北硏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0,頁197-234。
-
王惠民,〈武則天時期的密教造像〉,《藝術史研究》,第1輯(1999),頁251-265。
-
王惠民,〈敦煌隋至初唐的彌勒圖像考察〉,收入敦煌硏究院編,《2000年敦煌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 石窟考古卷》,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0,頁25-53。
-
王惠民〈彌勒信仰與彌勒圖像研究論著目錄〉,《敦煌研究》,2006年4期,頁173-184。
-
王靜芬,〈彌勒信仰與敦煌《彌勒變》的起源〉,收入段文傑主編,《敦煌石窟研究國際討論會文集》,瀋陽:遼寧美術社,1990,頁290-313。
-
史念海,〈唐代前期隴右道的東部地區〉,收入氏著,《唐代歷史地理研究》,頁146-233。
-
史念海,〈唐代前期隴右道的東部地區〉,收入氏著,《唐代歷史地理硏究》,北京:中囯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頁146-233。
-
史念海,〈唐代通西域道路的淵源及其途中的都會〉,收入氏著,《唐代歷史地理硏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頁347-372。
-
史念海,〈論唐代貞觀十道和開元十五道〉,收入氏著,《唐代歷史地理硏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頁27-62。
-
史葦湘,〈莫高窟大事年表〉,收入氏著,《敦煌歷史與莫高窟藝術硏究》,蘭州:甘肅敎育出版社,2002,頁682-747。
-
史葦湘,〈絲綢之路上的敦煌與莫高窟〉,收入氏著,《敦煌歷史與莫高窟藝術硏究》,蘭州:甘肅敎育出版社,2002,頁45-123。
-
史葦湘,〈劉薩訶與敦煌莫高窟〉,《文物》,1983年6期,頁5-13。
-
田中公明,〈藏傳佛教金銅佛像鑑賞─彌勒菩薩〉,《藝術家》, 278號(1998年7月),頁192。
-
吳炯炯、鄭炳林,〈武周《閻泰墓誌》考證〉,《蘭州大學學報》,2017年第5期,頁80-90。
-
吳浩軍,〈酒泉劉薩訶資料輯釋作者〉,《敦煌學輯刊》,2008年2期,頁99-103。
-
巫鴻,〈敦煌323窟與道宣〉,收入胡素馨主編,《佛教物質文化:寺院財富與世俗供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頁333-348。
-
李永寧、蔡偉堂,〈敦煌壁畫中的《彌勒經變》〉,收入段文傑主編,《敦煌石窟研究國際討論會文集》,瀋陽:遼寧美術社,1990,頁247-272。
-
李玉珉,〈敦煌初唐的彌勒經變〉,《佛學研究中心學報》,2000年5期,頁220-251。
-
李玉珉,〈敦煌初唐的彌勒經變〉,收入敦煌硏究院編,《2000年敦煌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 石窟考古卷》,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0,頁54-87。
-
李玉珉,〈隋唐之彌勒信仰與圖像〉,《藝術學》,第1期(1987),頁90-117。
-
李豐楙,〈感動、感應與感通、冥通:經、文創典與聖人、文人的譯寫〉,《長庚人為社會學報》,2008年1/2期,頁256-259。
-
杜斗城,〈劉薩訶與涼州番禾望禦山「瑞像」〉,收入敦煌硏究院編,《段文傑敦煌研究五十年紀念文集》,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6,頁162-166。
-
汪娟,〈唐代彌勒信仰與佛教諸宗派的關係〉,《中華佛學學報》,1992年5期,頁193 - 231。
-
汪娟,〈唐代彌勒信仰與政治關係的一側面─唐朝皇室對彌勒信仰的態度〉,《中華佛學學報》,1991年第4期,頁287 -296。
-
沙武田,〈角色轉換與歷史記憶—莫高窟第323窟張騫出使西域圖的藝術史意義〉,《敦煌研究》,2014年1期,頁21-29。
-
尚麗新,〈「敦煌高僧」劉薩訶的史實與傳說〉,《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7年4期,頁76-82。
-
尚麗新,〈高僧劉薩訶的傳說〉,《文史知識》,2006年5期,頁102-108。
-
尚麗新,〈敦煌本《劉薩訶因緣記》解讀〉,《文獻》,2007年1期,頁65-74。
-
肥田路美著;牛源譯,〈涼州番禾縣瑞像故事及造型〉,《敦煌學輯刊》,2006年2期,頁165-176。
-
肥田路美編,〈美術史料として読む「集神州三宝感通録」:釈読と研究(1)〉,《奈良美術研究》,2001年第7號,頁66-194。
-
金維諾,〈敦煌壁畫中的中國佛教故事〉,《美術研究》,1958年1期,頁70-76。
-
段文傑,〈唐代前期的莫高窟藝術〉,收入氏著,《敦煌石窟藝術硏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頁53-77。(原載《中國石窟 敦煌莫高窟 第三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
段文傑,〈莫高窟唐代藝術中的服飾〉,收入氏著,《敦煌石窟藝術硏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頁322-362。(原載《向達先生紀念論文集》,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
段文傑〈敦煌壁畫中的衣冠服飾〉,收入氏著,《敦煌石窟藝術硏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頁299-321。(原載《敦煌研究文集》,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
-
秋山光和,〈唐代壁畫中的山水表現〉,收入王伯敏主編,《敦煌壁畫山水研究》,浙江: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頁212-224。
-
孫修身,〈從《張騫出使西域圖》談佛教的東漸〉,《敦煌學集刊》,第2期(1982),頁128-131。
-
孫修身,〈莫高窟佛教史跡故事畫介紹(三)〉,《敦煌研究》,第2期(1983年2月),頁88-107。
-
孫修身,〈莫高窟佛教史跡故事畫介紹(四)〉,《敦煌研究》,第3期(1983年12月),頁39-55。
-
孫修身,〈莫高窟佛教史跡故事畫考釋(五)〉,《敦煌研究》,1985年3期,頁63-70。
-
孫修身,〈莫高窟佛教史跡故事畫考釋(六)〉,《敦煌研究》,1986年2期,頁30-35。
-
孫修身、黨壽山,〈《涼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緣記》考釋〉,《敦煌研究》,第3期(1983年12月),頁102-107。
-
宮治昭,〈彌勒信仰與美術〉,《藝術史研究》,第8輯(2006),頁213-244。
-
馬世長,〈莫高窟第323窟佛教感應故事畫〉,《敦煌研究》,1982年1期,頁80-96。
-
寇養厚,〈武則天與唐中宗的三教共存與佛先道後政策—唐代三教並行政策形成的第二階段〉,《陝西師範大學學報》,第28卷第3期(1999年9月),頁19-26。
-
張小剛,〈關於涼州瑞像的一些新資料—兼談黑水城出土涼州瑞像〉,《西夏研究》,2012年4期,頁29-36。
-
張文良,〈玄奘與彌勒淨土信仰〉,《法音》,第5期,1992年,頁24-28。
-
張振新,〈談莫高窟初唐壁畫《張遷出使西域》〉,《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第3期(1981年7月),頁115-119。
-
張善慶,〈甘肅張掖市馬蹄寺千佛洞涼州瑞像再考〉,《四川文物》,2009年3期,頁80-84。
-
張善慶,〈涼州建德大地震與番禾瑞像信仰的形成〉,《敦煌學輯刊》,2011年3期,頁84-92。
-
張善慶,〈涼州瑞像示現之「正光說」獻疑〉,《敦煌學輯刊》,2017年3期,頁146-153。
-
張善慶、沙武田,〈劉薩訶與涼州瑞像信仰的末法觀〉,《敦煌研究》,2008年5期,頁9-13。
-
陳國燦,〈唐五代敦煌四出道路考〉,收入氏著,《陳國燦吐魯番敦煌出土文獻史事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頁561-582。(原載《敦煌國際研討會文集》,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5,頁216-236。)
-
陳寅恪,〈武曌與佛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本2分(1935),頁137-147。
-
陳粟裕,〈榆林25窟一佛八菩薩圖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2009年5期,頁56-82。
-
彭金章,〈有關敦煌密教的幾個問題〉,收入敦煌研究院編,《2004年石窟研究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頁138-151。
-
彭瑞花,〈論敦煌「菩薩守戒十二誓願」戒律畫〉,《山西檔案》,2014年4期,頁21-25。
-
程喜霖,〈漢唐敦煌軍防〉,收入段文傑主編《1990年敦煌學國際研討會文集 史地語文編》,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5,頁27-49。
-
菊池英夫,〈隋․唐王朝支配期の河西と敦煌〉,收入榎一雄編《講座敦煌2敦煌の歷史》,東京:大東出版社,1980,頁105-149。
-
賀世哲,〈從供養人題記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營建〉,收入敦煌研究院編,《敦煌研究文集 敦煌石窟考古篇》,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0,頁360-453。
-
賀世哲,〈敦煌莫高窟的涅槃經變〉,《敦煌研究》,1986年1期,頁1-26。
-
馮玉新,〈唐沙州刺史李無虧考議〉,《石河子大學學報》,第28卷第6期(2014),頁115-120。
-
塚本善隆著,施萍婷譯,〈從釋迦、彌勒到阿彌陀,從無量壽到阿彌陀─北魏至唐的變化〉,《敦煌研究》,2004年5期,頁36-39。
-
楊森,〈唐虞世男子虞昶傳略補〉,《陝西師大學報》,第21卷第2期(1992年5月),頁72-75。
-
寧晴,〈大乘佛教思想下的菩薩戒壇窟研究—以莫高窟第196 窟為例考察〉,《敦煌學集刊》,2016年4期,頁104-113。
-
榮新江,〈盛唐長安與敦煌—從俄藏《開元廿九年(741)授戒牒》談起〉,《浙江大學學報》,37卷3期(2007年5月),頁15-25。
-
趙曉星,〈莫高窟第401 窟初唐菩薩立像與《大通方廣經》〉,《敦煌研究》,2010年5期,頁47-52。
-
趙聲良,〈山水 莫高窟第323窟北壁 初唐〉,《敦煌研究》,2017年1期。
-
趙聲良,〈試論莫高窟唐代前期的山水畫〉,《敦煌研究》,1987年3期,頁14-20。
-
樊錦詩、劉玉權,〈敦煌莫高窟唐前期洞窟分期〉,收入敦煌研究院編,《敦煌研究文集 敦煌石窟考古篇》,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0,頁143-210。
-
諏訪隆茂,〈關於中國佛教的「感應」與「感通」〉,《印度佛教學研究》,第54卷1號(2005),頁47-51。
-
盧秀文,〈淺談敦煌唐代婦女的藝術形象特徵〉,收入敦煌研究院編,《2004年石窟研究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頁526-539。
-
盧秀文,〈劉薩訶研究綜述〉,《敦煌研究》,1991年3期,頁113-115、119。
-
霍煕亮,〈莫高窟第72窟及其南壁劉薩訶與涼州聖容佛瑞像史跡變〉,《文物》,1993年2期,頁32-47。
-
顏娟英,〈從涼州瑞像思考敦煌莫高窟323窟、332窟〉,收入陳光祖主編,《東亞考古學的再思:張光直先生逝世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頁443-471。
-
嚴耕望,〈長安西通安西驛道下:涼州西通安西〉,收入氏著,《唐代交通圖考 第2卷河瀧磧區》,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85,頁421-496。
-
釋昭慧,〈「以戒為師」之意旨〉,《法光學壇》,第2卷(1998),頁14-37。
-
饒宗頤,〈劉薩訶事蹟與瑞像圖(摘要)〉,《敦煌研究》,1988年2期,頁49-50、53。
-
饒宗頤,〈劉薩訶事蹟與瑞像圖〉,收入段文傑主編,《敦煌石窟研究國際討論會文集 石窟考古篇》,瀋陽:遼寧美術社,1990,頁336-349。
-
-
日文
-
田林啟,〈敦煌石窟における特異な説話図をめぐって〉,收入林溫編,《仏教美術論集3、図像—イメージの成立と伝承(浄土教․説話図)》,東京:竹林舎,2014,頁29-51。
-
菊池英夫,〈隋唐王朝支配期の河西と敦煌〉,收入榎一雄編,《講座敦煌2 敦煌の歷史》,東京:大東出版社,1980,頁105-194。
-
濱田瑞美,〈敦煌莫高窟第三二三窟考―図様構成と宗教的機能をめぐって―〉,《國華》,1446號(2016),頁7-27。
-
碩博士論文:
-
汪娟,〈唐代彌勒信仰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
林敬真,〈敦煌史蹟瑞像畫初探〉,臺南:臺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
彭瑞花,〈菩薩戒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
-
寧晴,〈敦煌莫高窟大乘菩薩戒壇窟研究〉,甘肅:蘭州大學碩士論文,2017。
-
魏郭輝,〈敦煌寫本佛經題記研究〉,蘭州:蘭州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