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臺灣政策執行中多階層否決之研究—以核四興建與中科三期開發案為例

并列篇名

The research of multi-veto in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the case of the 4th Nuclear Power Plant and the 3rd stage of Central Taiwan Science Park Development

DOI

10.6342/NTU201704084

作者

朱森村

关键词

政策執行 ; 政策否決 ; 公民參與 ; policy implementation ; policy veto ; citizen participation

期刊名称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17年

学位类别

博士

导师

趙永茂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為解決社會面臨的實際問題,公共政策學者常思考一個問題:甚麼是好的政策?掌有社會資源配置的政府也在問:「為什麼經過層層思考與專家諮詢的政策,會受到反對、否決?」相對的,民眾也總是希望政府能接受其意見,制定一個「好的」政策。然而,不同面向的訴求者,都希望能有一個好的政策,但囿於政策思維角度不同、考量優先順序不同、資源有限等因素,因此實務上所制定之政策,常成為多方妥協之產物,既是妥協之政策,就非多方均能滿意之政策,致使不滿、抗爭、否決等狀況難免會產生;此外,即使一個立意良善的政策,如果沒有辦法順利執行,則無從達成其政策目標,又如政策執行不力或因選擇了錯誤執行工具,輕則政策成效不彰,嚴重則可能導致政策失敗,甚至產生負面效果。 核四興建案,自1980年5月台電提出核四興建計畫案後,已歷時30年之久,整,體興建案隨著國內外政經環境變動而有所變化,歷經多次不同面向政策否決,目前係以「封存」為政策結果,然此政策已定案嗎?中科三期開發案本代表著國家產業升級的使命與期待,因開發主義與環境主義的衝突,加上行政與司法間的「見解」不同,成為另一種否決範例。 本論文研究架構係以民主政治之探討為基本命題,首先依循民主政治本質及基本原則、正當性危機、代議制度危機,引申探討政府體制政策否決權、系統文化政策否決權、公民參與政策否決權。透過相關文獻檢視與探討,研究發現如下︰ 第一,在政府體制政策否決權部分,權力制衡是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在原核心領域下,避免濫權目的出發的否決權,權力制衡來源除政府體制行政、立法、司法(我國尚須包括考試權、監察權),定期改選行政機關長或民意代表,由民眾直接檢驗,將是政策否決過程中可觀察的一項重要指標。 第二,系統文化政策否決權部分,透過歷史脈絡了解政策否決點不是一個時間點,而是一個過程。而公民積累力量成長,對政府信任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政府部門必須採行相對因應改變,也是促成否決的因素。 第三,公民參與已成為許多政策執行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尤其在公民參與時機、程度及資訊對稱性上,是眾所關切的指標。而近年來,由於新科及的普及化,電信網路發達,網路社群媒體盛行,漸漸影響公民參與形式與內涵。首先,社群媒體快速傳播、動員特性,透過網路集智,政策懶人包、豐富圖文資訊等快速讓許多人容易了解政策內容及快速動員;另一方面,網路群媒體帶來年輕世代的關切公共事務的契機。 第四,第四, 政策執行多階層否決代表意義即是,政策執行可能面對多元或多重的反對、中止等,因此,政策執行遭遇否決非是上述任一在政策否決權單獨存在狀況,而是交互影響,系統文化、公民參與、政府體制間,彼此受影響改變。研究架構分為三面向,僅是便於理解而來。 最後,本研究建議︰第一,邁向第四代政策執行;第二,聽證程序制度化;第三,啟動政策環評制度;第四,搭配聽證制度的環評法修正。後續研究部分,如何在權力制衡中,避免否決權的濫用,進而危害民主體制;以及基於有權力,就有課責,如何針對政策否決權予以適當的課責,也是後續深入研究的一項課題。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院 > 政治學系
社會科學 > 政治學
参考文献
  1. 丘昌泰,2010,《公共管理》,臺北:智勝。
    連結:
  2. 周桂田,2014,《風險社會:公共治理與公民參與》,臺北:五南。
    連結:
  3. 陳敦源,2003,《政務領導、國會監督與官僚自主:臺灣全民健保政策「否決者」之研究,1986-200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2-2414-H-004-071),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連結:
  4. 王光旭、陳敦源,2010,〈政務領導、國會監督與官僚自主:臺灣全民健保政策「否決者」之研究,1986-2004〉,《行政暨政策學報》,50: 107-157。
    連結:
  5. 王鼎銘,2006,〈政治與經濟間的交錯:政治景氣循環理論的發展分析〉,《公共行政學報》,20: 161-172。
    連結:
  6. 何明修,2002,〈為何民進黨政府的廢核政策失敗?社會動員、改革機會與政治策略的分析〉,《臺灣政治學刊》,6: 86-137。
    連結:
  7. 沈有忠,2005,〈制度制約下的行政與立法關係:以我國九七憲改後的憲政運作為例〉,《政治科學論叢》,23: 27-60。
    連結:
  8. 李衍儒、趙永茂,2016,〈公共政策棘手問題界定理論之研究:以我國觀光博弈產業政策與個案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62: 1-58。
    連結:
  9. 李鳳玉,2011,〈一致政府下之內閣穩定:比較2008年總統大選之後的俄羅斯與臺灣〉,《政治科學論叢》,47: 107-142。
    連結:
  10. 余玲雅,2015,〈優質民主:美國動態妥協的否決權設計〉,《國際文化研究》,11(1): 1 - 40。
    連結:
  11. 余致力,2000,〈民意與公共政策:表達方式的釐清與因果關係的探究〉,《中國行政評論》,9(4): 81-110。
    連結:
  12. 林三加,2004,〈環評制度與永續發展〉,《律師雜誌》,292: 6-7。
    連結:
  13. 林文斌,2008,〈臺灣「發展型國家」的調適或轉型?政府、金融與企業間關係的考察〉,《政治科學論叢》,37: 95-150。
    連結:
  14. 周桂田,2013,〈全球化風險挑戰下發展型國家之治理創新──以臺灣公民知識監督決策為分析〉,《政治和社會哲學評論》,44: 1-44。
    連結:
  15. 吳玉山,2006,〈政權合法性與憲改模式:比較臺灣與歐洲後共新興民主國家〉,《問題與研究》,45(1): 1-28。
    連結:
  16. 吳重禮,2000,〈美國分立性政府研究文獻之評析:兼論臺灣地區政治發展〉。《問題與研究》39,3: 75-101。
    連結:
  17. 高永光,2005,〈朝野國會聯盟及其未來之發展〉,《臺灣民主季刊》,2(3): 159-165。
    連結:
  18. 孫秀蕙,2004,〈民意理論中的「死硬派」之研究-以「興建核四廠」議題為例〉,《新聞學研究》,49:157-190。
    連結:
  19. 張四明、胡龍騰 ,2013,〈後新公共管理時期政府績效管理的公共價值意涵〉,《公共治理季刊》,1(1): 73-83。
    連結:
  20. 黃全慶,2009,〈奧地利社會安全制度發展的理論分析〉,《歐洲國際評論》,5: 39-73。
    連結:
  21. 黃紀、吳重禮,2000,〈臺灣地區縣市層級『分立政府』影響之初探〉。《臺灣政治學刊》4:105-147。
    連結:
  22. 黃信豪,2011,〈民主態度的類型:臺灣民眾二次政黨輪替的分析〉,《選舉研究》,18(1):1-34。
    連結:
  23. 黃惠萍,2003,〈媒介框架之預設判准效應與閱聽人之政策頻估-以核四為案例〉,《新聞學研究》,77: 67-105。
    連結:
  24. 陳憶寧,2002,〈公共議題之遊戲框架初探-以核四為例〉,《新聞學研究》,72: 85-117。
    連結:
  25. 張世熒,2000,〈利益團體影響政府決策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9(3): 23-52。
    連結:
  26. 盛杏湲,2001。〈立法委員正式與非正式立法參與之研究:以第三屆立法院為例〉,《問題與研究》,40(5): 81-104。
    連結:
  27. 盛杏湲,2003,〈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在立法過程中的影響力:一致政府與分立政府的比較〉,《臺灣政治學刊》,7(2): 51-105。
    連結:
  28. 趙永茂,2008b,〈二次政黨輪替後對臺灣民主發展的省思〉,《臺灣民主季刊》,91:1-14。
    連結:
  29. 趙永茂、陳銘顯、王皓平,2011b,〈建構都市多元中心的治理:反思都市發展不對稱與民主赤字問題〉,《政治科學論叢》,49: 1-32。
    連結:
  30. 蔡昌言,2011,〈民主鞏固因素之影響性分析-臺灣與其他東亞民主國家的比較〉,《問題與研究》,50(4): 1-29。
    連結:
  31. 劉佩怡,段盛華,2004,〈臺灣國家權力結構發展〉,《玄奘資訊傳播學報》,1:101-122。
    連結:
  32. 鄭為元,1999,〈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國家「理論」的終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4: 1-69。
    連結:
  33. 瞿宛文,2011,〈民主化與經濟發展-臺灣發展型國家的不成功轉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4: 243-288。
    連結:
  34. 魏陌、陳敦源、郭昱瑩,2001。〈政策分析在民主政體當中的機會與挑戰〉,《中國行政評論》,11(1): 1-28。
    連結:
  35. 王逸萍,2013,《立委在核四案的立法參與》,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連結:
  36. 李衍儒,2014,《後代議民主之參與制度設計-以我國觀光賭場博弈公投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
    連結:
  37. 彭士芬,2006,《臺灣政策產出的否決者模型-以修憲案與軍購案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連結:
  38. 葉羽曼,2010,《誰左右國民年金?─比較臺灣與南韓政策否決歷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結:
  39. 鄭名呈,2009,《論國家重大政策變遷與政治課責-以核四停工事件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連結:
  40. 盧俊偉,2012,《政策變遷的動力因素分析-以產業租稅獎勵政策的演化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
    連結:
  41. 王榮德,2010,〈核能發電是永久汙染的能源-以環保的觀點來看臺灣是否應建核四〉,新使者雜誌,52: 61-67。
    連結:
  42. Ackerman, B. 2000. “The New Separation of Powers.” Harvard Law Review, 113(3): 633-729.
    連結:
  43. Amsden, A. 1989. Asia’s Next Giant: 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連結:
  44. Arnstein, S. 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35 (4): 216–224.
    連結:
  45. Bachrach, Peter, and Morton S. Baratz. 1962. “Two Faces of Powe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6(4): 947-952.
    連結:
  46. Bachrach, Peter, and Morton S. Baratz. 1963. “Decisions and Nondecision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7(3): 632-642.
    連結:
  47. Bahr, Holger. 2010. The Politics of Means and Ends: Policy Instruments in the European Union. Burlington, VT: Ashgate.
    連結:
  48. Barber, B. R. 1984.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連結:
  49. Bélanda D. and M. Powell. 2016.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Social Policy.” 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 50(2): 129–147.
    連結:
  50. Bélanda, D. and Waddan, A. 2012. The Politics of Policy Change: Welfare, Medicare, and Social Security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連結:
  51. Bertalanffy, L. Von. 1968. General System Theory: 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 New York: Braziller.
    連結:
  52. Cohen, J. A. and Arato, A. 1992.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連結:
  53. Dahl, Robert A. 1957. “The Concept of Power.” Behavioral Science, 2: 201-215.
    連結:
  54. Dahl, Robert A. and Charles E. Lindblom. 1976. Politics, Economics and Welfare: Planning and Politico-Economic Systems Resolved into Basic Social Process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連結:
  55. Dahl, Robert A. 1989.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連結:
  56. Deleon, P. 1999. “The Missing Link Revisited: Contemporary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Policy Studies Review, 16(3/4): 311-38.
    連結:
  57. Ferejohn, J.A. and C. Shipan. 1990. “Congressional Influence on Bureaucracy.”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6: 1-20.
    連結:
  58. Fischer, Frank & John Forester. 1987. Confronting Values in Policy Analysis: The Politics of Criteria. CA: Sage.
    連結:
  59. Fukuyama, Francis. 2004. State-Building: Governance and World Order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連結:
  60. Ganghof, S. 2003. “Promises and Pitfalls of Veto Player Analysis.” Swiss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2): 1-25.
    連結:
  61. Glass, J. J. 1979.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Plan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jective and Techniqu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45(2): 180-189.
    連結:
  62. Goggin ML, Bowman AOM, Lester JP, 1990. Implemen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oward a Third Generation. Glenwood, Illinois: Scott Foreman/Little Brown.
    連結:
  63. Heinelt, H. 2010. Governing Modern Societies: Towards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 New York: Routledge.
    連結:
  64. Howlett, Michael. 2011. Designing Public Policies: Principles and Instruments. New York: Routledge.
    連結:
  65. Irvin, R. A., and Stansbury, J. 2004.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 Making: Is It Worth the Effor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4(1):55-65.
    連結:
  66. Immergut, E. 1998.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Society, 26: 5-34.
    連結:
  67. Jolowicz, H. F. 1967.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Roman Law.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連結:
  68. Jones, Charles O. 1994. The Presidency in a Separated System.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連結:
  69. Jones, Michael D. & Hank C. Jenkins-Smith. 2009. “Trans-Subsystem Dynamics: Policy Topography, Mass Opinion, and Policy Change.” Th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37(1): 37-58.
    連結:
  70. Lindblom, C. E. 1979. “Still Muddling, Not Yet Through.”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40(6): 517-526.
    連結:
  71. Lukes, Steven. 2005. Power: A Radical View.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連結:
  72. Mayhew, David R. 1991. Divided We Govern: Party Control, Lawmaking, and Investigations, 1946-1990.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連結:
  73. McCubbins, M.D. , R.G. Noll and B.R. Weingast. 1989. “Structure and Process, Politics and Policy: Administrative Arrangements and the Political Control of Agencies.” Virginia Law Review, 75: 431-482.
    連結:
  74. Milgrom, P. and Roberts, J. 1992. Economics, Organization & Management. NJ: Pres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連結:
  75. Miller, G. J. 1992. Managerial Dilemma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Hierarch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連結:
  76. Pateman, Carole. 1970.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tic Theory. Lond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連結:
  77. Patton, C. V. & D. S. Sawicki. 1993. Basic Methods of Policy Analysis. Prentice-Hall.
    連結:
  78. Peter A. Hall, Rosemary C. R.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46: 936-957.
    連結:
  79. Rein, M. and F. Rabinovitz. 1978. “Implementation: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 In American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ed. W.D. Burnham and M.W. Weinberg, 307-335. Cambridge, MA: MIT Press.
    連結:
  80. Rosenbloom, D. 1993.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derstanding Management, Politics, 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 NY: McGraw-Hill.
    連結:
  81. Sabatier, P. & D. Mazmanian.1979. “The Conditions of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a Guide to Accomplishing Policy Objectives.” Policy Analysis, 5(1): 481–504.
    連結:
  82. Sabatier, P. 1986a. “Top-Down and Bottom-Up Approaches to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A Critical Analysis and Suggested Synthesis.”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6(1): 21-48.
    連結:
  83. Sabatier, P. 1986b. `What Can We Learn from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in Franz-Xavier Kaufmann et al. (eds) Guidance, Control and Evaluation in the Public Sector, pp. 313-325.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連結:
  84. Sabatier, P. 1991a. “Toward Better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24 (2): 144-156.
    連結:
  85. Sundquist, James L. 1988. “Needed: A Political Theory for the New Era of Coalition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03: 613-35.
    連結:
  86. Sundquist, James L. 1992. Constitutional Reform and Effective Government.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連結:
  87. Tsebelis, G. 1995. “Decision Making in Political Systems: Veto Players in Presidentialism, Parliamentarism, Multicameralism and Multipartyism.”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5(3): 289–325.
    連結:
  88. Tsebelis, G. 1999. “Veto Players and Law Production in Parliamentary Democraci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3(3): 591–608.
    連結:
  89. Tsebelis, G. 2002. Veto Players: How Political Institutions Work. New York C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連結:
  90. Wilsford, D. 2010. “The Logic of Policy Change: Structure and Agency in Political Life.” Journal of Health Politics, Policy and Law, 35(4): 663–680.
    連結:
  91. Winckler, Edwin A. 1984.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 China Quarterly, 99: 481-499.
    連結:
  92. Yu-Ying Kuo, ed. 2015. Policy Analysis in Taiwan. Bristol, UK: The Policy Press.
    連結:
  93. 壹、中文部分
  94. 一、專書及專書論文
  95. Samuel P. Huntington著、劉寧軍譯,2008,《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臺北:五南。
  96. 于海青,2009,《當代西方參與民主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97. 朱雲漢,1998,《民主-轉型?臺灣現象》,臺北:桂冠。
  98. 丘昌泰,1995,《公共政策:當代政策科學理論之研究》,臺北:巨流。
  99. 丘昌泰,2001,《臺北市社區參與制度之研究》,臺北:臺北市政府研考會。
  100. 丘昌泰,2013,《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流。
  101. 王錫鋅主編,2008a,《行政過程中公眾參與的制度實踐》,北京市:中國法制。
  102. 王錫鋅主編,2008b,《公眾參與和中國新公共運動的興起》,北京市:中國法制。
  103. 余致力等,2008a,《公共議題政治學》,臺北:智勝。
  104. 余致力等,2008b,《公共政策》,臺北:智勝。
  105. 余致力,2002,《民意與公共政策: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臺北:五南。
  106. 余致力等,2001,《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論與實務》,臺北:韋伯。
  107. 李允傑、丘昌泰,2009,《政策執行與評估》,新北:國立空中大學。
  108. 李惠宗,2001,《中華民國憲法概要:憲法生活的新思維》,臺北:元照。
  109. 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編著,2003,《憲法─權力分立》,臺北:學林文化。
  110. 林俊義,1991,《反核是為了反獨裁》,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11. 周桂田,2005,〈全球化下風險社會之政治實踐〉,李炳南(編),《政治學與現代社會》,新北市:威仕曼文化,頁357-399。
  112. 吳定,2003,《公共政策辭典》,臺北:五南。
  113. 吳定,2004,《公共政策》,新北:空中大學。
  114. 吳定,2012,《公共政策》,新北:空中大學。
  115. 張四明,2001,〈政策分析家的專業守則與倫理困境〉,丘昌泰等(合著),《政策分析》,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頁63-83。
  116. 張四明,2001,〈公共政策的經濟可欲性分析〉,丘昌泰等(合著),《政策分析》。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頁335-363。
  117. 張茂桂,1989,〈臺灣「反核運動」之評析〉,徐正光、宋文里(編),《解嚴前後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
  118. 張潤書,1998,《行政學》,臺北:三民。
  119. 徐仁輝,郭昱瑩,2014,《政策分析》。臺北:智勝。
  120. 徐有守,2006,〈考試監察兩權未來的發展〉,高永光等(編),《我國考試權與監察權之發展與變革》,臺北:時英,頁23-50。
  121. 高永光,2006,〈考試權與監察權獨立行使之必要性〉,高永光等(編),《我國考試權與監察權之發展與變革》,臺北:時英,頁1-22。
  122. 高永光,2011,〈國家結構〉,趙永茂(主編),《中華民國發展史:政治與法制》,臺北市:聯經,頁27-54。
  123.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124. 陳恆鈞,2012,《治理互賴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125. 陳敦源,2001,〈政策分析之政治可行性評估:一個從『空間理論』的初探〉,余致力、郭昱瑩、陳敦源合編,《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論與實務》,臺北,韋伯。
  126. 陳敦源,2005,《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臺北:韋伯。
  127. 郭昱瑩,2011 ,〈基金會之預算課責〉,余致力(主編),《廉政與治理》,臺北:智勝,頁194-216。
  128. 郭昱瑩,2010,〈城市治理之民眾預算參與〉,顧麗梅(主編),《城市治理與中國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3-15。
  129. 郭昱瑩,2009,〈振興經濟政策分析:亞洲經驗〉,徐仁輝等(主編),《金融海嘯與公共政策》,臺北:智勝,頁 132-155 。
  130. 郭昱瑩,2008,《非營利組織預算過程與預算課責之研究:以基金會為例》,臺北:智勝。
  131. 葉柏祥,2014,《太陽花學生教我們的事:24堂街頭上的民主課》,臺北市:費邊社文創。
  132. 彭文賢,1996,《組織結構》,臺北:三民。
  133. 趙永茂,2011,〈總論〉,趙永茂(主編),《中國民國發展史:政治與法制》,臺北市:聯經,頁1-25。
  134. 趙永茂,2012,〈東亞民主社會的重構方向—從政商代議體制到社會代議的結合〉,謝政諭(編),《文化、民主與兩岸關係的東亞觀點》,臺北:東吳大學、愛知大學、松慧出版社,頁7-22。
  135. 蕭全政,1987,〈國家機關在政治過程中的地位〉,《社會科學論叢》,35:133-151。
  136. 蕭全政,1988,《政治與經濟的整合》,臺北市:桂冠。
  137. 蕭全政,1989,《臺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臺北市:業強。
  138. 蕭全政,1995,《臺灣新思維:國民主義》,臺北市:時英。
  139. 蕭全政,1997,《臺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臺北市:業強。
  140. 蕭全政,2001,〈臺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中央研究院臺灣研究推動委員會(編),《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臺灣》,臺北市: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頁63-88。
  141. 二、期刊論文
  142. 王毓正,2010a,〈我國環評史上首例撤銷判決:環評審查結論經撤銷無效抑或無效用之判決?最高行九九判三○〉,《臺灣法學雜誌》,149: 145-158。
  143. 王毓正,2010b,〈司法判決撤銷環評審查結論之後,續行施工?—中科三期環評撤銷訴訟判決後之爭議問題〉,《臺灣法學雜誌》,147: 1-4。
  144. 林繼文,2001,〈創設、選擇與演化:制度形成的三個理論模式〉,《政治學報》,32: 61-94。
  145. 邱慧青、鄭曙村,2012,〈發展中國家的"民主化失靈"表現、原因及教訓〉,《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121。
  146. 吳玉山,2001,〈制度、結構與政治穩定〉,《政治學報》,32: 1-29。
  147. 吳秀玲,1994,〈從憲改過程析論我國監察權最近之變革〉,《中山學術論叢》,12: 315-340。
  148. 吳重禮、林長志,2002a,〈我國 2000 年總統選舉前後中央府會關係的政治影響:核四議題與府會互動的評析〉。《理論與政策》16,1: 73-98。
  149. 吳重禮,2002b,〈美國分立政府運作的爭議:以公共行政與政策為例〉。《歐美月刊》32,2: 271-316。
  150. 高永光,2007,〈地方治理與地方民主〉,《研習論壇月刊》,74: 1-6。
  151. 桂宏誠,2006,〈選舉與臺灣的民主鞏固〉,《選舉評論》,1: 44-55。
  152. 崔愫欣,2011,〈臺灣反核運動的歷史與策略(從1980至2011)〉,《臺權會-社會運動專輯》,秋季號。
  153. 張四明、連宗聖 ,2014,〈化解環保抗爭鄰避情結的潛在價值:回饋補償與社區共利之比較〉,《中國第三部門研究》,7: 34-49。
  154. 張四明,2005,〈解析政黨輪替後核四停建的預算攻防戰〉,《主計月刊》,595: 72-78。
  155. 張四明,2001,〈從府際關係運作的觀點探討我國山坡地開發管制政策之執行〉,《行政暨政策學報》,33: 77-100。
  156. 張四明,2001,〈成本效益分析在政府決策上的應用與限制〉,《行政暨政策學報》,32: 45-80。
  157. 張四明,2000,〈民意調查的科學基礎、政治功能與限制:以我國政府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31: 1-39。
  158. 黃琬珺,2013,〈核四公投的民主理想與現實困境〉,《臺灣國際研究季刊》,9(4):179-199。
  159. 莊文忠,2003,〈制度的研究:『新制度論』觀點的比較與『後現代制度論』的發展〉,《理論與政策》,16(4): 15-44。
  160. 陳杉榮,1996,〈立法院『三黨一派』的黨團運作〉,《國家政策雙週刊》,138: 6-7。
  161. 陳恆鈞、劉邵祥,2007,〈由政策選擇觀點談政策變遷〉,《T&D 飛訊》,56: 1-18。
  162. 郭昱瑩,2016,〈新加坡政治經濟分析〉,《主計月刊》,721: 56-61。
  163. 郭昱瑩,2015,〈優質治理:系統論與全觀型治理〉,《人事月刊》,359: 29-36。
  164. 湯德宗,1986,〈三權憲法、四權政府與立法否決權─美國聯邦最高法院INS v. Chadha案評釋〉,《美國研究》,16(2): 77-79。
  165. 蕭全政,1994,〈兩種社會科學典範〉,《政治科學論叢》,5: 59-85。
  166. 蕭全政,1997b,〈組織與制度的政治經濟分析〉,《暨大學報》,1(1): 1-6。
  167. 蕭全政,1998,〈從政治學三種觀點看當前的公共行政與公共政策〉,《理論與政策》,12(2): 83-95。
  168. 三、研討會論文
  169. 周桂田、王維明,2012,〈災害與風險公共領域 以福島核災在臺灣的效應為例〉,「第4屆發展研究年會」論文(10月20日),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170. 陳明芳,2009,〈臺灣老年經濟安全體系九十年代以來的發展:福利體系的遺續、政黨與選舉以及政府體制三者互動的影響〉,「臺灣社會福利學會2009年年會暨健康、照護、工作與退休─新興社會風險與弱勢關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5月23日),臺北:臺灣社會福利學會。
  171. 陳敦源、黃東益,1998,〈分裂政府在臺灣:地方政治研究的新取向〉,「地方議會: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12月19日),臺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暨地方自治研究中心。
  172. 盛杏湲,2014,〈他們為什麼反對續建核四?〉,「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2014國際學術研討會 」論文(3月22日),臺北:政大選舉研究中心。
  173. 葛永光,2000,〈總統否決權與覆議制度之研究:美、法、 中之經驗〉,「九七修憲與憲政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12月9日),臺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174. 蕭全政,1991,〈政府與企業間的關係〉,「企業、政府與社會間關係研討會」論文(9月14日),臺北:國策中心。
  175. 四、博碩士論文
  176. 江家慧,2003,《公民參與機制運用於政策規劃過程之研究:以雲林林內焚化廠設置過程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所碩士論文。
  177. 單美雲,1995,《核四議題生命歷程及臺電議題管理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178. 楊韶彧,1993,《從消息來源途徑探討議題建構過程-以核四件廠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179. 廖述銘,2002,《媒體議題與政策議題互動關係之研究-以核四興廢決策為例》,臺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180. 盧文吉,1998,《政治民主化與經濟發展關係之研究-以臺灣為例》,臺北:真理大學財經濟博士論文。
  181. 謝宏緯,2012,《我國環境影響評估程序之研究-以環評二階段程序與否決權制度為中心,高雄: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182. 劉嘉瑜,2014,《臺灣發展型國家在民主化過程中的轉變:以核四政策為分析》,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183. 五、報刊文章
  184. 王美珍,2013,〈江宜樺:如果什麼能源方案都不要,臺灣無路可走〉,遠見雜誌,9月號,327期。
  185. 張瀞文,2014,〈一座核四如何成為全球最荒謬的錢坑?〉,商業週刊,5月號,1381期。
  186. 聯合報,2013,〈專業與政治:核四問題的兩個面向〉,聯合報,2月23日,社論。
  187. 六、網路資訊
  188. 內政部,2017,〈臺灣聽證制度發展〉,內政部網頁,http://www.moi.gov.tw/chi/chi_legal/twdevelopment.aspx,2017/07/17。
  189. 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2008,〈中科志〉,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網頁,http://web.ctsp.gov.tw/temp/book/f19.html,2017/06/18。
  190. 王皓平,2009,〈從柯媽媽推動汽機車第三責任險立法檢討我國社會議程之立法困境〉,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頁,http://www.npf.org.tw/post/1/5375,2017/07/17。
  191. 民主進步黨政策委員會,2011,〈民進黨反核大事記〉,民主進步黨政策委員會網頁, http://dpppolicy.blogspot.tw/2011/04/blog-post_22.html,2017/07/18。
  192. 行政院,2000,〈行政院長張俊雄宣布停建核四談話內容全文〉,行政院即時新聞網頁,http://lis.ly.gov.tw/npl/hot/answer/nuclear4/budget/ey.htm,2017/07/01。
  193. 全國廢核行動平臺2014,〈2014 不核作運動聲明〉,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網頁,http://gcaa.org.tw/post.php?aid=396,2017/06/21。
  194. 后里區公所,2017,〈產業發展〉,后里區公所網頁,http://www.houli.taichung.gov.tw/ct.asp?xItem=235719&ctNode=11501&mp=14801,2017/06/25。
  195. 自由時報,2014,〈江揆:核四停工非停建〉,自由時報網頁,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996575,2017/06/15。
  196. 呂啟元,2001,〈公民投票與創制複決之評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頁,http://www.npf.org.tw/1/228,2017/07/18。
  197. 克裡斯唐,2017,〈新加坡放棄國家公共單車計畫,中國公共自行車離退出歷史還有多遠?〉,36Kr公司網頁,http://36kr.com/p/5069271.html,2017/06/14。
  198. 李信宏,2013,〈監督核安,新北將組委員會〉,自由時報網頁,http://news.ltn.com.tw/news/ politics/paper/648838,2017/07/15。
  199. 林宗堯,2011,〈核四論〉,臺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網頁,http://e-info.org.tw/node/69036,2017/07/16。
  200. 周富美,2006,〈9環委聲明 嚴拒行政干預專業〉,大紀元網頁,http://www.epochtimes.com/b5/6/3/29/n1269663.htm,2017/07/22。
  201. 胡慕情,2014,〈中科三期環評撤銷案 法院和解協調破局〉,公視新聞議題中心網頁,http://pnn.pts.org.tw/main/2014/04/22/【中科三環評撤銷案】環署拒下停工令-和解破局法/,2017/06/18。
  202. 范正祥,2008,〈國考廢考國文提案 試院否決〉,自由時報網頁,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81474,2017/06/18。
  203. 范雲,2017,〈臺灣民主如何前瞻?〉,蘋果電子報網頁,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70715/37716405/,2017/07/17。
  204. 施曉光、李宇欣、李欣芳、陳璟民,2013,〈核四將公投「技術性封殺停建案」〉,自由時報網頁,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657044,2017/07/17。
  205. 貢寮區公所,2017,〈產業狀況〉,貢寮區公所網頁,http://www.gongliao.ntpc.gov.tw/content/?type_id=10006&parent_id=10016,2017/06/22。
  206. 郭美瑜,2015,〈iVoting揭曉 公館徒步區不再執行〉,蘋果日報網頁,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117/543861/,2017/06/16。
  207. 郭崇倫,2017,〈前行政院長江宜樺專訪 談全球民粹風潮下的民主危機〉,聯合新聞網網頁,https://udn.com/news/story/1/2377186,2017/07/16。
  208. 陳順勝,2014,〈阿扁總統成功的反核革命敗在全民的漠視〉,民報網頁, http://www.peoplenews.tw/news/0285437f-88c5-483c-bf83-ba5e298b3f55,2017/07/16。
  209. 華夏經緯網,2000,〈民進黨為“核四”起爭議〉,華夏經緯網網頁,http://big5.huaxia.com/zt/2000-10/599158.html,2017/06/29。
  210. 黃天如、王爵暐,2014,〈反核團體號召萬人 426包圍總統府〉,中時電子報網頁,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419002913-260407,2017/06/16。
  211. 黃劍瑩,2014,〈3月8號!2014 全臺廢核大遊行:忍無可忍,不見不散〉,臺灣綠黨網頁,http://www.greenparty.org.tw/news/20140304/109,2017/06/15。
  212. 彭瑞祥,2016,〈國民黨執政期間斷了八年 立院「永續發展促進會」恢復運作〉,自由時報網頁,臺灣環境資訊中心網頁,http://e-info.org.tw/node/115957,2017/07/21。
  213. 湯佳玲、謝文華、陳炳宏、唐在馨、楊菁菁,2012,〈福島核災殷鑑/北中南反核 民籲零核電〉,自由時報網頁,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567479,2017/06/18。
  214. 楊孟瑜,2000,〈臺行政院長宣布停建核四〉,BBC中文網,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994000/9940182.stm。2017/07/18。
  215. 趙少康,2013,〈星火燎原燒核四〉,蘋果日報網頁,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322/34903747/,2017/07/16。
  216. 廖瑞祥,2013,〈全台大遊行 22萬人喊廢核「這就是民意」〉,蘋果日報網頁,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310/34878367,2017/07/22。
  217. 蕭全政、王皓平,2013,〈核四公投爭議與政府對策〉,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頁,http://www.npf.org.tw/post/1/12165,2017/06/14。
  218. 蘋果日報,2017,〈【法院認證】公民不服從」不違法 理由有這7點〉,蘋果日報網頁,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331/1088388/,2017/06/19。
  219. 貳、英文部分
  220. Almond, Gabriel Abraham and Sidney Verba. 1963. The Civic Culture.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21. Amsden, A. 1985. “The State an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 Evans, et.al.(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2. Arnstein, S. R. 1977.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he Politics of Technology, eds. G. Boyle, D. Elliot & R. Roy. London: Longman & Open University, 240-243.
  223. Boulding, K. E. 1989. Three Faces of Power. Newbury Park: Sage.
  224. Buckland, W.W. 1925. A Mannual of Roman Private Law.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5. Dahl, Robert A. 1970. After the Revolu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26. Dahl, Robert A. 1998. On Democrac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27. Dahl, Robert A. 2006. On Political Equali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28. Dragu T. and H. K. Simpson. 2017. “Veto Players, Policy Change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 Research and Politics, Forthcoming. Available at SSRN: https://ssrn.com/abstract=2983502
  229. Dunn, W. N. 2012.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Boston: Pearson.
  230. Habermas, J. 1975. Legitimation Crisis. Boston, Mass.: Beacon Press.
  231. Hunter, F. 1953. Community Power Structure.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
  232. Immergut, E. 1992. The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Interests: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Politics in Switzerland, France and Sweden, 1930–197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33. Jones, Charles O.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North Scituate, MA: Duxbury.
  234. Lerner, Daniel & Harold D. Laswell, eds. 1951. The Policy Science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cope and Method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35. Mazmanian, D.A. and P.A. Sabatier. 1989. Implementation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36. Mills, C. W. 1956. The Power Elite.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37. Munger, Michael C. 2000. Analyzing Policy: Choices, Conflicts and Practices. New York: W.W. Norton Press.
  238. Peters, B. G. 1999.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London and New York: Wellington House.
  239. Sabatier, P. 1991b.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An Assessment', in William N. Dunn and Rita Mae Kelly (eds) Advances in Policy Studies since 1950, pp. 27-57.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40. Schelling, Thomas C. 1978. Micro Motives and Macro Behavior. New York: W.W. Norton.
  241. Simon, H. A. 1976.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New York, NY: Macmillan.
  242. Wells, M. P. and K. E. Brandon, 1993.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Buffer Zones and Local Participation i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mbio. 22: 157-162.