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戲台到銀幕:胡金銓電影中的女俠形象、廢墟場景與鑼鼓點

并列篇名

From Stage to Screens: Nuxia, Ruins and Operatic Scores in King Hu Films

DOI

10.6342/NTU201704209

作者

李翔齡

关键词

胡金銓 ; 費穆 ; 十三妹 ; 戲曲電影 ; 女俠 ; 鑼鼓點 ; 電影研究 ; 廢墟 ; 布景 ; 表演研究 ; King Hu ; Fay Mou ; Xiqu films ; Nuxia ; operatic scores ; film aesthetics ; ruins ; performance study

期刊名称

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17年

学位类别

碩士

导师

王安祈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胡金銓導演將電影與傳統戲劇形式揉合之後所開創的美學成就有目共睹,但倘若只是集中討論京劇舞台美學對胡氏電影風格的影響之處,雖然關鍵,卻並非全貌。目前的作者研究與電影史及戲劇研究的互動上仍略嫌不足,首先便遺漏了戲曲與電影的融合早在胡導演之前已有進展。本文以京劇表演研究和電影史的脈絡重新檢視胡金銓電影中與京劇表現相關的重要主題:人物、布景,並討論了胡金銓電影中重要卻欠缺關注的鑼鼓點配樂。 本研究認為胡金銓導演對人物的精采塑造、對布景細膩建構的執著以及對傳統素材包括繪畫、舞台表演的引用整合方式,可以追溯到早期中國電影已開始的民族化美學探索。費穆早先為中國電影帶來戲曲與電影融合的範式,無論是《小城之春》以廢墟作為中國失落地景(landscape of lost)以及女性角色心景(inscape)的特徵,或是具有伸縮時空性的鏡頭運用,在胡金銓電影皆有跡可循。胡金銓的女俠形象則呼應了上海電影多樣化性別表現的特色,京劇《十三妹》不僅影響胡金銓,更與神怪武俠時期紅色女俠的風行有關。胡金銓在電影中最常使用的鑼鼓經為「撕邊一鑼」,如同在京劇舞台上的功能,鑼鼓能具表現力地揭露了人物當下心智運作下的外顯變化,並有效率地給予分類總結,當它可以重點地從畫面裡的眾多細節提示人物狀態時,電影裡的鑼鼓音幾乎可被視為一種代替的角色獨白。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文學院 > 戲劇學系
参考文献
  1. 克莉絲汀.湯普森(Kristin Thompson)、大衛.鮑威爾(David Bordwell)著,廖金鳳譯:《電影百年發展史》,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1998。
    連結:
  2. 米歇爾‧希翁(Michel Chion)著,黃英俠譯:《視聽:幻覺的構建》,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
    連結:
  3. David Bordwell, “Planet Hong Kong: 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 Cambrid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連結:
  4. Chris Berry and Mary Farquhar, China on Screen : Cinema and Nation,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6.
    連結:
  5. 林保淳:〈中國古典小說中的「女俠」形象〉,《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一期,1997年 9 月。頁43-88。
    連結:
  6. 荷米‧巴巴 (Homi Bhabha)著,廖朝陽譯:〈播撒民族〉,劉紀蕙主編《文化的視覺系統I》。台北市 : 麥田出版,2006。頁97-118。
    連結:
  7. 陳儒修、林映君、黃芝華、鄭玉菁:〈台灣電影中的中國想像與圖像──以胡金銓的武俠電影《大醉俠》、《俠女》為例〉,《藝術學報》第69期(2001年12月),頁147-165。
    連結:
  8. 黃猷欽:〈片場裡的隨創者──胡金銓與 1960 年代的邵氏新派武俠片〉,《藝術學研究》2014 年 9 月,第十四期。頁 45-98。
    連結:
  9. 專書:
  10. 胡金銓口述,[日]山田宏一、宇田川幸洋訪問:《胡金銓武俠電影作法》,香港:正文社,1998。
  11. 胡金銓著,胡金堯編:《胡金銓談電影》,香港 : 三聯書店,2011。
  12. 中國戲曲硏究院、張宇慈編寫:《京劇打擊樂匯編:總譜及運用說明》,北京 : 人民音樂出版社,1958。
  13. 王安祈:《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14. 王安祈:《當代戲曲》,台北:三民書局,2002。
  15. 王安祈;《崑劇論集》,台北:大安出版社,2012。
  16. 王傳淞口述,沈祖安、王德良整理:《丑中美 : 王傳淞談藝錄》,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
  17. 王德威:《茅盾,老舍,沈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台北市:麥田出版,2009。
  18. 王德威著,宋偉杰譯:《被壓抑的現代性 : 晚淸小說新論》,台北市 : 麥田出版,2003。
  19. 佐藤忠男著、越遠坤譯:《砲聲中的電影:中日電影前史》,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5。
  20. 吳昊主編:《邵氏光影系列──武俠‧功夫片》,香港:三聯書局,2004。
  21. 吳迎君:〈論胡金銓武俠電影的超越性〉,《西南大學學報》第34卷第2期,2008年3月。頁35-39。
  22. 吳迎君:《陰陽界 : 胡金銓的電影世界》,上海市 :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23. 巫鴻著,肖鐵譯:《廢墟的故事 : 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4. 巫鴻著、文丹譯:《重屏:中國繪畫中的媒材與再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5. 李濱聲主編:《北京文史資料京華──梨園往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26. 沙榮峰:《繽紛電影四十春 : 沙榮峰回憶錄》,台北市 : 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
  27. 周蕾著,孫紹誼譯:《原初的激情 : 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台北市:遠流,2001。
  28. 林年同:《中國電影美學》,台北市 : 允晨文化,1991。
  29. 孫紅俠:《桃李不言 一代宗師 : 王瑤卿評傳》,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30. 翁柏偉:《從符號體系到表演機制:一個以京劇鑼鼓為中心的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1。
  31. 高小健:《中國戲曲電影史》,北京 : 文化藝術,2005。
  32. 張育華:《戲曲之表演功法:: 以崑京表演藝術為範疇》,台北市:國家出版社,2010。
  33. 張英進編,蘇濤譯:《民國時期的上海電影與城市文化》,北京市 :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4. 張真:《銀幕豔史:都市文化與上海電影,1896-1937》,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2。
  35. 梅蘭芳:《我的電影生活》,收錄於梅邵武、屠珍等編撰,梅蘭芳著《梅蘭芳全集卷四》,河北省 : 河北敎育出版社,2000。
  36. 梅蘭芳:《舞台生活40年:梅蘭芳回憶錄(上下)》,北京:團結,2006。
  37.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8. 陳煒智:《我愛黃梅調 : 絲竹中國古典印象》,臺北市 : 牧村,2005。
  39. 陳墨:《中國武俠電影史》,臺北市 : 風雲時代出版,2006。
  40. 陳墨:《流鶯春夢 : 費穆電影論稿》,北京 : 中國電影出版社,2000。
  41. 傅葆石、廖金鳳、卓柏棠、容世誠編:《邵氏影視帝國:文化中國的想像》,台北:麥田,2003。
  42. 傅葆石:《雙城故事: 中國早期電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43. 黃仁編著:《胡金銓的世界》,台北:亞太書局,1999。
  44. 黃建業、薛惠玲編:《書劍天涯、浮生顯影:大師胡金銓行者的軌跡》,台北:電影資料館,1999。
  45. 賈磊磊:《中國武俠電影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46. 劉成漢:《電影賦比興集》,臺北 : 遠流,1992。
  47. 鄭佩佩:《回首一笑七十年》,北京市: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
  48. 鄭學仁:《吳大江傳》,香港:三聯書局,2006。
  49. 戴錦華:《性別中國》,臺北市 : 麥田出版,2006。
  50. 羅卡編:《第廿二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專刊──超前與跨越 : 胡金銓與張愛玲》,香港:香港臨時市政局,1998。
  51. 魯道夫‧愛因漢姆(Rudolf Arnheim)著,邵牧君譯:《電影作為藝術》,北京 : 中國電影出版社,2003。
  52.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 : 論波特萊爾》,臺北市 : 臉譜出版,2010。
  53. 大衛.鮑威爾(David Bordwell)著,張錦譯:《電影詩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54. 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黃建宏譯:《電影I, II》,,台北市 : 遠流,2003。
  55. M. M. Bakhtin,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ed. Michael Holquist, trans.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1.
  56. 單篇論文
  57. 胡金銓:〈涵泳在古典劇場的血脈中:我在傳統戲曲中所學到的一些技巧〉,刊1980年7月30日〈中國時報〉。收於黃建業、薛惠玲編:《書劍天涯、浮生顯影:大師胡金銓行者的軌跡》,台北:電影資料館,1999,頁10-11。
  58. 王國維:〈古劇腳色考〉,收錄於《王國維戲曲論文集──宋元戲曲考及其他》,台北:里仁書局,2000。
  59. 石琪:〈行者的軌跡:漫談胡金銓的電影〉,黃建業、薛惠玲編:《書劍天涯、浮生顯影:大師胡金銓行者的軌跡》,台北:電影資料館,1999。頁24-26。
  60. 李焯桃:〈宜乎中國,超乎傳統──試析《小城之春》〉,黃愛玲編:《詩人導演費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頁250-259。
  61. 汪人元:〈戲曲音樂的表現方式〉,《戲曲研究》第43期,1992年,頁113-133。
  62. 沙丹〈大匠的困惑:《山中傳奇》與胡金銓的心靈世界〉,載《當代電影》2011年第4期,頁28-31。
  63. 卓伯棠:〈電影語言的開創者──論胡金銓的剪接風格〉,收錄於黃仁編著:《胡金銓的世界》,台北:亞太。1999。頁198-232。
  64. 林文淇:〈從武俠傳奇到國家寓言:《大醉俠》與《龍門客棧》的敘事比較〉。《華語電影中的國族寓言與國家認同》。台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2010。頁8-25。
  65. 林年同:〈中國電影的空間意識〉,《中國電影美學》,台北市 : 允晨文化,1991。
  66. 洛楓:〈萍蹤倩影‧日月光華──論胡金銓電影的女性人物與山水美學〉,載《胡金銓的藝術世界》,台北︰躍昇文化,2007。頁48-74。
  67. 張建德:〈忠義群像:胡金銓及其戲曲風味電影〉,1998,收於《胡金銓的藝術世界》,台北:躍昇文化,2007。頁92-118。
  68. 張建德:〈重估《大醉俠》〉,收於《江湖未定:當代武俠電影的域境論述》,香港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2002。頁159-180。
  69. 張建德:〈漫漫長路胡金銓〉,第八屆香港電影節特刊《七十年代香港電影研究》,2002。頁31-33。
  70. 梅蘭芳:〈拍了生死恨以後的感想〉,原載1948年《生死恨》特刊,收錄於高小健編著:《中國戲曲電影史》附錄二,頁284-286。
  71. 郭永江:〈王瑤卿的舞台生活〉,載李濱聲主編:《北京文史資料京華──梨園往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頁192-227。
  72. 郭華:〈影戲合璧,相得益彰──京劇與電影結合考談〉,《電影欣賞》,第09卷第6期總號第054期,1991。頁51-55。
  73. 焦雄屏:〈客棧、臉譜、頓悟、行走──胡金銓的電影世界〉,《台港電影中的作者與類型》,台北:遠流。1995。
  74. 費穆:〈中國舊劇的電影化問題〉,原載1941年《古中國之歌》影片特刊,收於黃愛玲編:《詩人導演費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頁58-60。
  75. 費穆〈略談「空氣」〉,原載《時代電影》第6期,1934 年11月。收於黃愛玲主編:《詩人導演費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頁7-8。
  76. 開寅:〈空間、氛圍與技巧:從「客棧設置」看胡金銓電影的風格與意境塑造〉,《電影欣賞學術期刊》第9卷第2期,總期17,2013。
  77. 黃建業〈論胡金銓的原型風格〉,收於《電影欣賞季刊》總號第151期。2012年4-6月號。頁44-51。
  78. 黃愛玲:〈峨嵋抖擻,家園頹唐──李翰祥的文藝片〉,黃愛玲主編《風花雪月李翰祥》,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07。頁26-35。
  79. 黃猷欽、林忠模:〈老派儒雅之必要──專訪資深演員石雋先生〉,《放映周報》第390期。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441
  80. 楊凱麟:〈德勒茲,影像論述者〉,《書寫與影像:法國思想,在地實踐》,臺北市: 聯經,2015。頁393-417。
  81. 葉錦添:〈純粹的藝術追尋者〉,收於《電影欣賞季刊》總號第151期。2012年4-6月號。頁101-109。
  82. 聞天祥:〈女人、女俠、女鬼:胡全電影中的徐楓〉,收於《電影欣賞季刊》總號第151期。2012年4-6月號。頁52-58。
  83. 劉成漢:〈「作者論」與胡金銓〉,1975,收於《胡金銓的藝術世界》,台北:躍昇文化,2007。
  84. 劉靜沅〈紀念王瑤卿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戲曲研究》第三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
  85. 薛惠玲:〈從心心相印到惺惺相惜──專訪王童〉,收於《電影欣賞季刊》總號第151期。2012年4-6月號。頁91-100。
  86. 羅卡:〈費穆:影劇之間〉,黃愛玲編:《詩人導演費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頁271-276。
  87. Pierre Nora作,楊欣譯:〈歷史與記憶之間:記憶場〉,馮亞琳、Erll, A.主編,余傳玲等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頁91-113。
  88. Teo, Stephen(張建德), “History, Nation and Politics in King Hu's Dragon Gate Inn and A Touch of Zen”, 《現代中文文學學報》8:1。2007。p. 115-132.
  89. Teo, Stephen. “King Hu's A Touch of Zen”, Hong Kong :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90. 亨利·克裡普斯(Henry Krips),於琦譯:〈凝視的政治:福柯、拉康與齊澤克〉,《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4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